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科学和幻想本是亲兄弟
5日晚,着有《华氏451》、《火星纪事》和其他代表作的科幻小说大师雷·布莱伯利去世,享年91岁。而今年,也是享誉世界的科幻小说大家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逝世二十周年的周年纪念。
仿佛冥冥中有个约定,中国出版界今年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出版社扎堆出版科幻小说。《科幻世界》杂志在去年《三体》风靡一时之后,再次推出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套装;新星出版社在“午夜文库”之后,重磅推出“大象文库”,全力打造科幻品牌;读客图书更是斥巨资,将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小说15本书的独家简体版权收入囊中,并在4月6日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之际正式出版第一部《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而第二部《阿西莫夫: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也即将出版。
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近一年内,科幻小说的版权引进费就翻了4~6倍,甚至有的作品翻了10倍以上,但是这些高昂的费用并没有阻挡出版商豪赌科幻小说的热情。加上好莱坞科幻大片《普罗米修斯》、《云图》、《战舰》、《饥饿游戏》等的上映,更是为这股出版热推波助澜。
对于上世纪70年代生人来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几乎是人手一本的儿童读物,这部描写未来世界的科幻小说影响范围之广堪称奇迹:自1978年出版之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销量超过300万册,至今仍在不断出版,这一纪录国内无人可破。
而对于“80后”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已成为陈年旧事,没看过刘慈欣的《三体》才是“OUT”的表现,根据《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的说法,“1983年后还没有一本科幻小说卖得像《三体》那样火”。不仅如此,刘慈欣还以“黑马”姿态闯入主流文坛,今年第三期《人民文学》以专题形式刊发了刘慈欣的4部短篇科幻小说,而上一次这本杂志出现科幻作品是在34年前。
这两部国产科幻小说,深刻地影响了两代人,在这种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表征背后,是科幻文学在这30年间的巨大变革。科幻文学早已跳出“儿童读物”的界限,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所说:“现当代文学被新媒体甚至游戏倒逼,开发了超现实和幻想的功能,幻想恰恰是文学的最本源的东西,文学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史诗和神话,科幻的复兴就是回归。”
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的俄裔美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其经典巨著——《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于4月6日登陆中国,该系列小说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其影响力实际上已远远超越科幻这个类别,早已“登堂入室”,成为公认的文学经典。他的粉丝遍布全球,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蔡康永、梁文道、刘慈欣……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的中文译者、加州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叶李华认为,在科学精神的倡导上,科幻作品是最好的媒介;而且,科幻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绝对是正面的。因为科幻作品常常提供新颖的科技概念,而只要这些概念有实用价值,就一定会有人设法实现。“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科幻作品经常扮演科技发展的精神导师。比较科幻发展史与科技发展史,便不难找到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大至核能潜舰与登月火箭,小至纳米级机器人,多多少少都是在科幻概念指导之下发展出来的。”
纵然如此,叶博士还是遗憾地发现:科幻在华人社会仍有两重“原罪”。有些人觉得既然有“科学”,就绝对不能再有“幻想”,甚至认为幻想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有些人则是“逢科必反”过了头。
南方日报记者对话叶永烈、刘慈欣、叶李华以及还原他们小说的创作、翻译过程,畅谈他们对于科幻小说的想象。
叶李华:体制内的科学教育弄坏学生的“科学胃口”
南方日报:您被称为“台湾第一位科幻教授”,是什么吸引您不遗余力地推广“科幻小说”和科普?
叶李华:由于科幻牵涉的层面很广,在不同的领域自有不同的实用功能。下面我只从科技层面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就科学知识而言,无论国内国外,体制内的科学教育总是过分刻板,常常容易弄坏学生的“科学胃口”,让许多人毕业后仍是科学文盲,甚至逢科必反——碰到科学就反胃。相较之下,凡是精采的科幻作品,无论小说、漫画、电影……都能在科学教育上扮演催化剂的角色。就科学知识的传授而言,科幻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即使是迹近无厘头的“空想科学”,例如日本的超人战队,对幼儿的科学启蒙也有重大贡献,这在日本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南方日报:您觉得科幻小说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无启发?您如何看待两者间的关联?
叶李华:科幻小说中的幻想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必须和科学基础做合理的连结,在这种严格限制之下所孕育的精彩作品,乃是创意的极致表现,当然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叶永烈:这本书是关于未来世界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南方日报:您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本书?
