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科幻评论

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 文艺之路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0月18日至22日,以“共生纪元”为主题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办。大会期间,在2023雨果奖颁奖典礼上,60后雨果奖得主刘慈欣为90后雨果奖得主海漄颁发“最佳短中篇小说”雨果奖。这是继《三体》《北京折叠》之后,中国作家作品第三次斩获雨果奖。除了获“最佳短中篇小说”的《时空画师》,此外还有科幻艺术家赵恩哲获得了“最佳职业艺术家”、科幻粉丝杂志《零重力报》(主编:河流、零始真)获得了“最佳粉丝杂志”等奖项。世界科幻大会是世界上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这是此项活动首次走进中国,也充分彰显出中国科幻群体不断扩大、科幻文艺不断取得进步的可喜景象。

中国科幻作家能再次斩获雨果奖,首先无疑得益于我们国家持续保持蓬勃活力、持续创新发展的大环境。根植沃土,始得枝繁叶茂,科幻文学尤其如此。从世界范围来看,有的国家科幻文艺十分发达,也是跟其科技迅猛发展息息相关的。近些年来,除了科幻文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像影视创作等领域,也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诚如电影《流浪地球》导演在媒体上撰文所说的,“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确实如此。据介绍,为了拍摄《流浪地球2》,剧组邀请徐工集团提供了众多工程装备,先后投入了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在起重、土方、道路、高空、环卫、安全及应急救援等成套化设备上提供了相应保障方案,为展现剧中的“移山计划”提供了硬核保证。这充分说明,没有现代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没有相关科幻电影的成功。同时,由于现实之中的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这些重大工程一一实现,广大青少年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国家科技与工业的崛起和发展,从而能够更加自信地展开科幻想象、更加热心地关注和喜爱科幻文艺作品,也更愿意立志为之付出努力去实现科幻作品中描绘的未来。这些都是蕴育生长和推动科幻文艺发展、培植科幻文艺受众的环境土壤,更是实现交互反馈和良性循环的生态。

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中,中国科幻持续多年的“出海”努力也是中国科幻文艺不断取得新成就、不断受到世界关注的重要原因。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科幻世界》杂志推出的《三体》系列科幻作品已被翻译为31个语种,全球销量2900万册。《科幻世界》推出的优秀科幻作家王晋康、韩松、陈楸帆等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2015年起,微像文化与美国知名科幻电子杂志《克拉克世界》合作设立“中国作家专栏”,这是权威英文科幻平台上的首个长期中国科幻作品专栏,前后共计发表了刘慈欣、郝景芳、韩松、陈楸帆、张冉、夏笳、宝树等国内知名科幻作家超过70篇的中国科幻小说。此外,微像与《克拉克世界》、Tor出版社先后合作出版了3种4个版本的选集,为海外读者带来了更多的中国科幻作家作品。成都八光分文化与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联合出品的《银河边缘》杂志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势力”栏目,在英文版《银河边缘》杂志上定期推出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品,后续雷斯尼克因病去世后,该刊由莱斯利·罗宾接手,栏目名改为“杨枫推荐”。此外,曾获意大利科幻最高奖“乌拉尼亚奖”、意大利最佳编辑奖、欧洲科幻协会最佳出版人等奖的意大利著名科幻作家、编辑弗朗西斯科·沃尔索以“未来小说”项目出版了多部中意双语科幻小说选集和中国科幻作家合集以及两部科幻漫画,包括《星云: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选》《汉字文化圈》等。德国编辑麦子丰以《时空胶囊:中国幻想故事》为名主编了五期科幻杂志,分别将迟卉、夏笳、宝树、吴霜、江波、刘洋等多名中国科幻作家作品翻译成德文向德国读者推介。这些科幻机构和中外交流使者的不懈努力共同促成了雨果奖中国作家作品的接力爆发。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像我们熟悉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以及《山海经》等典籍中记载的奇幻世界,说明我们是有着深厚悠久的想象传统的,而且这些想象充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烈愿望和积极奋斗的乐观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脉络。在现实当中,新时代中国也不负历代先辈的期待,“奔月”已成为现实并在积极有序地推进着一系列新的重大工程项目;“愚公移山”被转化进入到了《流浪地球2》的“移山计划”当中,而此次获奖的《时空画师》 ,又是一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科幻的极佳案例,采用科幻悬疑的手法,追溯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仔细分析还会发现,好莱坞科幻大片在遇到灾难时,英雄是带着人们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的,而《流浪地球》则是带着地球去寻找家园。这深刻反映出了中国人长期以来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特色;而且,“流浪地球”本身就与神话中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所显示出的勇往直前和直面挑战的气魄一脉相承、天然契合,将滥觞于中国古典神话中包含着斗争意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共同体意识等主流意识形态贯穿其中,正好映射出当下中国人的集体心理状态。在文学方面,刘慈欣的《西洋》重构了一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刘兴诗的《失踪的航线》以科幻的方式解读法显和尚的《佛国记》;钱莉芳的《天意》将秦汉兴替的故事与外星人的操作相结合;长铗的《昆仑》讲述了另一个周穆王见西王母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充满神奇科技的上古世界和人挑战神的恢弘场面;而王晋康的《古蜀》则以古蜀文明为基础展开幻想,将现有关于古蜀文明的记载、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以及中国昆仑神话糅合在了一起,塑造了一批半人半神的英雄群像。可以说,中国科幻既赓续中华文脉又积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科幻文艺发展之路。

在此次科幻大会现场,海漄在跟笔者交流时表示:“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在创作时只是将其呈现出来而已。”这让人深有同感,科技往往相似,但科幻中的想象力却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财富。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科幻故事,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我们悠久深厚的想象传统、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当前不断取得进步的科幻创作经验,无疑给解答这个课题提供了一些启发。

在笔者看来,中国科幻文学或科幻文艺的发展,有以下思路可以参考:一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幻畅想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由于科幻类型最早源于西方,一段时间里,一些本土科幻作品充斥着对西方文化的膜拜,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用的外来名字,显然不合时宜;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和科幻创作界愈发彰显出文化自信,这一面貌已大为改观,但还有不短的路要走。阿来就说过:“我们的科幻小说要开发中国的神话资源,它不应该只被看成是一个题材库、素材库,而应该是一个更伟大、更恢弘的想象力和激情的来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将中国现实科技与科幻畅想结合,用科幻解读现实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这方面,《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陈楸帆的《零碳中国》、萧星寒的《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等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三是用科幻聚焦前沿科技发展,展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未来。1958年,郑文光先生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连载了《共产主义畅想曲》,里边描绘了中国推进实现了载人登月工程和第一次载人火星探险计划,并且在月球上建立长期的研究基地,琼州海峡大堤也竣工了,从北京开出的火车,只要48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海南的莺歌海。1978年,他又创作出了长篇科幻《飞向人马座》,畅想未来的中国变成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2003年,郑文光先生去世4个月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现在回过头来看,有的想象已成为现实,有的也已在扎实推进或将可预见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显示出科幻想象对科技发展的加持、助力和反哺。科技发展为科幻提供土壤,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科学幻想也可能“预言”科技的进步,这也是科幻创作要聚焦前沿科技发展的又一重要价值所在。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