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世界核战:《超新星纪元》
我并不是一个执着的科幻迷,对于科幻小说的认识可以说是相当浅薄。在印象中有两部科幻作品最让我记忆深刻,一部是《飞向人马座》,另一部就是老舍先生的《猫国流浪记》。读科幻作品的时候,印象中就是广阔的星际,各式各样的星际飞船用超世代的武器对轰。无非如此。但是最近在舆论的影响下,在《三体:死神永生》的感召下,接连看了几部刘慈欣先生的科幻小说作品,让我对于科幻小说有了新的认识。推荐一部并不是很著名,但或许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有过的幻想:孩子世界,只有孩子的世界。
《超新星纪元》内容简介:
太空中距地球8光年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强烈的射线使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患上了辐射病,在一年之后,将只有十三岁以下的人能存活下来,地球将变成一个只有孩子的世界。
在这万分紧急的状态下,为了在短时间内挑选出合格的国家领导人,各国政府都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方式:让一定数量的孩子玩国家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组建许多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以尽可能接近真实国家的方式运行,相互之间展开近乎残酷的生存竞争,以期在这种模拟世界的运行中发现具有领袖才能的孩子。中国孩子的国家游戏是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山谷中进行的,通过各个模拟国家中孩子的表现,确定了孩子国家的领导集体,同时确定了同是十三岁并同在一个小学毕业班的两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紧接着,全世界开始了大学习,孩子必须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学到运行世界的基本技能。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学习,一夜之间,孩子们以他们幼小的身躯肩负起父辈的责任,并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在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孩子们也在努力学习着他们几乎不可能掌握的领导国家的本领。
一年后,大人们都相继离开,到分散在偏远地带的终聚地去渡过自己最后的时光。在生离死别之际,他们坚信即将到来的孩子世界将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当标志着世界上十三岁以上的人已全部死亡的公元钟变成黑色时,孩子们接过了世界政权,超新星纪元开始了。
在新纪元初的几个小时内,巨大的恐惧和孤独使孩子们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世界突然陷入一片混乱。中国的孩子领导集体力挽狂澜,借助于覆盖全国的高速网络和量子计算机的力量稳定了局势,避免了国家的崩溃。在超新星纪元最初的几个月内,沉重的工作和学习使孩子们不堪重负,对新世界充满了失望。他们在网络中构筑自己梦想中的世界,并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网上国家,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通过高速网络和量子电脑,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特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几亿人可以像一个人一样说话。当小领导者们进入这个虚拟国家后,孩子们向他们展示了把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游乐园的绚丽梦想,小领导者与上亿孩子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面对着梦想的破灭,国家陷入了被称为糖城时代的消沉时期。孩子们先是停止了工作和学习,整日沉迷于玩乐之中,无度地消耗社会财富。然后,整个社会陷入无所事事的沉睡之中。
这时,小领导者们开始冷静地分析刚出现不久的孩子世界,初步看到了这个新世界与大人世界不同的历史规律。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面,美国也出现另一种混乱,全国陷入暴力游戏之中。美国孩子政府为了摆脱危机,在南极洲发动了世界规模的战争游戏。
世界各国陈兵南极,为了争夺这个因超新星爆发而变暖的大陆,展开了一场惨烈而怪异的孩子战争。战争是以游戏形式进行的,战前各国商定了战争游戏的种类以及各种武器对抗的规则,然后,装备着各种现代武器的各国孩子军队,以类似于竞技比赛的方式相互厮杀,使南极战场上血流成河。
战争游戏进行到最后,美国孩子发现自己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占绝对优势,就发起了疯狂的洲际导弹对射游戏,在用模拟弹头打击俄罗斯基地后,突然用百万吨级的战略核弹头打击中国基地,中国基地被完全摧毁。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就在中国南极远征军被迫疏散之际,由一个特别观察组向孩子领导集体递交了一封大人领导者留下的信,并向他们移交了一枚带有400万吨级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中国孩子用这枚导弹击发起核反击,摧毁了美国基地。
这时,因超新星爆发而升高的全球气温突然降低,南极的气候恢复到公元世纪的寒冷状态,对这块大陆的争夺已无意义,战争游戏结束了。在剌骨的寒风和漫天的飞雪中,各国孩子们互相扶助着走过冰海,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船……
此书中刘慈欣创造了一个孩子掌控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中,孩子们对以往成人心目中的纯洁的儿童形象进行大胆的反叛与颠覆。这些世界的新主人们,与成人一般进行战争,在纯洁的南极大陆上,进行着最血腥的战斗与厮杀。坦克、航母、歼击机、核弹头……所有武器,都是他们的新玩具。有人称《超新星纪元》为中国长篇科幻小说的零坐标。
(编辑:moyuzhai)二次元硬科幻小说《异常生物见闻录》
网文的科幻大类基本上被无限流,末日流,太空歌剧类及其衍生品种给占领了,在这一片作品中,大眼珠子的这本长期处于科幻月票榜前三的“二次元硬科幻”就比较显眼了,这是一...[详细]
网络科幻小说的神话叙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幻想的
在媒介变革的当代网络文学创作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幻想的美学交汇点两种叙述模式共享着中国文化的想象力资源。通过构建具有“神话思维”和“科学理性”的故...[详细]
科幻小说的独特能力是什么--访谈
对话嘉宾天瑞说符(网络作家)卫中(本报记者)在不久前揭晓的第二届科幻星球奖获奖名单上,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荣获“文学奖冠军·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小说以无...[详细]
“刘慈欣绝不是中国 唯一的存在”--访谈
2023年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行,这是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成都也成为亚洲第二个、中国首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届时,国内外的科幻大咖和...[详细]
专访刘慈欣:努力和运气,是“x乘以y”的关系,一个为0结果
谈起不久之前删掉不满意的30万字作品,刘慈欣很平淡。“这很正常啊,每个作家都有这种情况,特别是像我这种写科幻小说的。”这里是他的一间新的工作...[详细]
“刘慈欣现象”只是科幻腾飞的开始 --科幻
科幻破圈的重要标识从2019年因《流浪地球》的成功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到2023年《流浪地球2》不负所望地再次呈现中国科幻电影的长足进步,以及电视剧《三体》...[详细]
网络科幻小说二十年:定义、历史与类型
摘要:网络科幻小说是网络文学一种重要的“亚类型”。新世纪以来,网络科幻小说经由“野蛮生长”的边缘化状态,到成功迈上文学接受的中心舞台,实现了题材的开掘、类型的...[详细]
给你烙下“思想钢印”的,是一个柔和的刘慈欣
关键词:刘慈欣 《流浪地球2》再次让刘慈欣光芒四射。坐在IMAX的大屏前,我一直想从中找到剧组布下的蛛丝马迹,想从中发现刘慈欣的手笔与记号。 认...[详细]
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吗
作为类型文学,科幻小说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alance)1是在历代后辈对其历史的追溯中层累建构的。当雨果·根斯巴克在《惊奇故事》(AmazingStories)第一期,把儒...[详细]
世界视角下的中国科幻小说
01科幻文学与世界建构在《三体》发表的几个月前,刘慈欣发表了中篇小说“山”。[1]《三体》无疑是迄今为止被译介到国外的中国当代小说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为全球畅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