-
孑与2:文学“跨界者”
孑与2至今还记得,他开始写《唐砖》一个月后的某天夜里,手机上突然跳出了一条稿酬入账的消息:26475元。他怔了一会儿,开始怀疑到底是自己熬夜熬到眼花了,还是对方搞错了数字。那是半夜12点多,因为这个从...[详细]
-
血红:高品质、多维度联动,推动网络文学进一步发展
6000万张推荐票、20余部作品、逾5000万创作字数……血红,原名刘炜,现任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中国早期网络文学先锋代表、起点第一位年薪超过百万的网络作家,创作了多部现象级网络小说,作品长期占据全...[详细]
-
生命给我留了足够的时间去写作和挖掘
2020年1月27日,我再一次来到位于海南省的水稻育种基地,此时,距离创作《粮战》已过去一年之久,但很显然,粮食新品种创制的工作依旧在祖国大地积极开展着。突如其来的疫情放慢了生活的画面,一大批粮食育种...[详细]
-
书写青春和梦想 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
人到中年的我,很幸运第一部小说《青春绽放在军营》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评选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荐活动入选作品,这对于一名热爱...[详细]
-
蒋胜男:在时代的长河中,以故事为船
《燕云台》是我创作的“宋辽夏三部曲”中的一部——辽国篇。为什么是辽?为什么是萧燕燕?这大概是每一个打开《燕云台》的读者对我所创作的故事背景以及选人角度最初的疑惑。网络小说写历史题材,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历...[详细]
-
锻造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访谈
2015年至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已连续举办6年,成为网络文学作家交流创作心得、专家研讨创作趋势、业界共话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第六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以“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于8月20日至24日在...[详细]
-
齐橙:真实而有温度的故事总是令人震撼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历史,起伏跌宕,精彩纷呈,为网络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图为深圳特区城市景观。新华社毛思倩摄有一次和朋友聊起自己写的第一部工业小说《工业霸主》,我开玩笑说,这本书用掉了我4...[详细]
-
荔箫:IP改编对作者是另一种成就
荔箫,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晋江第三届作者大会影视改编潜力奖得主。自2013年起开始写作,已完成长篇作品十余部。其中,《御前女官手记》《御膳房的小娘子》...[详细]
-
哥舒意:用水晶剔透的文字包裹温暖的社会童话
哥舒意的“十三年”2019年9月,哥舒意的最新小说《少女蛋》出版。这部作品的封面和标题风格一致,清新,雅致。到新作出版,哥舒意已经持续写作了十三年。我最初接触到哥舒意的作品是在《萌芽》杂志上,阅读着他...[详细]
-
天下归元:创作灵感源于爱读书懂生活善思考
网络文学可以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或者说通俗文学。网络小说基于市场,市场的主体语言是欲望,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补偿和痛楚释放,使网文写作自行建立了想象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小说的想象性要重于现实性,但...[详细]
-
南派三叔:你要理解自己手中笔的能量
时间回到14年前的夏天。2006年6月26日,以“218.109.112.*”这个ID为“马甲”,外贸公司职员徐磊,在贴吧里踩下《盗墓笔记》的第一个脚印。此后10余年,知道“南派三叔”这个名字的人多于...[详细]
-
网文作家易难:有些抗争只能放在作品中
易难的豆瓣头像是一个瞪大双眼女人的黑白照片,乍一看有点惊悚,她在自我介绍一栏写着“心术不正,三观奇歪,良心已被狗吃。不要再问我写的是不是真事儿了,因为全都不是真事儿。”在咖啡馆见到易难本人的时候,她留...[详细]
-
邵燕君: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绘图人
邵燕君教授过去四年间,除了正常的工作和研究,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还带着她的学生们做了一件事:采访网络文学网站的创始人。2020年8月,《创始者说:网络文学网站创始人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出版。读...[详细]
-
以女性视角走入大历史的一次书写
有评论认为,《燕云台》是蒋胜男继《芈月传》后以女性视角走入大历史的一次更成功的书写。蒋胜男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宋辽夏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她希望通过对同一段历史时期的多角度叙事,呈现丰满的人性、厚重的命...[详细]
-
夜神翼:现实题材创作如何把握好时代精神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即使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历史遭遇了很多粉碎与重塑,文字与文化的传承却从未因此而断绝过。作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新一代的继承者、传承者,我们首先应全心投入对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学习,继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