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网络文学史学之门的密钥
近日,我国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 (以下简称《二十年》 )出版面世。该书围绕20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广撷资源、夯实基础、明辨学理”的研究路径梳理网络文学发展全貌,从史实资源与史学论域上对网络文学进行扫描检视和学理建构,是我国首部跨时最长、信息涵盖最广的网络文学史学著作。
《二十年》将网络文学现场资源和历史形态条分缕析,在历史语境中定位网络文学,以全局姿态对网络文学的起源、发展、格局、贡献、问题与局限等进行研判。网络文学从最初零星可数的心情随笔、散文、短篇小说,到如今每年在线发表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从李寻欢(路金波) 、宁财神(陈万宁) 、邢育森、安妮宝贝(励婕)为代表的早期网络文学“四驾马车” ,到如今创作规模1400万人的网络写手群体;从前些年盛大文学的一家独大,到如今以阅文集团为首的“一超多强”格局…… 《二十年》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淘和寻绎文学网站的前世今生、网络作家的代际衔接、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产业化等线索,揭示网络文学从“荒野草根”向“文学榛林”的生态变迁。相比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新生儿,但《二十年》并没有将眼光局限于互联网,而是从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章回小说、“新鸳鸯蝴蝶派”等历史文脉中疏瀹源流,在文化传承与改革开放的宏阔视野中审视网络文学的精神资源,以“返本”和“开新”呈现出网络文学的广阔视野与博大气象,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书写具有历史节点性意义。
数据库式的述史写作是《二十年》的独特亮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转变动不居、隐显无定。回溯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网络文学,许多珍贵的史源、史实在新信息冲刷与网络升级迭代中或折戟沉沙或销声匿迹。 《二十年》在网络文学海量资源中披沙拣金,对文学网站平台、网络作家阵容、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产业经营、网络文学阅读、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女性及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横向梳理和扫描记录,建构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与范畴。以欧阳友权为首的编撰团队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考察了以大型网站、中小型网站、门户网站、文学机构网站、移动阅读平台为主的网络文学平台,清晰勾勒出从塔基写手到顶尖“大神”的作家体系,把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散文等进行集束阅读,聚焦阅读群体细分以及付费、打赏、评论等现象,检视网民批评、媒体批评和学者批评成果,并对目前尚属小众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女性网络文学、少数民族网络文学进行全景展示。这种庞大而翔实的数据库式述史写作不仅有效避免了网络文学发展历史不长、难以主观评判的掣肘,而且极大丰富和开拓了网络文学的内涵与外延,显露出一个学术团队治学的扎实功力,在我国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 ,以网络文学“局内人”的身份实现在场言说,是述史需始终秉持的精神和态度。 《二十年》深入网络文学细分领域,切脉网络文学流行热点,聚焦“全民写作”机制下的网络文学热、移动阅读APP的异军突起、现实题材创作潮、“IP热”与“网络文学+”“粉丝经济”与产业链、网文出海等热门话题,在商业化语境中洞悉“机”“危” ,审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博弈与规制,极具“现场”感和时代意义。欧阳友权曾说:“我们这些永远‘在路上’的研究者的职责,就是设法走进前沿,敢于触摸前沿,勇于探索前沿,并希图对前沿研究有所推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欧阳友权是20年网络文学的历史见证人和拓荒研究者。自20世纪末欧阳友权研究网络文学以来,一直致力于将这一“野路子”文学开拓成康庄大道。以他为首的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陆续出版了《网络文学教授论丛》 《文艺学前沿丛书》 《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 《新媒体文学丛书》 《网络文学100丛书》等多套丛书和40余部网络文学著作,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网络文学论文300余篇。 《二十年》作为记载中国网络文学20年历史变迁的知识性、资源性和系统性著作,不仅有助于广大读者更清晰、全面地了解和认知我国的网络文学,成为网络文学研究者常翻、常记的案头资料,而且在新的治学思路上,赋予网络文学以史学研究的新价值。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