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发新作《奇奇的世界》出版
发布时间:2021-09-2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低声细语的宏大叙事
——朱佳发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出版
闽西籍诗人、作家朱佳发的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 一位父亲与0-5岁儿子的对话》日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厚重而深沉的书,一种低声细语的宏大叙事。
作者细腻而深情地叙述小孩成长的惊喜、怜爱与快乐,属于孩子的世界;告诉孩子故土、亲人和朋友,或许不属于孩子的世界。
全书弥漫着爱的温馨与感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恩、歉疚与疼痛。
作者简介
朱佳发,1970 年出生于闽西武平,诗人、作家。有诗入选《世界汉诗年鉴》、《中国诗歌选》、《福建文艺创作60 年选》(诗歌卷)、《献诗• 我的祖国——福建百名诗人心灵之歌》等选本;与康城、黄礼孩、老皮合编《70 后诗集》;著有诗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现居广东顺德,供职于《珠江商报》。
作品简介
寮子背,是闽西客家山村的一个自然村,作者土生土长之地。20 多年前,作者离开寮子背,开始外出求学和谋生,渐行渐远;20 多年之后,儿子奇奇的出生,使工作、生活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作者突生焦虑:与故土割裂的奇儿,物质营养充盈,精神养分会否不足?其成长会否“退化”?
于是,在浓浓爱意之下不易觉察的焦虑、隐忧当中,作者采取与0-5 岁儿子“对话”的形式,写下了这本书。
这是一部厚重而深沉的书,涉及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
本书一方面以细腻的笔触,实录小孩从娘胎到5 岁时的成长点滴,全书弥漫着爱的温馨与感动。另一方面,作者将大量笔墨着力于他若即若离的故乡、亲人和朋友。如此良苦用心,意在告诉奇奇另一个或许不属于他的世界,比城市更为宽广的家园、有泥土气息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灵,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即将逝去的世界,是作者毕生难以割舍的情结——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歉疚与疼痛。
作者历时5 年倾心之作,读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城市扩张、乡村消亡背景下,本书告诉孩子的一切,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名家推荐
朱佳发的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记述了父与子之间的情感与生活,也贯穿着个体与家族、故乡与他乡、现实与未来的诸多思索。书中那位俯首低眉的父亲,在儿子面前,低声细语,文调温和,有欣喜,也有怜爱;而那位慈爱、深情的奶奶,身上却承载着客家人朴素的“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他们三代人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当代中国在人性、家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与困境。作者以琐细见宏大,以隐忍写真情,以一种爱的信念重释家国精神,为日益困难的代际交流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引子
写作《奇奇的世界》的想法不能说由来已久,也有一年时间,想想该动笔了。初拟《奇奇的世界》一名,乃是大型组诗之统领,即从我儿奇奇他妈刚怀上他开始,一直写到他出生之后,至于写到奇奇几岁,倒居其次。而诗歌版《奇奇的世界》尚未动手,四不像版《奇奇的世界》的构想先如约而至,以至决定先写四不像版。
诗歌版迟迟未动笔,足见我心性之懒惰和感觉之游移。先写纪实的版本,最大的原因在于,诗歌与其他文体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诗歌的功能不是纪实,诗歌是对人性底层的触摸和在灵魂深处的行走。因此,诗歌承担不了我记录儿子成长过程的责任,我必须要用最为平实甚至 嗦的语言,与不足1 岁的小儿进行“对话”,说着一些琐碎的事,讲着一些概念性的道理。况且,诗歌讲究顿悟,皆有感而发,成天被杂事所扰的我,尚不知何时能动笔。而纪实版本是不能拖的,时间会冲淡记忆。
四不像,是指本书——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书的架构——我与小儿奇奇的对话录,既像初为人父的我没两三天就要给小孩照相一样,记录目前尚不足五个月大的小儿的成长经历,其间的一个个惊喜和担忧,亦是真实再现我伴随儿子成长的一个个心境,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我必须让他知道的我的现状、我的成长、我的故乡、我在故乡的亲人、我的朋友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不是日记(非常遗憾,做不到每天记录小孩的变化,成长中的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天天有惊喜),不是回忆录,不是自传,不是训诫式家书,不是有着所谓主题的散文,更非天马行空的小说。
这就成了四不像。
