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源乡》(非虚构)
一、基本信息
书名:《源乡》
作者:季玉
ISBN:978-7-5500-4878-2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2年12月
定价:68.00元
二、作者简介
季玉,女,江苏淮安人,邱心如女子文学研究会会长,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百万余字。
三、内容简介
《源乡》,是一部非虚构长篇小说。时间跨度40年,从20世纪70年代到当下。作者以“我”为叙述主体,通过“我”的亲历和视角,描写了发生在苏北平原一个叫岔溪乡程家庄的地方三代农民的生活故事。“我”是父亲和母亲生了5个女儿之后历经千辛万苦超生出的“带把子”的儿子,是程家庄人眼里不该出生的孽障、另类。然而就是这样的“我”,因为一次偶遇,完成了男性觉醒,因为一次偶遇,发了大财,成了外甥想要拿刀砍杀的诱因。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我大爷一家、寡妇李春桃一家、程有根、刘翠兰、程三楼、程桂香、许大炮等人物描写,呈现了浓墨重彩的乡村景象,中国式的乡村关系。人物栩栩如生,情节丝丝入扣,爱虚妄,恨无力,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反映了时代变迁、社会变革,人性复杂,以及在时代、社会、自然背景下,个体小人物的多舛命运,并为他们不甘平庸落后 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凡人精神立传。
四、创作谈
宿命的疼痛
——长篇小说《源乡》创作谈
作者 / 季玉
朋友、家人时常批评我说,你好像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中。相关的,不相关的,你都感触不已,焦虑不堪……深以为然。然而又能如何呢?永远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宿命里的疼痛你又如何麻木无感?!
2022年同样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于我个人而言,又是疼痛感较多的一年。
2021年12月和文化公司签订了《源乡》出版协议,本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想到期间反反复复、一拖再拖,主要两个原因不说也罢。好在2022年12月终于出版了,真是百味杂陈,百感交集。作为一名基层写作者能出一部二、三十万字的作品算是幸运的了。尤其当下,肯定有为数可观的殉道者。他们会为了他们心目中的文学圣塔前仆后继甘做基下石。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有黑的就有白的,有清的就有浊的,有邪恶的就有正义的,有无耻的就有高尚的,有渺小的就有伟大的……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自有人类文明起,自有文字刻录起,自有文学这种载体起,不管前方有浅滩,有弯口,有礁石,或奔腾、或平缓、或猥琐、或大珠小珠落玉盘,都一路歌、咏向前。
有人说,文品即人品,很多时候我是信的,更有不信的时候。口是心非者、投机取巧者、贪图享乐者、觊觎功利者,偏偏长有潘安貌,腹有诗仙才。所以,评定一篇、一部文学作品还得适当劈开写作者的身份、动机及创作背景等等。
闲扯了这么多,和《源乡》创作谈有何干系呢?民间有一句谚语:没有那个金刚钻不揽这个瓷器活。作为我这样的基层写作者,大可不必背负所谓的文学即人学、文学即时代暗疾、文学即社会普世道义这般执念。极其悲催的是,和很多写作者一样,我偏偏不仅有这个执念,还自不量力地把这个执念当做我写作的精神导向……呜呼,何为痛苦?就是能力驾驭不了欲望的苦。无奈,但凡沾惹“执念”这两个字,你就逃脱不了这种宿命之苦。
《源乡》就是这种宿命之苦的缘起。
从决意写这部作品,到成稿,到出版成书,前后花了9年时间,这里不包括前期所做的酝酿、打腹稿、收集资料等。我自己把这部作品定位为是我自己的一部精神疼痛史,是一部关于生命因果的探源之作,是一部作为一名写作者终究要写的献给故乡的跪乳之书。
现在大家有一种普遍认同,相对于现实生活,小说的虚构是滞后的。《源乡》就是这样一部滞后的作品。好在由始至终、由头至尾,属于《源乡》的疼痛感一直在,并且越发深入我们的骨血里。
西川诗歌《书籍》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
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
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
其他人说话汇合成沉默
……
我不知道《源乡》面世后是不是归于沉默的宿命,值得庆幸的是,它终究还是面世了。无论人们是以怎样一种心态面对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必须坦诚,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源乡》却给了我不该悲观的奢望。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宿命的疼痛呢?
(编辑:moyuzhai)丁晓原:新时代非虚构国家叙事的审美之维
一 在正式进入本题论述之前,我们先对与此相关的话题做一些背景性的言说。文学史学者李杨近期在“漫议”当代文学史时有这样一个预测:“在可以预...[详细]
《永远在路上》创作谈:在底层与非虚构
关键词:《永远在路上》 今年是父亲去世40周年。父亲远行时,得年50,我则是一个懵懂的17岁少年。岁月倥偬,惊心动魄。父亲断断续续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详细]
浅谈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关系
非虚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虚构写作包罗万象,它强调“非”的意义,是与虚构相对的非常庞杂的文类群,包括报告文学、艺术随笔、美文、纪实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详细]
非虚构文学的大众化道路
好的非虚构文学写作,必然是将个体和公共议题联结起来的,而这也是非虚构文学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联结,在写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详细]
非虚构写作 “行动的文学”
所谓“行动文学”,当然重在行动。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行动总是带着相对明确的目的,除非是无所事事地偶尔游荡。非虚构写作的“行动性”,当然体现在作家的自主性选择中...[详细]
非虚构文学:对实践阻碍的克服
非虚构是能够抵达的。在中国大陆十多年来“非虚构写作”的逐渐流行中,有着对求真务实社会氛围的期待,有着开拓多元认知、建设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与“虚构写作”一...[详细]
从博物到非虚构:自然生态写作的一条路径
自然写作、生态写作是近几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中引起讨论的重要话题,议论的兴起有诸多理由,全球疫情下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的重新思考,长期以来笼罩全球的生态危机在...[详细]
《我的二本学生》中的家庭史、“关系”资本和非虚构文
关键词:《我的二本学生》 非虚构 ● 摘 要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最显著的视角特征,是以回溯家庭状况来展开个人小史,家庭出身成为作者最重要的分...[详细]
非虚构文学的策略与限度——论《我的二本学生》
● 摘 要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聚焦于“一帮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以共情的方式切入一个个二本学生的命运,以微观情感推动对于宏大背景的考察,以...[详细]
评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
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这部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标题,很显然来自于金克木发表于《读书》杂志(1984年第4期)上的一篇同名文章。这篇文章,用黄德海的评价,就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