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近代神魔小说试论

发布时间:2010-07-18 来源于:未知 作者: 墨余斋 点击数: 638次

  其它如《仙侠五花剑》、《三合明珠剑》等也都是神魔与侠义的混合体。

  还有一种类型是点缀式。即借用诸如《西游》、《封神》中的某些情节、人物充斥其间,另铸新说。如闻仲、太白金星、比干、魏征、孙悟空、东方朔、吕纯阳、千里眼、顺风耳(《新天地》);真武、杨戬、释迎、弥勒、文殊、普贤、观音、金刚、罗汉、洪钧、老君(《天上大审判》)等前期作品中的“名人”,在此期反复出现。特别是某些较为典型的故事情节在此期小说中也依稀再现。如《狐狸缘全传》(据弹词改编而成)第17回到第20回,玉面狐率众狐精与天兵大战、赌斗变化,明显模仿《西游记》的大闹天宫。《绣云阁》第135回,三缄化幻境试众弟子一段,分明效法《绿野仙踪》“人幻境四子走旁门”一回。《百大妖精斗法奇观》第59至75则基本上移自《草木春秋》。这种照搬、照抄现象,在紧接《西游记》之后的《南游记》、《咒枣记》等作品中也曾出现过,但二三百年之后依然如故,就值得深思了,至少说明这一流派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停滞不前了。

  这样看来,神魔小说“经典”之作的影响可谓弥久弥深,一直到清末民初创作者们也没有完全走出阴影,这大概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之作强大惯性影响所致。一味因袭是不可能出现一流作品的,从这一角度看,此期的神魔小说创作只能说是强弩之末,是回光返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期一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新的时代意义,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名词、新观点,并且在“新小说”观念影响下,从题材到思想都有一些变化。尽管这变化有限,但可视为传统神魔小说的新变。在这部分作品中,传统的法术神通乃至人物形象都染上了

  现代色彩。传统的“神魔”二元对立,逐渐淡化以致消失。与明末清初出现的“寓义讽刺类”作品更接近,但又暗藏变化。与其说是“魔幻”色彩,毋宁说是“科幻”色彩浓了,所以,此类作品可看作是近代科幻小说的前奏。

  首先是新名词、新观点、新思想的大量出现。诸如:“天演淘汰”、“优胜劣败”、“专制”、“自由”等在在皆是。更有趣的是,“运动”、“联合”、“方针”等名词,居然成了孙行者在文明世界中的随身法宝,以此战无不胜,通行无阻(《也是西游记》)。除去新思想、新名词作为武器、法宝之外,还有现代化武器、装备。什么电话、飞艇、机关枪……应有尽有。如《平金川全传》第7回“安庆子计设强水阵”,所谓“强水”,“只有玻璃磁器可装,另样东西坚如五金,见了它都要消化……”所以威力无比,其实说穿了无非是今天的浓硫酸之类化学制剂;另外气球、地行车都引人双方战场,成为争强逞胜的法宝。更奇的还要数班禅大师首徒定禅转世的更生童子,世界各地寻师访道,“到欧罗巴州遇着一位瑞典国的奇人,传他一件法宝名曰‘电气鞭’,祭炼起来迅如雷,捷如电,遇着些小便能丧命……”(第8回)现代化的光电武器果然不同凡响、别开生面,更重要的是书中出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正因为有了这些现代意识的闪现,才使得这部小说与传统神魔小说有了那么一点不同,这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另外像《百大妖精斗法奇观》中的某些邪魔外道,与传统异类也有了很大不同。“蜈蚣大王修炼魔法,在西方钢铁山,状貌奇伟,力大无比,受封为神行太保”(第2则)。“西方摩达岭,有怪物焉,身躯伟硕,足踏四轮,肌肤或白如脂,或黄如蜡,或黑如漆,双目炯炯,发奇光如巨电。吼声呜呜,臂部放黑烟,奇臭不可近。”(第3则)“……有一头陀,凌空方说法,香风席席,花雨纷纷,惟形貌甚奇诡,生就铜筋铁股,清风道人见彼谈吐风生,不觉暗暗钦佩,第以夺己威权,不能无憾,乃来前叩法号,仙乡何处。头陀笑日:‘汝岂不知电风洞奇异头陀耶,余即是。’……双方斗法,头陀手执四叶蟠迎风作咒语,风声呼呼……”(19则)这几位魔头说穿了难免令人哑然失笑:一为火车,一为汽车,一为电风扇。如此这般的妖魔在此期小说中成为主流。

