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通俗畅销

《临时夫妻》农民工小说蹿红网络

发布时间:2012-05-20 来源于: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 李力言 点击数:

  在许多人印象中,农民工可能是穿梭于工地上的“泥人”,挂在高楼玻璃墙上的“蜘蛛人”,辗转于城市角落送快递的“飞毛腿”,但很少能与爬格子的作家联系起来。然而,一位叫王子群的河南籍农民工,却用21万字,将自己十多年来的打工经历,浓缩在一部叫做《临时夫妻》的小说里,结果引爆了网络阅读热潮,点击率50天就突破了100万。实际上,近年来在小说领域,源于自身经历、原生态气息浓郁的农民工小说有异军突起态势。2009年,四川农民工周述恒的45万字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在网上点击率超过50万次,成为热销书,社会反响强烈。之后,农民工自己写自己的各种小说层出不穷。农民工小说的蹿红,一方面说明社会对这一庞大群体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工们思考现实、表达心声的精神诉求。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看似普通平常,实际上却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除了小说作者之外,诗人、歌手、戏剧导演和民间艺术家等不断涌现,在他们那里,文学艺术绝不是附庸风雅、午后红茶,它有着生活的热度、现实的质地,记录着人生的悲喜哀乐,探寻着命运的转折起伏,构成了转型期中国情节最为曲折和震撼的篇章。

  当“旭日阳刚”以沙哑的嗓音慨叹“老无所依”之忧,当“西单女孩”以朴实的表演展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春困惑,当农民工街舞以欣喜的姿态憧憬城市未来,都以各自方式留下了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最真实、最深刻的精神印记,彰显了日益觉醒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实际上是农民工群体的一种文化自觉:“我们也有我们的思想,我们不是木头,我们精神也是有追求的。”

  王子群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指出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方面存在“盲点”,关注外部的东西、能看到的东西多,比如劳动条件、报酬等,而对看不见的东西——心灵世界有所忽视。这不仅是写作者的感想,也是现实的社会问题。在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农民工户籍、社保、工薪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时候,他们的情感生活如何、精神需求怎样,却少有关注,以至“干活累,没事睡”成为许多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照,精神“沙漠化”、文化“孤岛化”、生活“边缘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在农民工群体主体意识觉醒、文化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这样的“精神赤字”显得更为醒目。

  因而,农民工小说不只是一种自我表达,更是一种社会呼吁。它以真实感人的故事、朴实无华的讲述,呈现了农民工面临的种种现实难题和生活痛楚,希望引起关注、带来变革、得到帮助。同时,也在真诚地呼唤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群体走得再近一些,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心灵关怀和社会尊重,从精神文化层面丰富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活,既破解农民工的利益困境,也破解其文化困境,这是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两亿多农民工的文化服务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日前,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到2015年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举措,从制度层面实现了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破题,向各地各部门乃至全社会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关注和保障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以文化的力量架起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精神桥梁。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最后的农民工》:关于“人”的坚守

    关键词:打工文学 曾以小说《藏獒》惊艳文坛的作家杨志军,出版了他的最新力作《最后的农民工》,从荒原藏地走向城市底层,在延续其一贯坚守的对于苦...[详细]

  • 在城市中挣扎的《漂二代》

    小说《漂二代》以“假伤门”事件为核心,讲述了农民工子弟宋肖祥、张杰与富商汪光军的儿子汪天大在酒店发生冲突引发的故事。本来事件已经和解,但汪光军觉得丢面子,找...[详细]

  • 蒋子龙《农民帝国》

    该书不仅是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部具有重要思想与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详细]

  • 农民工写诗歌、小说,出书、获奖:打工文学

    尽管国家和社会给予农民工极大的关注与关怀,但在文学叙述中,农民工很多时候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周述恒讲述农民工自己的故事,才成为新闻。 农民工写诗歌、小说,...[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