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更多科普精品的生产与传播
9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科普作品创作;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原创能力;依托现有科研、教育、文化等力量,实施科普精品工程,聚焦“四个面向”创作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培育高水平科普创作中心;鼓励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支持科普展品研发和科幻作品创作;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推广力度。
科普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科普作家们的努力。而科普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如何向广泛的社会公众进行推荐,同时也甄选和鉴别优秀的作品予以奖励则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措施,科普作品奖的设立是推动优秀科普作品走向公众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能够调动更多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创作积极性,进而繁荣科普创作,而具有影响力的科普作品奖的评奖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引导科技工作者创作优秀科普作品的参考。因此,如何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创作、提升科普创作能力、传播优秀科普作品,使优秀科普作品走向公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当前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公众对科普的汲取也是多渠道、多层面的,特别是科技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之中,它正在通过科技工作者创作的优秀科普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从而助力科学素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某些前沿科技成果的科普转化也存在着“有科没普”的极端,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众接近和欣赏科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临新时代新要求,我们更需要创作并推出一批有水准、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来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科技工作者是科普创作的“源头活水”,他们通过科普创作这种行为把新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公众新的生活常识和新的行为规范,进而助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秀科普作品生产出来之后的传播与扩散也需要有相应的平台和渠道,而相应的奖项将有助于推动优秀科普作品“叫好又叫座”。目前正在形成国家级科普创作奖项和各省市设置相应科普创作奖项联动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形成科普创作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
作为中国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并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全国范围内以中文或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创作的优秀科普作品的作者、责任编辑和出版制作机构。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优秀科普作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从历届获奖作品来看,科普创作涉及的主题日渐丰富、参与科普创作的科研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以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为例,获奖作者就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嫦娥三号探测器及嫦娥四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等等,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普创作,将一些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科普内容,满足了公众的科普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奖项的设立可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而评奖之后对一批优秀科普作品进行的集中展示也有助于促进科技工作者之间以及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更好地推动优秀科普作品的生产、创作与传播。正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陈玲秘书长所说:“从创作者来看,科研人员创作科普精品效果显现。科普界也始终呼吁着让更多科研人员加入科普创作队伍。”
新时代呼唤有更多更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也将在继续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基础上,更加紧密联系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创作者,探索科普创作新路径,展现科普创作的新风貌,为公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科普精品,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项目主管、《科学故事会》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