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伊万•伊利奇之死》
列夫•托尔斯泰《伊万•伊利奇之死》内容概要
伊万•伊利奇精于在官场中运筹帷幄,终于官场得意,成为法官。他过着极单纯和平凡的生活。一次,由于意外的事故,他得了不治之症。家人对他越来越嫌弃,让他觉得周围一切都是谎言和欺骗。在病中回顾一生,他才发现过得“不对头”。通过和死亡长期的恐怖、凄怆、悲壮的搏斗,他只在临终前的两小时,才在“黑暗”的前方发现了“光明”。
列夫•托尔斯泰《伊万•伊利奇之死》赏析
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它的一生只能一直飞翔,飞累了就睡在风中,这种鸟一辈子才会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刻。其实这也就是人的一生,就是我们生活和死亡的过程。读过这篇作品,才知道,原来,死亡也是一种过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我不可逃避死亡,难道我就不当逃避对死亡的恐惧?我就当在恐惧和战栗中死去?”伊万•伊利奇临终前的时间主要就是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度过的。这与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赫雷米亚斯• 德圣阿莫尔极具理性的自杀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自杀是因惧怕衰老以及遭遇悲惨的死。任何读过19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日记与传记的读者都知道,西方文学史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作家,像他那样惧怕死亡,也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自幼幻想死亡,凝视死亡,并想尽办法超越死亡。他在1886年完成的关于死亡的不朽作品《伊万•伊利奇之死》,便是显著的例证。托尔斯泰多次体验过忧虑与死亡的恐怖,这完全打破了他原本宁静的心态,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我们可以说,《伊万•伊利奇之死》虽取材于那位俄国法官的垂死挣扎,实质上却反映了托尔斯泰有关生死问题的思考。
著名作家斯塔索夫函告托尔斯泰说,他从未读过如此精彩的杰作:“人间还未产生过这样伟大的创作。与你这篇70页左右的作品相比,其他一切作品就未免显得无足轻重了。”由此可见《伊万•伊利奇之死》的文学成就之高(尤其在“死亡文学”这一领域)。以选段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说塑造的人和事具有高度的真实感。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都是千篇一律的动物,他们为了谋生平庸地生活着。伊万•伊利奇只是如此平凡的小人物,这类人物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有成千上万,他们过着单纯枯燥无聊的生活,又无声无息地死去。故事虽然简单,文字也朴素得像白描,但人物形象极其鲜明。伊万•伊利奇“能干,乐观,厚道,随和,但不能严格履行自认为应尽的责任,而他心目中的责任就是达官贵人所公认的职责”,作者以这寥寥几句话,就把一个旧俄官僚的轮廓勾勒出来,展示在读者面前。伊万•伊利奇的那些同事在听到他的死讯时首先考虑的是,他的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务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他们嘴里都表示惋惜,心里却暗自庆幸:“还好,死的是他,不是我。”短短一句话就把官僚们极端自私的嘴脸揭露无遗。伊万•伊利奇的家庭生活也很糟糕。婚后他过了一段短暂的快乐生活,但不久因经济负担,夫妻争吵,使他对家庭生活越来越厌恶。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又不得不“维持社会所公认的体面的夫妇关系”。这样的家庭生活在当时上流社会里是相当普遍的,因此具有典型性。托尔斯泰就是这样入木三分地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真实地描绘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
其次,是心理描写的洞察幽微。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托尔斯泰具有洞察人类心灵隐秘进程的惊人的能力,“……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在节选部分,这种心灵辩证法的描写特别生动。伊万•伊利奇从得病到去世的几个月里,内心活动十分复杂,变化多端。如对医生的不信任,对上帝的“埋怨”,对妻女外出的嫉妒与愤恨,绝望无助的孤独感,在生命尽头对于死亡的“接受”。他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不能自拔。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他越来越沮丧。他觉得,有一种神秘可怕的东西在不断吮吸他的精神,硬把他往什么地方拉。他意识到“他的生命遭到毒害,他还毒害了别人的生命,这种毒害不仅没有减轻,而且越来越深地渗透到他的全身”。同时他又觉得,在这样的生死边缘上,他只能独自默默地忍受,没有一个人能了解他,没有一个人可怜他。在这种绝望的心情中,他常常觉得死神就在身边,从各个角落窥测他,要抓走他的生命,使他吓得魂不附体。他的死使人想到《安娜•卡列尼娜》中尼古拉的死。但伊万临死前的心理活动比尼古拉的更加复杂,更加悲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品的杰出成就,就在于生动再现了人物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心理。理性是因为小说描写的心理都是真实的,合情合理的,有清晰的生活内容,有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有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故事情节,有具体的时空。非理性,是因为作者为我们再现了一种病态心理,一个支离破碎的生活状态。托尔斯泰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把握也许是无人可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心理现实主义的杰作。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