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

发布时间:2021-02-26 来源于:网络 作者: 网络 点击数:

  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被看作是德国第一部超越国界、震撼欧洲的文学作品。其实,在《少年维特的烦恼》问世前100年,更为宏伟的长篇小说巨制《痴儿西木传》就已经诞生。这部作品长期不为正统文坛所重视,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却对这部小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吉列斯比称它为“宏伟的巴罗克文学的顶峰”。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则自称是“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继承者”。可见,《痴儿西木传》对当代文学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在德国中南部一个名叫斯贝塞的偏僻村子里,孤儿西木由一户农家收养。10岁时,战火使西木惊慌失措地逃进森林,遇见后来才得知为其亲生父亲的隐士。他度过两年野人般的原始简朴的生活,同时受到隐士给予的基督教启蒙教育。隐士去世后,西木踏入人间,背弃隐士对他的教诲,逐渐适应现实环境。西木经历了各种冒险生活,遍尝三十年战争中的种种磨难,当过侍童,做过小丑,变“痴傻”为“机智”,历练成为威名远扬的苏斯特猎兵,过上骄奢淫逸的日子。西木在喜剧式的成婚后被骗到巴黎,成为轰动乐坛的偶像歌星、贵夫人们竞相争取的男宠。不久,西木感染天花,流落为江湖骗子,又偶遇失散多年的养父母,经历了第二次不幸的婚姻。他满怀好奇,寻访并游历隐藏着人类和宇宙奥秘的魔魔湖。接着,不幸的西木被人骗到莫斯科,充任沙皇的火药专家,后来又为鞑靼人俘虏,转卖到朝鲜、澳门,几经波折回到祖国。西木回顾一生,认为“悲欢离合、变幻无常乃人世不变之理”,“人们共同希冀的一件事情,便是一个有福的死”。于是,他决心告别世界,重新去过隐居的生活。

痴儿西木传

  《痴儿西木传》的全名,原为“德意志的富有冒险生涯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人物名字前面的一半的意思是单纯无知,后面的一半意含极端的夸张,意为单纯无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整部作品共分五卷,描写了一个小人物在德国三十年战争中的流浪冒险生活,借西木命运的腾挪沉浮、悲欢离合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事纠葛,推演了一部细节生活色彩斑斓而总体情节又有脉络可寻的大型故事。作品的序诗可以说是解读这部作品的意义密码:

  像凤凰在火中再生,

  我腾入太空而不失踪影,

  我漂越大海又游遍大地。

  我在遨游之中四海扬名。

  是什么,

  使我心忧伤,难能欢乐?

  我把一切,记述书中,

  为使读者,如我所做,

  远离愚昧,永得安宁。

  主人公西木由一个淳朴无知的小孩变为狡黠而苟且之人,他试图从无常中去主宰自己的命运,去叩问一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重大问题。这里节选的是西木措手不及地被迫成婚的故事,饶有趣味。

  人们历来把婚姻看成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要严肃认真对待,可是在此处描绘的这个一波三折的成婚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与传统婚姻观念反逆的闹剧,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此时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苏斯特猎兵”的西木得意洋洋,完全忘了早年隐士对他的“认识你自己”的谆谆教诲,俨然成为一个骄傲自大而轻佻浪荡的花花公子;他与众多的年轻女子调情打俏,孟浪作态,逢场作戏,图得一时痛快,而不负应有的责任。作者除了叙述戏剧性的场面和妙趣横生的情节外,还揭示了西木虚伪浅薄的心理,从而使主人公心理愿望与现实效果形成巨大落差,达到喜剧性效果。

  《痴儿西木传》充满着德意志民族独特的巧智和讽刺性艺术张力,传达了世俗世界中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生活如戏、戏如生活的寓意感悟,表现出一个特殊时代的精神风貌。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