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伊恩·麦克尤恩《只爱陌生人》

发布时间:2010-07-30 来源于: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 杨铭 点击数:

  无论是直译过来的“陌生人的慰藉”,还是“曲折”了一番的《只爱陌生人》,“恐怖伊恩”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在通篇不见脏字的这部小说中,伊恩·麦克尤恩着实写出了一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肮脏故事。

  在《只爱陌生人》这部小长篇里,麦克尤恩没有明确点出小说描写的这座水城是哪里,但借助译后记,我们明确了故事的发生地——威尼斯。这一定位,不由让人想起意大利名导维斯康蒂对托马斯·曼的名作《死于威尼斯》的电影改编。维斯康蒂镜头里的威尼斯,弥漫着瘟疫的阴郁。结尾时从阿申巴赫苍白濒死的脸上淌下的黑灰色油彩,与飘荡在水城街道的白色瘴气,构成了一个挣扎的城市。

  但《只爱陌生人》的威尼斯,只有灿烂的阳光、快乐的气息。无论游客还是本地居民,在老麦的文字里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喜悦。只有故事的主人公们,还有被一点点上紧了发条的读者们嗅出了那阳光背后的诡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因为伊恩·麦克尤恩所擅长、也最愿意在作品中讨论的,依然是莫扎特《魔笛》中的唱词:“男人和女人,女人和男人,共同构成的神圣跨度。”并且他笔下“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男性与女性,更有充满麦式戏谑的同性间的极度纠缠,而且,乐此不疲。

  《只爱陌生人》的主角科林和玛丽是一对让人惊艳的璧人,不仅对异性,对同性也散发着吸引力。小说中四位主角第一次齐聚一堂时,科林被罗伯特赞为“看起来像个天使”,而在卡罗琳眼中,玛丽就是科林的“双胞胎”。有趣的是,玛丽对爱侣同样有一句赞叹,请注意麦克尤恩的笔法:“你……看起来……真棒。”几乎一字一顿的口气,与罗伯特脱口而出的赞美无形中产生对比:玛丽对异性爱人的赞美似乎犹犹豫豫,反倒是罗伯特对同性的反应无比自然,毫不掩饰。当然玛丽的犹豫可以理解为是“温柔的强调”,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老麦别有用心的暗示呢?

  隐喻、暗示,永远是麦克尤恩作品中的注册商标,就像上面所说的“天使”,作家在文字描述背后藏着潜台词,但只有反复咀嚼,才能有所体会。比如,每次罗伯特对科林若有意若无意的肢体触碰,罗伯特身为本地人却总是扛着相机穿行于自己生活的城市,科林在玛丽眼中的精致形象,科林在情侣之间的玩笑中穿上女式晨衣,以及罗伯特让人费解的对科林的拳击。

  凡此种种,麦克尤恩就像魔鬼一般,把隐藏在分散段落中的暗示,一点一点地洒在读者眼前,如果你不注意,那突然而至的高潮就会显得突兀。只有当你意识到麦克尤恩在各个角落留下的暗示,才会明白科林精致外表下的阴柔,对双性恋倾向的罗伯特所具有的致命吸引力:不离身的相机、墙壁上满满当当偷拍来的照片、女式晨衣、那一记对科林所隐匿的女性身份的试探的拳击等等,不一而足。这一切累积在一起,引导出最终那场令人瞠目的畸恋,故事的高潮就顺理成章了。而在这过程中显现的,是麦克尤恩对情节铺陈的掌控能力。

  更为出色的是,麦克尤恩的伏笔没有局限在简单的单一层面上。罗伯特告诉科林他那笼罩在强势父权之下的童年生活,卡罗琳向玛丽倾诉的和罗伯特之间的施虐与受虐关系,乍看之下仿佛是麦克尤恩对另一种社会问题——家庭对人心理的影响——的探讨。但仔细推敲,科林与玛丽已经平淡下去的情欲,因为罗伯特夫妇之间的畸恋而被重新激发。当两人之间关于“生死”的严肃话题,直接大踏步地转到诱惑力十足的性幻想时,老麦作品中一向坚持的“人本恶”再次显露出来。同样,卡罗琳非正常欲望觉醒的源头,在麦克尤恩的暗示下,直指她本身赤裸裸的渴望。这种建立在隐喻上的隐喻,让作家对恶的批判更有力,更深刻。而麦克尤恩的“居心”,也更加“叵测”。

  《只爱陌生人》 〔英〕伊恩·麦克尤恩着 冯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杀手》英国犯罪推理作家协会钻石匕首奖得主炉火纯青

    内容简介(转自华媒网)
    凯勒是个标准的都会独行侠。他外出用餐,将换洗衣物全扔到洗衣店,他边吃早餐边玩《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在健身房运动,和女人展开注定失败的关系,...[详细]

  • 英国网晒名人遗产,柯南道尔有钱




    中新网8月11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11日报道,英国首次在网上公布了1861年到1941年之间的600多万份遗嘱的相关资料和纪录,让人们了解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在...[详细]

  • 英国评出推理作家财富榜 007小说作者最富有

      英国评出推理作家财富榜
      克里斯蒂和007作者伊恩・弗莱明等名列前茅
      英国一个犯罪推理剧电视台最近列了首个“推理作家财富榜”,已过世多年的007小说作...[详细]

  • 英国知名侦探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

    安东尼·霍洛维茨(赫洛维兹),蜚声世界的著名侦探小说大师。 安被誉为“少年007之父”。16岁第一次读福尔摩斯,之后成为一位福尔摩斯经典探案小说专家,成为有史以来唯...[详细]

  •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故事。男主人公富有而且骄傲,代表傲慢;女主人公...[详细]

  • 乔治·奥威尔: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艾瑞克·布莱尔的笔名。他生于英国治下的孟加拉,父亲是当地殖民政府的普通职员。14 岁那年,布莱尔作为大英帝国鼎盛...[详细]

  • 穆丽尔·斯帕克《简·布罗迪小姐的青春》

    斯帕克一生共创作了24部小说、几部短篇故事集和3部颇受欢迎的传记。但真正为她赢得声誉的还是创作于1962年的小说《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该书主要描写了二战...[详细]

  • 穆丽尔·斯帕克

    穆丽尔·斯帕克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深刻而持久,众多的批评家对她进行了从信仰到作品的全面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外对斯帕克的研究掀起了高潮。批评家们从不同...[详细]

  • 英国畅销小说《摆渡人》

    意外的殊荣使《摆渡人》获得了英美主流媒体力荐,形成了庞大的阅读效应,出版商Templar也在出版一年多就销售出了33个国家的版权。然而,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并未因“...[详细]

  • 查令十字街84号

    这本书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情缘。以书为媒,他们成为最了解彼此的人。有...[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