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承腔》 “艺”脉相承的现实关照
近年来,在中国作协现实题材创作政策鼓励支持和网络文学界的积极响应下,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迅猛,一批佳作顺势而生,其中包括《一脉承腔》。该小说因其强烈的现实关怀、生动的地方人文图景再现和深刻的人物形象描绘与人性发掘,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的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名单。这是“90后”陕西作家关中老人的个人成功,也是中国网络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收获。
《一脉承腔》连载于纵横中文网都市生活类别板块,共96章,约30.1万字。这部小说讲述了陕西省华阴县的民间传统艺术——华阴老腔,在家族传承中逐渐消亡,青年一代张禾、刘兴武面对困境主动担起传承责任,克服种种挫折使得老腔逐渐走出发展困境,实现传统艺术自我拯救的故事。这部现实主义网络小说根据事实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老腔发展史,虽然发表载体是网络,但其与传统纸媒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性层面上毫无差距。
读《一脉承腔》,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真实,提起华阴老腔,我们不禁联想到华阴老腔在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精彩表演,歌手谭维维以及华阴老腔演员张喜民等人带给全国观众一场令人震撼的节目《华阴老腔一声喊》,从此华阴老腔走入大众的视野,被人熟知。《一脉承腔》这部小说就是以张喜民为原型人物的现实记叙。作为华阴老腔的传承者,张喜民见证了华阴老腔一路走来的兴衰,从皮影戏到唱腔,从幕后到台前,从话剧演出到非遗,从双泉村到央视春晚。作者选取了相关历史片段,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向读者重新讲述华阴老腔的发展史。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网络小说,作者在人物形象刻画和叙述手法方面都有所创新,积极承担了现实主义作品展示时代精神的重任。
人物形象塑造是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展示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一脉承腔》中,作者对老腔发展的见证者做了巧妙的艺术化处理,他把华阴老腔复兴的见证者交给了新一代青年人张禾——华阴老腔传承者张德林的孙子,由此就创造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提出,“文艺要塑造新人形象。”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指的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张川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一方面是有知识的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建设社会,另一方面他是华阴老腔文化的继承者,在弘扬传统文化面前义不容辞。张禾大学一毕业就投入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领域,开造纸厂,自主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在面对自己身边的传统民族艺术衰败时,他又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拯救华阴老腔的工作中来。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所长,重新开始,在新的领域探索,去拯救华阴老腔。传统文化需要像张禾这样的年青人去创新、去继承,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像张禾这样的年青人去接力、去不断创造。作者通过张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在叙述手法上,作者通过草灰蛇线的叙述,设定了两个独特的人物符号象征艺术救赎中的两类人,一是不在场的参与者——张德海,代表了终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文化守护者,二是在场的不参与者——张川,代表了新时代下不认同传统艺术的新青年。
小说从华阴老腔世家张德林一家讲起,老一辈老腔表演者张德海的去世让众人开始担忧华阴老腔的消亡,其兄张德林便是这场葬礼,也是即将消亡的老腔文化的悼念者。张德林回忆起曾经和张德海一起学习老腔吊嗓子的场景,他们作为老腔文化的传承者,如今却要面临无人传承的局面,令人惋惜。张德海的不在场参与主要借张德林来完成,小说总是在关键时刻提起张德林对张德海的回忆,并且每一次回忆都与华阴老腔发展同步。小说开头在张德海葬礼上,张德林说出张德海想要华阴老腔能够传承下去的心愿,于是青年一代张禾开始想尽办法弘扬华阴老腔,张禾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刘兴武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申遗,在经历了老腔的演出失败、重新改编、表演训练等一系列困境之后终于申遗成功,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张德林再次重申这场文化救赎活动的初衷是为完成张德海的传承心愿,在华阴老腔取得成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欢迎时,张德海依旧没有退出这场文化救赎的舞台,张德林在去录制节目之前专门去张德海的墓地默哀,张德海虽然不能亲自参与到这场文化救赎当中,但他从没有离开过,华阴老腔的每一步成功都会有张德林替他见证。一直到小说快要结尾的地方,华阴老腔名震京城的话剧表演结束后,张德林也不忘张德海,在那个备受观众欢迎的舞台上心里默道,“德海,你看到了吗?”张德林替张德海见证了一切,虽然张德海不在其中,但他一直是华阴老腔发展的推动者,他象征着那些传统文化的文化守护者。