但这却正是我想达到的:信手拈来,信马由缰,无拘无束,无时间限制,无文体困扰,无篇幅所囿。一句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中国素有严父慈母一说,或许中国式父母大抵如此吧。而历史的车轮滚到了21世纪时,严母慈父者日众。奇奇的父母该归哪一列呢?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奇奇他妈尚未有严母迹象,倒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似乎有慈父的苗头,每天都抱着宝贝儿子说个不停,几近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对待儿子的一言一行真个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我写《奇奇的世界》的事实依据;还有,我一直认为,从儿子还在娘胎开始,我与他就是有感应的(这点,接下来我会慢慢道来)——这是我写《奇奇的世界》的理论支撑。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很显然是想送一份最为质朴却又最为昂贵的礼物给我的儿子奇奇。奇奇的出生,是他送给爸爸妈妈的一份最大的礼物。而他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父子之间、父母和儿子之间互赠的礼物,弥足珍贵。从父母这一方而言,儿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第一位的,应居我们送给他的所有礼物之首——与此相比,《奇奇的世界》应退至次席。
由此,写作本书的良苦用心也就昭然了
。
时2008 年12 月1 日,离奇奇五个月还有8 天。
是为引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传家宝(后记)
传家宝的概念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渐渐淡去。而我要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传家宝,这传家宝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物件,而可能是一句家训式的话,只要代代相传,那就是传家宝。
我的母亲给予我的传家宝,便是她老人家在我小时候对我的叮嘱和期许:“要把书箱子挑下去”。
父亲的藤书箱还在,但我指的传定宝不是这一具体的载体,而是母亲的那句话。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你爷爷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你要把书箱子挑下去。
现在,我给予儿子的传家宝便是这本与儿子的对话——《奇奇的世界》,它是我留给儿子的一份珍贵礼物,也是家族的精神财富。
另一家传的财富是陈老师的墨宝。大年初四拜谒书法大家陈坚樵先生,呈上给先生书写的文字,摘自我胡诌的唯一一首四言诗《游南粤苑偶感》之几句:“少自图强,终成栋梁;秉义持毅,充盈学养。凛冽正气,天地文章;混沌独当,慨当以慷。”,说,此幅书法作品将是我的镇宅之宝,更是给儿子的家训般的传家宝。先生几天后即书就,且题曰:“朱子佳发先生立命箴言,堪后世躬行永共葆也。”
至此,我就有了两件传家宝了,《奇奇的世界》和陈老师的墨宝。
这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中国式用心良知,是在我为人父角色转换之后本能的责任使然。
写作此书的2008年之前,我一直感觉自己会写一本书,它不是诗集,也不是零散文章的集结,而是专门写的一本书。随着儿子的出生,这本书自然而然地来了。
儿子奇奇出生后,从坐月子开始,都由他妈妈一手带大。奇奇妈妈也是伟大的妈妈。
我始终认为,亲情是由时间培育的,从这点而言我没有遗憾,甚至引以为豪。从小孩出生至今,我基本上天天与孩子在一起,没有应酬的工作性质,给了我很多时间。比如饭基本在家吃,就可以保持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氛围。这点,小孩在婴儿时我们便这样做,吃饭时小家伙就在婴儿车上与爸爸妈妈一起。当时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没事,睡觉也一起在厨房,一醒来,小婴儿就开始笑,开始咿咿呀呀地乱说,我们也就与小奇奇一直在说话。
而横跨5年的每一个独处的写作时段,就是我与小孩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因为我一直在与小孩对话。
过年前与一位西北来的朋友在一起时,他总是在听着手机上一岁多的小女儿的哭声和笑声,迷醉其中。聊起孩子的事,并听说我为小孩写了一本记录小孩成长的书,老兄颇为感慨地说,他都不知道已经20岁的大女儿是怎么长大的,当时年青,一听到小孩哭声就烦,现在想想,作为父亲,亏欠孩子太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琐琐细细、喋喋不休地记录孩子成长,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我是在为孩子保存0-5岁尚未有记忆阶段的记忆(我认为小孩可能要5岁以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忆)。
当然,本书并不完全在记录小孩的成长,取名《奇奇的世界》,就是与奇奇有关的世界——亲人,我母亲奇奇奶奶和英年早逝的我父亲奇奇爷爷等的故事,尤其“苦大仇深”的奇奇奶奶,我的总要冠以“伟大”两字的母亲,以“把书箱子挑下去”这样朴素的家训,传承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以勤俭、坚忍、清高的品质支撑家庭、养育子女的行为,诠释着质朴的客家精神。以及作为父亲的我的处世和为人,包括我的故乡、童年经历和我的朋友等,我认为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世界,与孩子有关,却又不属于他的世界。
这正是我作为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之所在,是想给予孩子足够的父爱。
对,我要给儿子足够的父爱。这当然有我幼年丧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有在这个城市扩张、乡村消亡的特殊年代对孩子成长的焦虑和隐忧。
我们无力改变时代前行的趋势,无论它是否南辕北辙;我们也无法为孩子留住故乡的概念,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下一代留住精神之根,就是文化传统。有精神家园的人,无论如何漂泊,无论自居何处,都不会成为浮萍。而我能做的,就是将承载着文化传统的故乡的一切,尽可能多地告诉孩子,而这,才是终极意义上的父爱。
