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大江东去》人物三论
(一)宋运辉:国有经济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作为全书所用笔墨最多的人,宋运辉无疑是作者用心塑造的典型人物,作者通过塑造宋运辉,来表达自己对新时期国有经济改革者的形象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对国有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认识。
宋运辉是国有企业人物的先进典型,他敬终慎始、坚忍不拔、博闻强识、吃苦耐劳,历经各种挫折磨难,逐步成长为国企大厂的技术栋梁,成为国有经济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宋运辉是一个极度复杂的人物。他的复杂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家境贫寒再加上成分不正,使他从小养成了说话慢条斯理,做事小心谨慎的习惯,他一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和他这种敬终慎始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宋运辉深知急于求成和祸从口出的道理,他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训,“不想做父亲第二”,必要关头常“示之以弱”以退为进。面对金州大厂的派系纷争和水书记的拉拢他选择装傻充愣,没有慌忙站队而是静观其变,在多方考察后才决定跟随水书记。不得不说,宋运辉最大的财富就是他谨言慎行的性格,多亏如此,他才能在湍流不息的改革浪潮里披荆斩棘,傲立浪头。
作为国有经济的先进生产力代表者,宋运辉身上既有当代知识分子的钻研劲头,又有老国企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他勤奋好学,每日下班后就在宿舍埋头翻译文献资料,对于身边的技术工人饮酒作乐,他“不明白人怎么舍得浪费自己的生命”;他为金州发展劳心劳力,为保证开工大典顺利举办,他“一天睡不足六小时,人又黑又瘦,嘴唇烧起两只燎泡”,整日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对于开机演练“一试再试”“夜夜练习,无一日放松”;当开工大典有惊无险的完成时他自认为是“最值得骄傲的时刻,他的青春,他的理想,他的智慧,在这一时刻,得到最完美的结合,散发出最美丽的光彩”。宋运辉把一腔才学和满腔热血都用在金州大厂的技术革新上,金州厂设备完善的同时宋运辉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为了突出运辉的时代化的个性特征,作者还设置了一批以刘总工为代表的技术员工,与宋运辉为代表的年轻员工相对比。刘总工像《乔厂长上任记》里的乔厂长,虽然阅历丰富,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对新鲜事物不敏感,无法敏锐地把握技术革新动向,注定要被时代淘汰。作者以刘总工的固步自封来侧面烘托宋运辉等新型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经济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像宋运辉这样年轻有为的有志之士才是国企改革迫切需要的新鲜血液。
宋运辉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四有人才”理想的艺术化。他有理想,从踏入金州厂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大展身手,为国家的技术发展做贡献;有文化,他日日埋头钻研技术,掌握最一手的设备知识;有道德,他坚守本心从不与旁人同流合污,对争权夺势嗤之以鼻;有纪律,时刻紧跟政策的步伐,与国家发展协调一致,“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国近40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宋远辉这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改革者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无论中国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宋运辉这样的专业型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素质过硬的人才带领,国有企业才能在改革浪潮里乘风破浪、独占鳌头,中国经济发展才能呈现破竹之势。
(二)雷东宝:集体经济的领头人
该书另一个刻画笔墨较多的人物,就是集体经济的代表——退伍军人雷东宝。雷东宝是一个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的卡里斯玛型的新人:他五大三粗、性格暴躁、武断专横,但同时也具备超凡脱俗的品质,作为集体经济的领头人,他仗义疏财、知人善用、远见卓识。这种性格优缺点的对比使得雷东宝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他既是雷厉风行的村干部,也是改革浪潮里敢拼敢闯的农民创业者。
雷东宝一出场,就是一副孔武有力的蛮横相,即使他用最温柔的语气说话,在别人听起来“也跟吵架似的强硬响亮”。不管是拉宋家姐弟出雪坑,还是帮宋家摘成分,明明是古道热肠,却因为自己长相凶恶、举止粗鲁,使得“做好事却搞得像打劫”。他天生脾气急躁,看不得别人推三阻四,所以屡次用武力恐吓对方,故事最开始小雷家办砖厂开大会的事他便是“说走就走,龙卷风都没他快”。作者通过寥寥几个事件,就把雷东宝的顽劣性格塑造得活灵活现,一个鲁莽灭裂的粗人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作为小雷家的村书记,雷东宝身上又有着许多闪光点。他仗义疏财,在小雷家发展的最开始,面对老书记的担忧,他毅然决然地说出“承包的事,我来管,我担着”。后来小雷家在他的带领下经济发展如日中天,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他自己的家却“四壁雪白、空空荡荡”。比起李逵,他更像是粗中有细的鲁智深,知人善用,士根、红伟、忠富、正明四人在他的带领下将小雷家的产业弄得风生水起。他远见卓识,一度走在国家政策的前面,使小雷家成为邻里乡间的改革典型。可以说,没有他的带领,小雷家就没有光辉的未来。
卡里斯玛是一种性格魅力,或者说是人格特质。韦伯认为 “某些人因具有这个特质而被认为是超凡的,禀赋着超自然以及超人的,或至少是特殊的力量或品质。” 雷东宝正是这种类型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充满原始激情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促使他“公而忘私地带领小雷家摆脱饥饿,丰衣足食”,甚至操劳过度胃出血住院时还不忘分配工作,让人联想到何申在《年前年后》里所写的七家乡乡长李德林,两人同样都是一心为百姓谋福利,以家乡的发展建设为己任。但两人又有不同点,雷东宝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村领头人,是借政策东风才使小雷家一跃成为全县的致富典型,且由于雷东宝敢拼敢闯敢为先的性格,小雷家甚至一度走在政策前面。他认为“这世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既然想到,那就放胆去做”,再加上熟知国家政策的小舅子从旁协助,小雷家的发展逐渐系统化、合理化,既体现了新时期乡镇企业从盲目发展到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的转变,又体现了集体经济带头人管理决策的逐步科学性。
