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缺想象没氛围 中国的科幻之路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于:北京晨报 作者: 刘婷 点击数:

  美国的科幻大片,在收获影响力和票房的同时,也不断向观众呈现着创造与想象之美。作为电影改编土壤的美国科幻小说创作,也是类型多样、市场繁荣。而在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则可用低迷形容。至于中国本土成功科幻电影的诞生,更是面临诸多问题。据目前引发关注的《三体》系列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介绍,美国目前每年科幻小说新书能达1000多种,而在我国,这一数字恐怕连100本都不到。而国内即使是畅销科幻作品,与其他畅销的类型文学相比,销量仍存在差距。此外科幻作者大多是业余创作,专业作家极少,基本不成为一个群体。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中国人缺乏想像力、中国缺乏科学精神与氛围这样简单。

科幻创作源于科学对现实的冲击

  北京晨报: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人类为何有写科幻的冲动?

  刘慈欣:对科幻小说第一篇作品,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科幻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约在200年前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

  科幻小说的发展历史比较复杂,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驱动力。总的来说,其存在与发展最深的根源,源于科学对人类的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冲击。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前没有科幻小说?那时人们对未来的想法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理所当然地认为未来和现在会不一样。但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在人们的想法中,未来和现在是一样的,欧洲的中世纪也好,那时候的中国也好,进步是十分缓慢的,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文方面的进步。所以那时候的文学大多不是面向未来的。从荷马史诗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的文学,有幻想的、超现实的文学,但几乎没有面向未来的文学。就科幻小说一个很大的特点——面向未来来说,就是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对人类现实产生的冲击和变化,给人们思想上带来的一种反映。

科幻繁荣与美国文化推动有关

  北京晨报:科幻与电影的结合及其发展情况如何?为何美国的科幻电影一直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并在大众文化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

  刘慈欣:像《大都市》等科幻电影,上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出现得很早。早期科幻电影与科幻文学比较接近,后来科幻文学发展与电影不一样,电影要照顾很多商业化的东西,文学这方面的因素就少一些,相比就更前卫,多样化一些。其实科幻电影所谓的大众化、市场很好,就是在美国。除了美国,像欧洲、日本也和我们差不多。这其中可能有美国文化的推动因素。美国文化一直冲击着全球文化,科幻电影也有一种强势文化所推动的繁荣。另外有经济上的原因,当下科幻电影投资很大,动辄几亿美元拍一部电影,别的国家很难与其对峙。另一方面,还有其他社会、文化原因。比如美国科幻文学就比别的国家发达,科幻文学在欧洲产生但是在美国发展起来,这对于驱动它的科幻电影发展有一定的因素。

  北京晨报:是不是也有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的原因?

  刘慈欣:我认为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你说中国科学创新精神还有所欠缺,那你能说欧洲和日本都不行?欧洲的科学精神源远流长,但他们的科幻电影市场也不行。

  北京晨报:那么美国科幻小说作者创作的动力何在?

  刘慈欣:美国科幻作家数量很多,如果说科幻文学是一个广场,很多人从不同方向、不同路子走到这个广场上来。比如科幻三巨头克拉克、海因莱因、阿西莫夫他们走向科幻文学的道路就很简单,他们就是科幻迷。还有一些作家是因为热爱文学,走到这条路上来,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写作。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主要作家都是从科幻迷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最值得回味的经典科幻影片:

  《星际迷航》1966年

  最初创造者:吉恩·罗登贝瑞

  《星际迷航》是全部设定在同一个虚构宇宙中的六代电视科幻电视系列剧,11部电影、上百部小说、电视游戏以及其他虚构作品。它描述了一个乐观的未来世界中,主角们探索银河系,并传播和平与理解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在冷战时期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追求和渴望。

  《星球大战》系列1977年

  导演:乔治·卢卡斯

  在《星球大战》出现以前的世界,是一个根本没有手机和个人台式电脑的世界,也没有人听说过“国际互联网”这个名词,人类也刚开始进入太空,世界面临着石油危机。而它的意义在于把如此真实的一个科幻世界在上世纪70年代就展示给世界。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后来拍摄的一系列科幻电影,而且对整个美国和世界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ET外星人》 1982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外星人形象,而且这个相貌奇特的外星人还喜欢喝可乐、吃巧克力豆,并且和地球上的孩子们建立了纯真的友谊。而ET的可爱造型,引起更多人对外星人的好奇。而比这更早的还有《第三类接触》。

