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连科《盲音乐家》
柯罗连科《盲音乐家》作品提要
彼得生下来就是盲人。但他听觉非常发达,而且极有音乐天赋。农奴约希姆成为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母亲为了吸引宠儿对自己的注意,弹钢琴与约希姆较量,最后,她成功了,并从此培养了儿子对钢琴的喜爱。命运是善待彼得的,童年时期他就获得了小女孩爱薇丽娜的友谊,这种友谊后来发展成为爱情。但是对光明的渴望与先天盲视的矛盾从少年时期开始逐渐演变成严重的精神危机,彼得变得自私,不断折磨他身边的人。在彼得精神成长中,舅舅马克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侄儿残而不废,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及时劝止了家庭对孩子的盲目溺爱,并亲自承担起教育盲儿的重任。在舅舅的帮助下,彼得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和现实生活广泛接触,终于跳出了个人不幸的狭小圈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
柯罗连科《盲音乐家》赏析
《盲音乐家》是俄罗斯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柯罗连科的中篇代表作,它讲述了盲人彼得精神的成长、发展和完善,从本能地追寻光明,到淡忘个人的不幸,追求到人生的意义。它对今天的读者很有教育启发意义。
彼得生下来就是盲人,这在他是巨大的不幸。但命运还是善待他的,它在关闭一扇窗户的同时,又开启了另一扇窗户:关闭了彼得心灵的窗户,却赋予了他一种天赋———对声音和音乐的异常敏感,这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但光有天赋的种子是难有所作为的,何况是对于彼得这样的盲人。所幸的是,彼得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拥有几位良师益友:约希姆、母亲、女友和舅舅。家仆约希姆音乐的启蒙,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女友为友谊和爱情所做的努力,还有舅舅马克辛的谆谆教诲、扶持和引导,最终使他成长为有益于人民的音乐家。
盲人彼得心智上的成长和后来的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马克辛舅舅。这个在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中失去右腿的老战士,坚信“生活就是斗争”。为了使彼得成为残而不废的人,他毅然承担起教育盲孩子的重任,而他在自己的学生的战斗旗帜上提出的箴言竟是———“不幸者卫护苦难者”,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老战士确实是心怀众生的,而这也是作家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是马克辛,善意劝止了妹妹盲目的溺爱,使彼得不至成长为娇生惯养、无所作为的盲少爷;也是马克辛,把外界生活的风暴引进宁静但闭塞的庄园,把彼得的心灵锻炼得沉着而坚强;更是马克辛,最终把彼得推出波彼尔斯基庄园的狭小圈子,走入广阔的生活,使他有机会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患难,体味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忘却自己的痛苦与不幸,最后成为一个于人民有益的人。
我们节选的精彩片段,讲述了马克辛对深陷精神危机的彼得及时、正确的扶助引导,也点明了小说的主旨。盲人彼得对复明的渴望与追求是贯穿这部中篇小说的主线。复明的愿望造成了主人公深重的思想危机,成为他忧愁与悲哀的根源。得到亲人、女友关爱,衣食无忧的彼得,无疑比那些衣食无着、哀苦无告的残疾人幸运得多。但彼得不理解这一点,反而以他的残疾不断地折磨着亲人们,甚至想到了“盲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在关键时刻,彼得的舅舅马克辛帮助了他。马克辛也曾为自己的残废哀叹命运不公,但盲孩子的出世使他改变了怨天尤人的态度,决定承担教育彼得的重任,使盲孩子尽可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将来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去卫护比他更苦难的人,也使自己的余生不至于白活。他为彼得的精神成长做出种种努力。在小市镇郊外,他让彼得接触到盲乞丐生活的真实状况,显然,这种经历对彼得触动极大。盲丐们的生活让彼得见识了更加深重的苦难,马克辛的话语也使他意识到自己思想的狭隘,实现了与家人的和解。此后,彼得显然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计划,终于在精神上成熟起来,心灵变得沉着而坚强,并成功地摆脱了瞎眼这个自幼纠缠他,使得他不能安宁的症结,走上了为大众服务的道路,用他的音乐来愉悦听众、净化心灵,更提醒幸福的人关怀不幸者。也就是说,失明虽在肉体上已不能改变,但彼得最终在精神上“复明”!这里我们见出作家对生活意义、对幸福的理解,那就是只有将个体的生命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相结合,为人民服务,才能寻到人生的真谛和幸福。但更为重要的是,深受民粹派思想影响的柯罗连科,能够摆脱民粹派脱离人民的狭隘观点,而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呼声(这从他塑造盲音乐家成长过程就可以看出),这无疑是作家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此篇小说深刻感人的魅力所在。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全书的主旨。它对处于亚历山大三世白色恐怖统治下俄国人民思想的启迪,鼓舞他们对未来充满乐观情绪(对光明的追求),乃至我们今天的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追寻,都是不无裨益的吧?
小说的结构颇能体现作家柯罗连科的匠心。主人公精神的成长完善随着季节的交替循环而逐渐展开,这种交替不是周而复始的原地不动,而是螺旋式逐渐上升的过程,经历了彼得失明———苦恼彷徨———精神“复明”的心路完善历程。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巧妙结构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点的不断强化(它在尾声中化为扣人心弦的音乐之声)交织在一起,使小说达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结合。
小说对大自然、对大自然流动的和谐美妙的音乐之声的描写也是生动形象和富有诗意的。大自然可以说是彼得精神成长的又一导师,它赋予了盲童彼得最初的音乐灵感,又使他的才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以发展成熟,还见证了彼得精神成长的历程,并最终融汇到盲音乐家手下流泻的震撼人心的音乐旋律中。可以说,在小说中,自然和人民是主人公精神“复明”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
小说的语言流畅、简练而又富于诗情画意。它既有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又有诗歌的抒情和音乐性。对大自然天籁之音的描写更是十分精彩。它们仿佛不是出自作家的笔,而是大自然借作家的灵心妙笔向读者倾吐它亘古久远的秘密。在这方面,作家柯罗连科作为屠格涅夫的继承者是当之无愧的!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