但作者并没有一味把雷东宝塑造成扁平化的圣人,而是把他塑造成会犯错误的常人。在快速带领村人致富过程中,雷东宝的私欲也逐渐膨胀,心中衡量公私的天秤开始倾斜。雷东宝在改革初期舍弃小我带领集体共同富裕,但他太过沉迷英雄主义,逐渐被时代淘汰而不自知,最终在众叛亲离中结束了自己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雷东宝作为小雷家的领导人,却犯了集体经济的大忌,没能处理好公私问题,这是他最终落得众叛亲离下场的根本原因。如韦伯所说,任何卡里斯玛都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从狂热的、情感性的、无经济关怀的生活,走向在物质关注的重压下慢慢窒息而死的道路。”
“‘真实性’是现实主义典型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如果没有真实性,小说往往会缺乏审美的内涵与韵味。人们往往从创作客体、创作主体、接收者三方面的维度来认识文学的真实性,其中又以接收者维度上的“真实”为落脚点。 阿耐为雷东宝打造了两种身份,通过“雷书记”和“普通人”两种身份两个维度的交织,使人物具有复杂性,以“真实”触动读者,以“典型”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发读者思考。
(三)杨巡:创业创新的个体户
《大江东去》的第三位主人公杨巡相比前两位来说着墨不多,但也别具特色。他是新时期个体户的典型代表,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白手起家,从做小杨馒头一路做到杨总,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企业。他性格乐观、坚忍不拔,既是家里的长兄孝子,又是创业创新的个体户。在杨巡这个人物上,我们看到了迈步走向社会的无数满怀理想的青年创业者的身影,也体会到他所面临的自我追求与物化市场间的矛盾。
在杨巡身上我们看到了早期民营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他天性乐观、为人坚韧。农村出身的他无钱无势,赤手空拳到东北闯荡,为了省钱不肯回乡过冬,由于无法适应东北的严寒天气,两只手“破皮溃烂”“可见白骨森森”;负债累累之时也没有轻言放弃,用一把火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期因小雷家行贿之事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咬牙继续拼搏,最终在沿海站稳了脚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杨巡虽然势单力薄,却有不屈的精神品格,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挺过一场又一场的严冬,在长期奋斗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如果说坚韧不拔的性格是杨巡成功的关键,那么他对亲人的关爱则是他前行的动力。父亲早逝,为了养家糊口,他小小年纪便辍学回家扛起生活的重担,自己初中肄业却分外重视弟妹的教育问题,让弟弟“就是次次考鸭蛋也得上教室坐着”;他独自走南闯北,所有的苦楚都自己消化,只因为“做大儿子让母亲和弟妹们生活过得好,我就很得意了”;面对妹妹杨逦的误会,他依旧暗地激励妹妹学习。杨巡每次跌倒,都是对亲人的责任感支撑着他度过难关,如此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品性也是他开创基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杨巡作为个体户的代表者,真实再现了改革浪潮初期创业者的真实心态与道德观念,形象更加丰满,具有立体感。
另一方面,杨巡毕竟是自发成长和社会铸就的第一代企业家,在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身份过渡中,自身不可避免有局限性。作为时代浪潮下“摸着石头过河”的个体户,杨巡有自己难能可贵的精神,却也容易受市场动荡的影响,一时鬼迷心窍犯错。杨巡靠投机倒把发家,结果老乡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被人打击报复,害得他也负债累累,幸而他悬崖勒马,一把火烧了劣质产品,换来事业新的春天。作为小门小户的创业者,一时的行差踏错就可能落尽万丈深渊,好在杨巡能够知错就改。作者以杨巡为例,给经济浪潮下的个体户以警醒,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都要明确自身定位,改掉坏习性,保持初心、顽强拼搏、力争上游。
杨巡展现了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从小山村到企业家的发家史和奋斗史。“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业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话题,从柳青的《创业史》开始,到现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的主要发展动向后,文学就背负上了展现创业过程和细节的时代使命。阿耐把杨巡的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塑造得活灵活现,既赞颂了改革初期创业者的成功蜕变,也让我们对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品质有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并暗中激励当下的青年人要紧跟时代潮流,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结语
黑格尔曾说过“形成真正的美和艺术的中心和内容的是有关人类的东西。” 如果一部小说没有详尽描写“人”的形象塑造和情感变化,那就无法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正如小说名字所写的那样,奔涌的江水是由每一滴微小的水滴组成的,人物塑造是该小说书写时代和社会的切入点。
《大江东去》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和再现现实,以全景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变迁,深度揭示历史转型时期平凡人物命运,将个人成长与宏大时代熔铸为一体,有着见微知著的宏阔气象和深远意味。它不是普通的以改革为背景的网络小说,而是一副史诗级画卷。它不仅是简单塑造了几个人物,讲几段人生故事,更是在叙事基础上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情怀和人生追求,使细腻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交相辉映,从而打造了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精彩小说。
(本文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文化创意专业在读生)
注释:
[1].[德]M.韦伯.韦伯作品集(II).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德]M.韦伯.韦伯作品集(II).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善君:《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与文学观》,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4].解葳:《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