  本应远离尘嚣的神佛仙娥,居然成了新生活的代言人,本应豺声狼视的妖魔鬼怪居然成了高科技、新产品的化身,这大概是时代赋予神魔小说的新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魔小说一直没有消失,从明中叶的《西游记》到晚清的《也是西游记》,神魔世界永远是人间的最好参照。

  拿《蜗触蛮三国争地记》来说,它形式上可能受到前期《草木春秋》启发。不同的是,《草木春秋》以草木、药剂作为人物,而《蜗触蛮三国争地记》则是以昆虫作为人物,“隐射双关”。前者出现于明末清初,似有所指摘;后者的隐喻色彩则更为浓烈,明眼人一望便知。因为创作者在序言中已经明确道出了意图:“……至于蜗牛国内之羹沸,外交之波诡,殉国之血忱,革命之风险,其他政界学界,以及社会之种种现象,皆足以考见世变焉。”③所以,尽管书中人物各以“虫天世界”的昆虫面目出现,又是“蜗牛王”,又是“叩头虫”、“应声虫”,影射时政意义却极为明显。蜗国喻中国,触国喻日本、蛮国喻俄国,这三虫国的外交、内政实则是中、日、俄三国政事的真实写照。作者对国势日衰的忧愤之心昭然若揭。

  与此相类的还有“新西游”系列。这一类“西游”故事多半模式化,借用的只是《西游记》的人名。正如陈景韩(新西游记》弃言中所说:“《新西游记》虽借《西游记》中人名、事物以反演,然《西游记》皆虚构,而《新西游记》皆实事……”挑明了借神写人,神魔蜕化为外壳。

  重降人间的唐僧师徒,面对“文明”世界不知所措。唐僧、悟空、八戒、沙僧4人,又是买假文凭,又是冒充留学生,更有甚者吸鸦片、打野鸡、喝花酒、叉麻雀(打麻将)乃至争风吃醋,无所不为。名为神魔,事实上称为“社会小说”、“学生现形记”、“官场现形记”、“青楼现形记”④并不为过。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绿野仙踪》的艺术价值

    《绿野仙踪》写明嘉靖年间,直隶成安县书生冷于冰入京考试,被奸相严嵩延入府中为书启,他目睹严嵩蠹国害民,忠臣直士纷纷被杀,并祸延子孙,因而灰心仕进,想出家修道,...[详细]

  •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金不换》、《绿野仙踪全传》。一百回,一作八十回。题“百川李先生著”。李百川,江南人,约生于清康熙末年,卒于清乾隆三...[详细]

  • 对近代旧体诗文整理的一点思考

    不同时代,其文学的内容和风格都会不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云:“时运交替,质文代变。”其中“时运交替”一句,说的是时代的发展和...[详细]

  •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文明小史》

    《文明小史》,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六十回。题“南亭亭长新著”。作者即李伯元。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清光绪...[详细]

  • 桃花女阴阳斗传

    《桃花女阴阳斗传》,(又名《阴阳斗异说传奇桃花女阴阳斗传》、《桃花女斗法奇书》、《桃花女阴阳斗宝传奇》、《桃花女斗法》、《桃花女阴阳斗异传奇》) 二卷十六...[详细]

  •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咒枣记》

    《咒枣记》,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全称《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一名《萨仙咒枣记》、《萨真人咒枣记》。两卷十四回。题“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余...[详细]

  •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阴阳斗异说传奇》

    《阴阳斗异说传奇》,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桃花女阴阳斗传》,又名《异说阴阳斗传奇》、《桃花女斗法奇书》、《桃花女阴阳斗宝传奇》、《桃花女斗法》、《...[详细]

  • 近代历史小说代表《孽海花》

    《孽海花》作为历史小说,刻划人物性格吸取了我国古代“良史”的实录精神。同时,又借鉴了《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讽刺手法,以写实笔法评说事件、权衡人物...[详细]

  • 近代文学观与科学传播(上)--科幻

    [摘要]章太炎的古文经学以传统“小学”为基础,建立“以文字为准”的文学思想,强化文字表意和致用的功能,通过调用中西学术博大的论证论据达到缜密说理的效果。任鸿隽...[详细]

  • 近代文学观与科学传播(下)--科幻

    2任鸿隽科学化文学观的实践2.1任鸿隽坚守“文载科学”的理念,确立文学是科学传播的媒介工具1912年任鸿隽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化学工业。一面求学,一面思考如何将自...[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