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青春和梦想 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
人到中年的我,很幸运第一部小说《青春绽放在军营》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评选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荐活动入选作品,这对于一名热爱文学、喜爱写作的业余写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肯定。
《青春绽放在军营》是以我自己曾经的军营生活为基础,创作出的具有半自传体色彩的12万字小说。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以凤凰为代表的一群风华正茂、英姿勃发的青春女兵在军营里历练成长的故事。那些军营里女兵与男兵、青春与梦想、泪水与汗水、成功和喜悦交织的美好故事,让人向往和感动。
我为什么要写军人,为什么要写女兵的生活?这源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骨子里的英雄主义情结。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成长于军人家庭,父亲曾是空军某部队飞行员。我是在空军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听惯了军营里嘹亮的军号声,看惯了部队在操场上训练的情景。小时候,我经常和大院里的孩子跑到部队的飞机场去玩耍。远远地望见那些很帅气的空军飞行员们提着军用飞行包整齐划一地走向飞行跑道,登上飞机,进行飞行训练……
作为军人子弟,真正让我对军人这个崇高职业有所理解和触动的是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我的小伙伴的父亲在部队一次本场飞行训练中,由于当时飞机突然出现故障,她的父亲作为机长带领机组人员为了挽救当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牺牲,整个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被部队追认为烈士。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真真切切的英雄事迹,让我明白了在和平年代里依然有牺牲,有奉献,我们仍然需要英雄,更需要军人来保家卫国。
英雄主义情结一直在我心中不断滋长,所以高中毕业后,我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女兵,一名通信兵,开始了3年紧张而又充实的军营生活。就像小说中女主人公凤凰一样,崇拜英雄,内心笃定毅然参军,报效祖国,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绿色的军营。
多年后,已告别军营的我曾经多少次午夜梦回,那些军营里的青春岁月和光荣梦想依然清晰可见,在我短暂的军旅生涯中,我遇到过的每一位战友都是那么真切鲜活,她们的音容笑貌以及生活的点滴依然历历在目。往事不停在心底堆积,是战友们指引着我,让我有一种特别想创作的冲动,想把我心中对军人的奉献与牺牲,对军营的怀念与不舍,对英雄的崇拜与向往,用最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最终,我拿起了笔,开始书写我的军旅梦。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500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所谓凤凰,是鸟类中最美丽的鸟——这是摘自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凤凰涅槃,死而后生”,我就把女主人公命名为“凤凰”,并引用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作为基调。故事就从1996年新兵连一次突袭的紧急集合开始写起……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1998年抗击洪水、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这些历史性瞬间皆在其中,我也融入到作品中,串联起那些时代的点滴印记。我想把新时代军人特别是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表现出来,所以才有了倔强内秀的凤凰、桀骜不驯的玲珑、能力强会带兵的苏晴、富有牺牲精神的雪峰、沉稳干练的木沙……这一个个鲜活的军人形象。我还把自己的故乡也写了进去。这个位于河南南部的小城信阳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不仅是一座山水城市,而且是一座红色之城。信阳的何家冲村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豫鄂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当年长征的出发地。“革命老区、红色摇篮、长征出发地”的信阳曾经见证了战争的激荡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将军。而现在和平年代里的英雄精神,依然在这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的土地上绵延,并将会一直传承下去。
写作的过程是不易的,尤其是作为业余写作者,平时没有整块充裕的写作时间,只有利用晚间和休息时间创作。写作时,我喜欢听着舒缓音乐,去回忆构思故事。灵感来时,写到兴奋时,常常让人欲罢不能,但卡文时又冥思苦想,夜不能眠。为了心中的英雄梦,为了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我克服困难坚持写作,期间也由于各种原因停笔很长时间,又经过几番修改,终于完稿,完成了我心中这个关于红色青春、绿色方阵、平凡英雄的小说。我沉浸于写作中,完稿后内心洋溢着一种幸福感,写作以来的艰辛已不复存在,这就是整个写作过程带给我的意想不到的震撼。
2018年,我有幸参加了大佳网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青春绽放在军营》获得了优秀奖。我发现,虽然我尽全力去完成小说创作,但首次写作毕竟笔力有限,仍感觉小说中一些情节处理不够好,特别是结尾处,总觉得有些仓促了。
虽然我已走过了青葱年少的岁月,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梦想依然还在,英雄的情怀还在。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