而另一些不愿学习传统文化的年青一代的代表是张川,张川作为华阴老腔世家的子孙后代,却不愿学习老腔文化,作为一个在场的不参与者,他是我们时代追求流行时尚的新青年代表。张川是张家的后代,是老腔的继承者,但张川对于老腔文化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拒绝的,他一直在这场文化拯救的现场,但又没有付诸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小说开头没有直接表达张川拒绝学习老腔的态度,而是借张禾之口来表达拒绝,“想让他唱老腔是绝对不可能的……虎沟村年轻人已经没人学老腔了”。可见,张川对于老腔的排斥态度已经是人尽皆知,即使生存在老腔世家,也不愿学习这门传统艺术。而且,张禾也在这里说明,并不是张川一个人不学习老腔,虎沟村的年轻人都不学习,其实也包括张禾在内,虽然处于华阴老腔发展的第一现场,但他自己也并没有学习老腔。张川作为更年轻的一代对这门艺术的兴趣更低,虽然后面张禾不断试探张川学习老腔的态度,但每一次张川的态度都是否定的,或者说是不明确的“现在不学”。华阴老腔不断走红,张川见证了华阴老腔带来的名人效应、金钱效应开始逐渐动心,“唱老腔也可以”,“学老腔就可以上电视了”,在外界的影响下张川开始动摇不学老腔的信念,但在小说中,张川的态度从头到尾都处于口头表决心,从来没有真正地付诸行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决心”,谁也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像那些在华阴老腔刚走红时前来学习的年轻人一样,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再也不学。作者在这里看似刻画了一个家族内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传统文化究竟能不能真正传承下去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如今很多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兴起了文化拯救活动,但真正投入到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青年一代并不多,我们需要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文化拯救活动,而是真正的文化认同。
作者在小说中安排这两个看似偶然出现的人物符号就像两条时有时无的线索,指引读者不断看到老腔的希望与绝望,通过他们映射了当下传统文化的希望与困境,反映了文化传承过程中无人欣赏的社会现实。
《一脉承腔》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写实小说,更是一部优秀的陕西风俗小说。作者通过自然朴实的笔墨书写了一个民风淳朴、令人向往的关中图景,这样独特的社会风貌才塑造了虎沟村那群可爱的人。作者在小说叙述中适当地使用了陕西方言,既不会让读者有阅读障碍,又给读者带来一种接地气的真实感。小说开头写张禾的叔爷下葬,陕西的关中民俗就开始向读者呈现,院子里搭起来的棚子,围坐在一起的乡亲们,洋瓷碗里的手擀面,整齐有序的下葬仪式,作者用简单的笔墨就勾勒出陕西农村葬礼的独特场面。还有,关于陕西美食的描写,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的不同以及坨坨馍和月牙饼的不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于陕西美食的了解之深,那一碗羊肉泡馍、那一勺油泼辣子都是陕西特有的美食文化,这样的叙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真实。
除了独特的陕西文化元素,更令人动容的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现实主义作品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提炼,虎沟村村民的一举一动其实就是陕西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集中展现了虎沟村村民的三个特点。第一,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在华阴老腔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都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群年龄大的长辈愿意配合年轻一辈张禾和刘兴武的计划,都是因为张禾和刘兴武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尤其是张禾,在小一辈张川眼里是值得崇拜的强者,因为只有张禾上了大学,在城里自己开工厂,是大老板。而在堂嫂眼里,张禾给堂哥张星点烟都是不合理的,一个农民怎么好意思让人家大学生点烟,大学生在城里工作,其视野宽度与认知深度恐是要超越年龄、辈分的,可见他们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程度。第二,强烈的集体意识。小说从故事开头葬礼的场面就开始展示虎沟村村民的集体生活,张德海去世,全村人一起帮忙安置下葬,申遗的时候,镇长卢长东甚至亲自给他们送来排练场地的钥匙,支持他们的申遗活动,申遗成功后,全村人都参与到这场胜利的狂欢中,村民们给张德林家送去各种礼物,镇长卢长东也去放鞭炮庆贺,等到华阴老腔登上春晚舞台,全村人又围坐电视机前观看张德林的演出。这样的集体感是虎沟村村民生活的常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受到底层群众间的相互关照与关爱。第三,朴实的劳动者形象。我们日常所能看到的明星在成名后总是高高在上的,但在这部小说中,这些老腔艺人们在成名之后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农民形象,张德林的成名带给他的仅仅是华阴老腔的成功,他们的心境都没有任何改变,他们还坚持着白天种地,晚上唱老腔,他们还当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他们守住了自己的本真,保留了最朴实的一面。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最原始、最朴实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他们没有文化,但他们尊重知识分子,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并且一直坚守朴实的品性。《一脉承腔》向读者还原了华阴老腔艺术的自我拯救历程,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而且,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又现实的关中图景。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方兴未艾,现实生活需要持久而深入的关怀。我们期待年轻的作者再创佳绩,更期待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小说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