  《侏罗纪公园》系列1993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侏罗纪公园》基于人类对基因工程的探索。片中反映的是个别人对基因的滥用最终造成了全人类的灾难,而与之相似的还有《大白鲨》这一类关于环保主题的影片,它们更多反映的是环境的恶化对地球生物基因转变的担忧。

  《回到未来》系列1985年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在那个年代,《回到未来》将时间旅行新的想像力带给人们。但那更多告诉人们的是,当下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命运,而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机械公敌》 2004年

  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机械公敌》又名《我,机器人》它最重要的功绩就在于提出了现代人公认的“机器人三原则”。而同样是讲述机器人的《黑客帝国》中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对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生命形式和状态的重新思考也极为深刻。

  《变形金刚》2007年

  导演:迈克尔·贝

  从电影来说,《变形金刚》出现并不早,但是如果说到动画片《变形金刚》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一度风靡全球的片子。他所展现的是人类对超能力的幻想,除此之外还有《蜘蛛侠》等各种“超人”系类。

  《阿凡达》 2009年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在执导名作《泰坦尼克号》之后,认为运用精进的电影工业技术与特效,可以使一个原本就精彩的剧情更引人入胜,但是单靠特效无法成就一部好电影。他花费10年时间审慎构思,投注2亿美元,以亲自研发的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科技(Fusion 3D),开启了3D技术在科幻片使用的时代。

刘慈欣

  中国科幻小说的最主要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时断时续

  北京晨报:科幻小说在美国确实有市场,为何目前在国内科幻小说比较小众?

  刘慈欣:美国每年科幻小说的新书约能达到1000多种,我国可能连100本都不到。中国的科幻起步很早,在晚清时期就有。但一直是不断中断,又不断重新发展。晚清时发展到“五四运动”就中断了,很奇怪,“五四运动”引进科学,科幻反而没有了,可能是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第二次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到1950年代,受苏联影响,有一个科幻高潮,但因为“文革”中断了。第三次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科幻文学很热,市场也很好,曾经有书卖到300万册,因为“反精神污染”的原因,中断得很迅速,几乎是一夜之间,全部都不出版了。最近的一次复苏是1995年到现在,也在缓慢地发展。中国科幻小说不停地中断,难以稳定地培养出一批作家和读者,也难以稳定地产生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

科幻是超现实但不是超自然

  北京晨报:很多人都在议论《三体》,在一个不太繁荣的市场中,如何去吸引读者?

  刘慈欣:科幻小说现在的读者群界限比较分明,主体是科幻迷,一些在校的高中生、大学生。《三体》确实吸引了一些圈外的读者,也希望科幻小说的影响力能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三体》的市场比较好,只是相对于科幻小说,相对于其他类型文学还是有差距的。可能是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去创作,从一个很终极的,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尺度比较大的视角,往回看人类社会,往回看每一个个体。一般我们是从同样的地球表面来看社会,《三体》是一个另外的、很远的角度。

  科幻小说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的风格、流派,首先要保持风格的多样性,我们现在还有欠缺。另外比较重要的是,科幻本身有个核心的东西,科学在科幻中是占有一定地位的。科学幻想是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要基于科学的规律,这种核心的理念应该保持。《三体》是一个很纯的科幻小说,它是用科幻来吸引读者,而不是用科幻之外的东西吸引读者。

国内科幻作家多数是业余写作

  北京晨报:中国的科幻电影的前景如何?

  刘慈欣: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投资方的信心。科幻电影一般投资都比较大,比如投资一个亿,但一个亿能拍10部《失恋33天》,风险小,赚钱也不比投拍科幻电影少,何必去投资科幻?国内目前还没有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创作的低迷,也是比较主要的原因。目前的科幻作家绝大多数处于业余状态,包括我在内。专业作家极少,基本不成为一个群体,数量也很少,现在长期写作科幻小说的也就是十几二十个人。要想发展起来,肯定受到一定制约。科幻文学没有畅销书,电影比较保险的改编是来自畅销书的改编,因为它确定了这个故事有可能吸引人。现在没有畅销书出现,原创剧本大家都没有把握,这让制片人、导演从哪里去选择故事呢?

  (记者刘婷)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