叶永烈:我当时还在北大念书,1960年刚刚写完《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的野心就大起来了,决定写一本“大”一点的书,写一本长篇小说。其实这本书1961年就写完了,但在当时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这本关于未来的书就显得不太合适了。所以书稿当时就被退了回来。直到1978年,这本关于“2001年中国的书”才出版。
南方日报:这本书里很多当时的想象已经变为现实。
叶永烈:这本书是关于未来世界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因为很多科学幻想小说都是单一的,比如是对机器人、克隆人等某一项未来技术的幻想。但《小灵通三游未来》是一个全景式扫描,未来有一个学科就叫“未来学”。但是这本书又不是正儿八经的“未来学”,而是用文学的形式来写未来。所以到今天为止,为什么这本书在少年儿童读物中还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只有这本书是全景式地描绘未来世界。
有些东西现在看看很有意思,比如书里写到未来世界有一个人叫小虎子,他口袋有一个匣子,拿出来一看,出现了他爷爷的脑袋。这个方盒子,就是现在的手机,而且是可视手机,比如书中写了会飞的车子,后来我看美国大片《第五元素》,里面的场景就是小说中的景象。
刘慈欣:我的小说来自于对星空的思索
南方日报:在《三体》中,您描写了一片类似黑暗森林的宇宙空间,不同星球的文明无法相互了解。您对宇宙、人类、未来的这种想象是基于什么?
刘慈欣:传统的科幻小说都是提出一个世界设定,在想象中创作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几条规律,这个规律可能是真实的科学规律,也有可能是作者自己提出来的世界设定。然后作者根据这个规律,按照逻辑自洽的原则,一步一步推导出所有的故事和情节。严格来说,科幻小说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际做起来可能模糊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这是科幻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相比,比较独特的一点。
《三体》的故事也是基于这样的设定。其中基本设定是“黑暗森林”,就是因为距离或其他因素,整个宇宙的文明之间很难沟通,所以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绝对的敌意。在这种敌意的情况下,整个宇宙存在“零道德”的状态,这是一个设定。第二个设定是,文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就有可能用宇宙规律作为战争武器。如果这样的话,现有宇宙的规律是不同文明之间战争、博弈所产生的结果。这是《三体》里面比较基本的两条设定,其他故事都是根据这两条设定推导出来的。
南方日报:除了表现科幻本身,还有什么东西是您希望集中体现的?
刘慈欣:我最想体现的就是宏大的宇宙,宇宙宏大的尺度。我想体现宏大的宇宙与人这么微小的尺度,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相互作用?这是我最想表现的东西。
(编辑:moyuzhai)中国科幻文学——站在微妙时间点,酝酿新生长
对于中国科幻文学来说,2021年是一个微妙的时间点。阅读市场进一步细分的趋势日渐清晰,“科幻”越发成为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标签。此前隐藏在故事情节和瑰丽想象背后,许...[详细]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科幻作家飞氘曾用“寂寞的伏兵”来比喻科幻文学,在《三体》的巨大影响之后,这一形象仍...[详细]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详细]
元宇宙与科幻文学
2021年,随着马克•扎克伯格将公司名字从Facebook改为Meta(取自英文单词Metaverse,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译法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风靡了世界,影响最深刻的领域是互联网...[详细]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主编:宝树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年9月一这本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某一天,编者在布鲁塞尔的一家旧书店里,邂逅了一套残缺不...[详细]
科幻研究和重写文学史
关键词:科幻研究 科幻文学 文学史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幻小说异军突起,这是当代中国文坛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在短短十年间,科幻从“寂寞的伏兵”,变...[详细]
性别•寓言•乌托邦——刘慈欣《三体》中的文化启示与
新世纪以来,科幻文学特有的审美的历史的意义不断被挖掘。刘慈欣的《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1])以恢弘深邃的想象、深切的人文道德关怀和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将科幻...[详细]
专访刘慈欣:中国 文学迎来黄金时代了吗?--访谈
刘慈欣,曾以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幻作家。近年来,中国国内掀起了科幻热,文学及影视作品不断...[详细]
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部作品秉承了凡尔纳小说的一贯特点,情节离奇曲折,语言风趣幽默,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还可以感受到...[详细]
惊奇•忧思•法自然:论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科技观
关键词:科幻小说 王晋康 科技观 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演小说”,基于科学规律、社会规律对未来(有时是或然历史)进行假设、推演、论证,由此探索人类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