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国战略的大格局中发展网络文学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出版发行,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体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的精要表述。《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从九个方面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了网络强国的主要思路与基本要点,系统论述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国网络事业的建设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引。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大战略与大格局中来认识和发展网络文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
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网络文学
随着网络文学的强劲崛起,尤其是以IP为中心的网络文娱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从文学阅读、文艺消遣到文化产业的绵延链条,人们越来越看到网络文学的高度重要性与多种可能性。但也毋庸讳言,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还多局限于网络传媒的行业领域,文化生活的局部范围,还没有站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这样的战略高度和更高层面,把网络文学看成其中的有机构成,并发挥网络文学在网络强国战略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以战略层面和全局视角看待和认识网络文学,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把网络文学放置于网络强国的大战略里,在这样一个总态势和大格局中,来看待网络文学的位置,认识网络文学的功用。这就需要我们超越既定的行业范畴,走出狭隘的文学视域,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总要求,从人民大众的工作与生活的总需求等方面,来衡估网络文学在其中所能发挥的能量,所能起到的作用。充分认识其在文化软实力、信息现代化、话语主动权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使网络文学在发展自身、满足读者、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强筋健骨,日益做强做大,成为网络强国战略中的中坚力量。
事实上,网络文学在发展演进中不断“出圈”,持续繁衍,使得它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广义的网络文学,除去经由类型化得到极大发展的网络小说外,还应该包括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纪实文学、博客写作、微博写作、微信短文、记事日记、记感随笔等等。这样一种多形式、多样态、多动机、多功能的文字写作与文化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在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具有文体的综合性、传播的广泛性、信息的及时性等重要特征。这也使得网络文学不止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可能还是一种舆情现象、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因此,如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一样,网络文学事实上已经成为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的主阵地。
把网络文学置于网络强国的战略之中,重要的还在于一定要把网络文学放在国家文化总建设和当代文学大格局之中来看待。网络文学20多年的发展演变,已使它成为了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我曾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把当代文学的结构性变化描述为“三分天下”,即几十年来基本上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已逐渐分离出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并强调:当下文坛这种正在一分为三的情形,带有相当的必然性。这样一个走向的动因,无疑是综合性的,并非单靠文学本身所能促动和形成。我们需要做的,或者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这样一个格局该不该有和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必须面对这样一种已经存在的现实,在走近它和认识它的过程中,就其如何良性生长和健康发展做出我们实事求是的预见和力所能及的努力。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多,这种“三分”的状况已经成为基本定势,而且相互之间彼此分离、互不走近的情形也在改变,但客观地看,无论是网络文学从业者,还是传统文学从业者,大家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与观感,都既有各自的角度,也有各自的局限。但这些看法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都只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待,没有超出单一的文学范畴,看到网络文学的超文学意义,因而也没有看到它在自身的发展中对于文化建设的强力促动,对于文学格局的深刻影响。因此,在当代文学的结构变化和历史发展中去看待和把握网络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网络文学的诸多功能与意义,也有益于网络文学从业者认识自己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以质量提升谋求更大发展
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断走向题材的丰富与类型的多样,产生了不少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也为影视、游戏、动漫等文艺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累积了不少的问题,如由写作的快捷性、作品的速成性,造成的文字粗鄙化、叙述同质化等。因此,当前的网络文学,事实上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走出“数量”增长的粗放阶段,为以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谋求更大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并具体而明确地提出“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的高远要求。这样的要求,既瞄准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远目标,又切合着当下文学创作与文艺生活的发展实际,对我们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中的着力点,都有明确的指引与具体的要求。这些重要的意见与扼要地提示,实际上就是今后一个时期文学事业与文艺工作的奋斗目标,更是网络文学由“求生存”向“谋发展”转型升级的惟一路径。
文学的使命与创作的追求就是“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所迫切需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明确地指出我们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然包含了通过优秀作品丰富文化生活和增强精神力量的需要。这里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自然也包含了文学创作与文艺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在网络文学向网络文艺与网络文娱的不断扩展之中表现得更显见、更突出。毋庸置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义,是要有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力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在谈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时,特别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这里既明确了文艺精品的几个重要标准,又提出了创作和生产文艺精品的主要措施。从这样的总体性要求来看,包括传统的严肃文学与网络的类型文学在内的当代文学,在新时代的重要目标与基本任务,就是搞“精品力作”的创作与生产。围绕着“精品力作”这个中心,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抑或是文学的评论与研究,文学的组织与管理,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合力,造成促进“精品力作”产生的良好氛围与有效机制,通过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的不断问世,来协同努力构筑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谈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时,特别提到“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他殷切地期望在这一新兴的文艺领域“产生文艺名家”,使这一文艺板块“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这段有关网络文学的重要论述,既包含了中肯的评估,也蕴含了很高的期待。网络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因而既扎根于巨变中的中国现实泥土,又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它在吮吸着各种营养促使自身的不断健康成长中,也理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和网络强国的伟大工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从这样一个远大又崇高的目标任务来看,网络文学的广大作者与从业者,委实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须为此孜孜以求,努力奋斗。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