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圣大鹏:写接地气的小说,方法也要接地气--专题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栏目主持:虞婧)
风圣大鹏,1989年生。中国作协会员,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陕西省网络作协主席,第十三届陕西省政协委员,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班第九期学员。2006年开始全职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代表作《乡村修道士》《上古圣主》《苍穹之主》等,现实题材作品《山人行》《卧牛沟》,《山人行》入选中国作协2021年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
我在2021年创作的现实题材小说《山人行》,讲述的是当代大学生进山支教,通过教育改变乡村当下和未来命运的故事。2022年,我开始写《卧牛沟》,以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一红一绿”脱贫攻坚实践和旬阳县小河镇金坡村的精准脱贫之路为原型,讲述卧牛沟的脱贫故事。如果说《山人行》是一个起点,《卧牛沟》就是一次在现实题材创作道路上我对自己的再度审视和突围。
双脚落在土地上
之所以萌生出创作《卧牛沟》的想法,是因为在《山人行》完结后,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空洞期。这种内心的仿徨和不安,让我失眠了将近两个月,我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产生了怀疑。
我发现自己以往的叙事手法、创作经验放在现实题材创作中,优势很难发挥出来。比如,我比较擅长的快节奏推进情节和利用矛盾冲突制造爽点,在现实题材中几乎无法找到发力点。就叙事而言,现实题材创作需要创作者和阅读者同时慢下来,仔细品咂平淡中的滋味,寻找出场人物每一个小取舍、小喜乐背后的行为动机和人性光辉。现实题材作品的“爽点”和我原来理解的“爽点”也不太一样。现实题材的“爽点”更像是在吃一碗面条,初吃的时候平淡无奇,但当你不经意间发现面条底下还“窝着”一个鸡蛋时,就会有惊喜、有感动。
旬阳县的金坡村和铜川县耀州区都是陕西当地脱贫攻坚的典型。我陷入了创作的困局,但我不甘心,还想在现实题材创作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于是,我想了又想,除了基本的文献资料搜索整理工作,写接地气的小说,方法也要接地气。为了写好这本书,我真正地走到了土地上,在旬阳县的金坡村和铜川县耀州区分别待了一段时间。
金坡村的精准扶贫之路,耀州区的“一红一绿”发展道路,给我的震撼非常大。比如金坡村村民的出行条件变化,在驻村工作进村之前,不少居住条件偏远的老百姓,单是要从自家走出金坡村就需要走将近三里山路,那条山路我试着走过几趟,真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陡坡上栽下来,提心吊胆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新修了水泥路,这才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难题。这在我们看来也许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对当地村民而言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说里的卧牛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里有八个巨大的丘陵。丘陵与丘陵之间,有极为稀少的平坦的地方,除此之外,就剩下了丘陵的半坡和坡顶。卧牛沟绝大多数人就住在半坡和坡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卧牛沟的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市里安排了驻村工作组进驻卧牛沟,开启了长达五年的帮助卧牛沟人脱贫的奋斗历程。而这过程中具体展开的脱贫故事细节,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我创作前的实地考察。
走到人物当中
我对《山人行》的故事生动程度比较满意,但我也承认它在故事的深度和广度上仍有缺憾。这是我反思之后,关注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创作《山人行》时,我只把写作的关注点放在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寻找感动,更注意生活事件。然而,现实题材创作其实更偏向于群像描写,它讲的不只是一两个人的生活和感动,而是一群人、一个群体的抗争和奋斗。
《卧牛沟》也正是为一群人帮助另外一群人改变命运的故事。因此,在创作《卧牛沟》时,我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在我居住和观察的土地上,一直思考自己到底要塑造什么样的群像人物。为此,一向不抽烟的我,口袋里经常会塞几包烟。当我穿过鸡群、羊群、牛群、娃娃群,在村道里行走时,我会给熟识的、不熟识的人散烟,如果他们恰巧不太忙的话,我们会蹲在路边的砖墙边,坐在废弃的大碾盘上,天上地下的乱谝一通。
而实际上,大家也知道我为什么会住在村子里,因此,聊着聊着话题就会聚焦到当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上。村民的眼光都在很细小的事情上,这些事情如果不仔细品咂,你会觉得它们只是家长里短,无谓的唠叨。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听,去想想家长里短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这才是脱贫攻坚的意义所在。比如耀州区的黄大姐,这位老大姐待人格外热情,给人的感觉就是她们村里的“马大姐”。有一天,我们闲聊时,她先是想教会我用农村的锅灶做地道的黄米饭,随后又给我讲秋天来了,天凉了,夜晚出门必须穿上外衣,紧着她又抱怨耀州天气干燥,没有人家南方好……说到最后,一向大大咧咧的她,突然就莫名其妙地哭了。那天我实在有些懵,直到后来我听村里人说,她有个女儿和我年纪相仿,一直在南方打工,已经有六七年没回来了,我才理解了她。
小说中出场的人物都有原型吗?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我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直接接触。他们是毅然决然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组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马铭山,是为了乡亲们脱贫鞠躬尽瘁的点子老韩,是有知识、有热情、有情怀的年轻干部典型林小月;他们也是卧牛沟的干部们、乡亲们,是因为无力改变家乡命运心急如焚的村主任牛建军,是唠叨没完却又对故土充满眷恋的牛老六,是性格泼辣、独自挺起一个家庭的农村妇女陈槐花,是被贫困压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却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农村青年牛新雨……正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就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在小说里也就“活”了起来。
显微镜式细化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显示,从2013年开始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到2015年,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宏观的方向已经明确,我在创作中把视角微观聚焦,把重点放在了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打开局面、取得成果的具体工作细节。与此同时,驻村干部也是普通人,也有他们的个人生活和追求。于是我在支线故事里写了更多马铭山、韩剑、赵志远的个人生活,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其实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是关键时刻正确抉择的结果。
贫困话题既熟悉又陌生,在好多人看来,贫困是可以和经济困难直接划上等号的。实际上,当我们走进贫困、深入贫困的时候会发现,贫困是立体的、多元的,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贫困,可能也伴随着精神层面的贫困。为此我深入分析了卧牛沟人陷入贫困的成因,向读者呈现出了三类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偏远,交通不便的贫困人口;缺乏专业技术,被迫闲散的贫困人口;年龄大、劳动能力衰退的贫困人口。相应的主线故事都是围绕这三类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展开的。大家理解了贫困,也就明白了卧牛沟为什么会走出那条依托于地域条件变废为宝的特色脱贫道路。
回首这一段创作经历,最大的感触还是,我的心更能沉下去了。现实题材创作是要写贴近生活、走近人民的小说,是真实的、接地气的小说,心沉下去了,双脚落在了土地上,方法接地气了,文字也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