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简·爱》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图腾

发布时间:2016-05-22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444次

作者介绍

  夏洛蒂 ·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1816 —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英国文坛上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出身于一个穷困的牧师家庭,早年当过家庭教师,受尽歧视。她愤而辞职,后到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准备与两个妹妹一起创办学校,失败后在家专门从事于文学创作。夏洛蒂 30岁时写成了生平第一部小说 —《教师》,与两个妹妹所写的另两部小说一同寄给出版商,结果唯独她的小说被退回。

  现实中的夏洛蒂也如同她笔下的女性,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面对这次打击,她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大的热情创作了出了《简 ?爱》,成为一部描写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 奋斗的经典著作。夏洛蒂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一跃而成为19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此外,她还着有《维莱特》、《谢利》。

内容简介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人们总难以忘记有那么一个身材矮小、倔强的女性,她叫简·爱。如果仅仅把她的故事看作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经历,实在有些委屈她了。简?爱父母双亡,投靠冷酷的舅母,却被无情地抛弃。她在一所慈善学校待了八年之后,受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认识了主人罗切斯特。不久后,两人坠入了爱河。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简?爱却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疯子前妻。简?爱含泪离开,身无分文的她在流浪中偶遇她的表兄妹们,并从叔叔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后来,她抵御不了内心对罗切斯特的刻骨思念,回到了他的身边。这时,罗切斯特已在火灾中失去财富,双目失明,简?爱毅然跟他结婚。

  小说《简·爱》塑造了这么一个敢爱敢恨,反叛世俗压力,追求真挚爱情的女性形象。她有着强烈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尽管遭遇坎坷,依然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愿望;她感情热烈,追求完美的爱情。在这样的精神引导下,她敢于去爱与自己地位悬殊的主人,因为在她眼里众生都是平等的,在精神的王国中,没有谁比谁要高贵。然而,当她发觉自己所爱之人居然还另有妻子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决然离开了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这正是简?爱的可爱之处,也是她魅力独具的地方。

  在真实生活中,也曾有过这么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从小失去了母爱,因为家境贫穷,父亲把他们姐弟几人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她成年后为了生存曾做过有钱人家的家庭教师,在赴比利时学习法语的过程中暗恋上了自己的法语老师。自小失去母亲、罗伍德的学校生活、担任家庭教师及与罗切斯特的那段恋情,这些作品中的情节无不与作者夏绿蒂的亲身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夏洛蒂?勃朗特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对文学圣徒一般的执着,对美好生活锲而不舍地追求,这种坚强的性格简直就是简?爱的一个翻版。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作者真挚忠贞的爱情观,同时也表达了英国妇女要求在经济、社会地位、婚姻家庭中,获得与男子平等地位的心声。那个时代,英国社会还对妇女有着严重的偏见,这个思想的提出,如同一篇妇女争取平等社会地位的独立宣言,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尽管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简·爱》却是一部反映现实的小说。作品生动传神、真实感人,在叙述中使用了象征、隐喻、梦境、幻觉等手法,显示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大量运用自然风景、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用场景的烘托和人物内心的独白,生动刻画了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这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详细]

  • [英国]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的长篇小说中较为轻松的一部,它的创作时间是1901年,但到1908年才出版。福斯特早年游历意大利和希腊,醉心于那里的异族文化,在他的早期小...[详细]

  • [英国]毛姆《人生的枷锁》

    毛姆的代表作――《人生的枷锁》,已跻身于世界经典之作的行列。许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认为它是一部融作家真挚感情、体现作家真实思想的感人之作...[详细]

  • [英国]伦纳德・伍尔夫《密林中的村庄》

    1913年,伍尔夫发表处女作《密林中的村庄》,引起轰动。媒体盛赞《密林中的村庄》是一部生动再现锡兰山区乡村兴衰史的现实主义佳作。伍尔夫秉承西方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详细]

  •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

    。创作《达洛卫夫人》时,伍尔夫摈弃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采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进入人物隐秘的心灵世界,让读者领略到人物一系列的感觉、想法、回忆、联想和思考。在...[详细]

  •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年发表的《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小说崛起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篇章。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详细]

  •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情节简单,结构比较特殊。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莫瑞尔的婚姻为主线,后半部分以保罗的...[详细]

  • [英国]劳伦斯《虹》

     《虹》是劳伦斯艺术创新的标志,不少评论者认为,“没有一本英国小说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里将社会主题与个人主题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虹》是...[详细]

  • [英国]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富争议、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自1928年问世以来,因作品对于性爱的直露描写而被视为色情作品,世界上许多国家将...[详细]

  • [英国]伯吉斯《发条橙》

    《发条橙》发表于1962年,同名电影推动了它在全世界的非凡影响。这是一部被称为“野蛮”的作品。评论家将其归入“幻想小说”范畴,因为它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英国社会...[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