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内容概要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作品以女主人公薇拉的生活史为主线,塑造了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和薇拉等新人形象。又以 “众星捧月”的方式,托出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职业革命家”拉赫美托夫的光辉形象。作家用这一形象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那就是像拉赫美托夫一样去生活和战斗!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赏析
1846年,赫尔岑发表了他著名的长篇小说《谁之罪?》。时隔十七个年头,即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完成的著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几经周折,终于得以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这两部作品不但在两位革命民主主义作家本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俄国文学史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且不说他们都以深刻的思想和生动的艺术描写吸引着读者,光是这两部作品的题名本身,即“谁之罪?”和“怎么办?”,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极为准确和形象地概括出俄国解放运动和文学发展的特点和进程。
随着专制农奴制的瓦解和崩溃,俄国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平民知识分子开始代替贵族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作为时代镜子的文学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谁之罪?”的主题也逐渐被“怎么办?”的主题所取代。新的时代造就了新的人物,新的时代向作家提出了新的使命。这种时代要求首先反映在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的变化上。与前一阶段的“多余人”构成呼应和对照,俄国文学中的“新人”应运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推出“新人”的是出身贵族的作家屠格涅夫。他在“改革”的“前夜”发表的长篇小说《前夜》中,第一次把平民知识分子英沙罗夫作为正面的中心人物加以描写,并在与不同类型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对照中,展示了英沙罗夫的独特的性格力量:富于远大的理想和沉着、坚毅、刚强的意志力。屠格涅夫让一位品貌皆优的贵族少女叶琳娜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保加利亚人英沙罗夫作为丈夫这一情节,回答了“俄国需要什么样的英雄”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间接地回答了俄国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尽管英沙罗夫还不能算是十分丰满的艺术形象,尽管读者对英沙罗夫不是俄国人还感到某种不满足,但屠格涅夫这一开拓性的创举却在当时的文学中具有重大意义,并在社会中产生重大影响。两年以后,屠格涅夫又在他的另一部名著即长篇小说《父与子》中,把“俄国的英沙罗夫”———巴扎罗夫推上舞台。在这位平民出身的青年医生身上,作家着意描写了他那种对于旧秩序的激烈的否定精神,并让他在各个方面都压倒了贵族中的佼佼者。
《父与子》在社会中产生巨大影响,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作家的思想局限也不能不在他笔下的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英沙罗夫的形象还有欠丰满,说明作家对这样的人物还不是十分了解;巴扎罗夫性格中的某些方面,还反映出作家的某些阶级的偏见;英沙罗夫和巴扎罗夫的猝然早逝,也说明屠格涅夫虽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推出这样的人物,但在把他们推上舞台之后,作家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要“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向重视屠格涅夫的创作,曾为屠格涅夫的一部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的中篇小说《阿霞》专门撰写了大型论文《幽会中的俄罗斯人》。在这篇名文中,车尔尼雪夫斯基预言“多余人”时代将要结束,而“新人”时代即将到来。对于屠格涅夫后来创作中的新动向,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肯定和赞扬的,但同时他又不满意屠格涅夫笔下的“新人”。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和批评家,他的精力主要是放在革命活动和理论著述上;而作为一名作家,他一时还无暇顾及文学创作。就在屠格涅夫发表《父与子》的同一年即1862年,沙皇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他囚禁在彼得保罗要塞第十一号单人牢房。“囚禁”对于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批评家来说,甚至还是他繁忙工作的一种“间歇”,他失去了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的条件,但他忍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用另一支笔去描绘他曾预言过的新生活和新人物。这就是他在狱中用一百余天的时日给后世留下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长篇小说《怎么办?》。
《怎么办?》的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这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一批“新人”的形象: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薇拉•巴芙洛夫娜等。他们都是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目标远大,品行端正,头脑清醒,意志坚强;他们信奉 “理性的利己主义”,主张有节制地追求个人的利益;他们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出无私和平等的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地、坚持不懈地从事革命活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地斗争着。不言而喻,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这些“新人”,较之于屠格涅夫笔下的“新人”,无疑要高出一头。
然而《怎么办?》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拉赫美托夫的形象。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特别的人”,也就是一个特别的“新人”。由于沙皇政府书刊检查制度的严密,车尔尼雪夫斯基不可能放开来抒写他笔下的英雄,他不得不借用象征、隐喻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等多种手法来写这个人物。所以,拉赫美托夫作为长篇小说“潜在的”中心人物,其大部分活动是在读者的视野之外进行的。因此,这个人物在整个长篇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中并无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他的正面描写,只是闪烁于作家对其他人物的具体描写之中。可是这个人物在揭示作品的主题上却具有极大的作用。这是一个拉伯雷的“巨人”式人物:体魄高大、精力充沛;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灵活清醒的头脑;既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又富于真挚的情感和乐观精神。人们跟他在一起就会觉得浑身有劲,充满信心。作者满怀深情地赞美他是“茶里的茶硷,醇酒的芳香”,“优秀人物的精华”,“原动力的原动力”,“世上的盐中之盐”。车尔尼雪夫斯基用这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给出了“怎么办?”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像拉赫美托夫那样去为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吧!历史材料表明,拉赫美托夫的形象在青年列宁和青年季米特洛夫的革命历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
不过,应当承认,《谁之罪?》和《怎么办?》作为两部卓越的“问题小说”,与同时代的一些“非问题小说”的文学名著,例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乃至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相比较,其艺术上的某些不足也相当明显。以往也有人企图以此来否定或贬低这两部作品的价值。其实,关于这一点,普列汉诺夫早就发表过十分公允的意见:“假如把《怎么办?》这部小说和《安娜•卡列尼娜》相比,那末就会很容易对它作出毁灭性的判决。然而,一个批评家如果把两部性质完全不同的小说作品拿来比较,那他就是蹩脚的批评家……”
“谁之罪?”和“怎么办?”是一对充满辩证法的命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自这两部作品问世以来,我们不仅在俄国文学中,同时也在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不断地看到从不同角度表现这一对命题的作品问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人类社会中还存在着进步与落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这对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命题就不会失去它的意义和魅力。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