离开家乡二十几年来,有了小孩之后,我才越来越感觉到故乡是回不去的缥缈存在。
单身一人时,一年回去那么三两次,与一干老友吆五喝六地疯上几天,倒也没有时空相隔的感觉,那时,我在家陪老母亲的时间少,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兄弟们。随着小孩的慢慢长大、母亲的渐渐苍老,以及自己年纪的增长,热闹之后,常有怅然若失之感。也就是说,与兄弟们在一起时,酒量依然居高不下,推杯换盏时依然能慷慨激昂,可冷静下来之后,心情开始复杂起来。
这心情之复杂有两个层面,一是自豪。我有一帮儿时玩伴,至今都是兄弟关系,这是很重要的人生财富。而儿子没有,即便小区里也有好朋友,但与我小时候的童年经历相比,他们的童年显得千人一面。许多年之后,他们回忆童年时,基本上都是一个底色。
二是自责。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现在我常想,这么多年来离开家乡离开母亲渐行渐远究竟为了什么?如果为了自己更好的所谓发展,那也未免太自私了。这是一对矛盾,一方面,我们农村的孩子都在拼命读书,考出去才不会一辈子扛三斤半(锄头),才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给下一代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这样就得背井离乡,一年才回一两次家,对于留守的亲人是残酷的。我留守村里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尽管目前身体尚好,手脚也利索,在县城工作的老弟也三天两头就会回家,三姐家也在相邻的村子,随时联系,可我的歉疚与日俱增:一直以来是母亲的骄傲的我,却离她老人家最远。
因此,我现在常常想的是,我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如果当初在县里一直工作下去,离家近,可以近距离地尽孝,不是很好吗?二十几年这么飘来荡去,不能说混得失败,可也不见得得到了什么,一路上丢掉的东西或许更多。
罢罢罢,人生本身就是由缺憾构成的。
去年清明节刚过,奇奇外婆溘然长逝,操劳一生的外婆未能在有生之年看着外孙和两个外孙女(奇奇表妹)长得更大,当是她老人家最大的遗憾。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是,奇奇外婆长眠于顺德,如我《外婆的十月》一诗中所说的:“她要在顺德/看着他们长大”。
愿奇奇外婆在天之灵安息。
祝奇奇奶奶健康长寿。
祝可爱的奇奇快乐成长。
朱佳发
2015年3月29日
浓墨重彩的生命画卷
——读朱佳发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
刘凤阳
近年来,一种名为“非虚构”的新文体悄然崛起,并引来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捧。“非虚构”与此前的“报告文学”、纪实散文以及曾经风行一时的“新新闻体小说”、“口述实录”等文体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其贡献在于,书写对象发生了重大的“逆转”——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平民视角,这些原本不被关注的群体和事物成为新的写作资源,作者也一改“观察者”、“记述者”的身份,化身为故事和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以最为真切的笔触向读者讲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命名”的变化,更是一种对文体的重新定义和对写作资源的深度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讲,《奇奇的世界》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位父亲与0—5岁儿子的‘对话’”,“对话”加了双引号,显然是因为,0—5岁的孩子尚未具备“对话”的语言能力。事实上,这是一部父亲的“独白”——从儿子十月怀胎起,巨细靡遗、款款道来,大到孩子出生、取名、满月、学说话、上幼儿园,小到他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学步……这些所有人都曾经历过的、成长的每一点足迹,每一次“语言和动作神情的演进”都被一个满怀爱意、耐心和期待的父亲一桩桩、一件件纪录下来,并由此牵起奶奶、外婆、三舅公、大姑、叔叔以及爸爸、妈妈等三代人的家族史和家族记忆,看起来足够私密性和个人化,却产生了奇异而广泛的意义和价值,也让“生命”这个司空见惯却又是最珍贵的概念,在鲜活丰沛的细节与意象中变得真实可感。
《奇奇的世界》专注于“奇奇”的生命历程——那是一种宏大而奇异的、堪称人间最美丽壮观的景象,但更专注于“世界”——说到底,最能够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一个孩童从他呱呱坠地起,就注定了要和这个世界产生了复杂而又深刻的关联;从他开始呼吸起,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烙印就已经在他的身上留下印记。朱佳发以一个诗人的敏感和激情悉心打捞生活,把看似不经意的种种情状和盘托出,从头到尾,字里行间跳跃的是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和一个诗人的深重思虑。尚未涉足人世间的、幼小的奇奇,却像一张经纬分明的大网,串联起了顺德、福建、贵州三地的世代亲友,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于纸上、跃然于这张以生命的金缕编制的“网”上。这是《奇奇的世界》绝不类同于各种“育儿经”、也绝不类同于各种“成长日记”的深刻之处。
《奇奇的世界》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作者并未沉醉于“成为父亲”的喜悦,也不受亲情的羁绊,而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感和清醒的立场。生育、生命,自有其荣耀,也有其艰辛与苦难,后者更多地是从奶奶、三舅公以及父母亲、“吹雪叔叔”等人的经历中得到体现。而做为父亲的作者,也有足够的自我审视的能力:当奇奇在出生的第二天,听到爸爸的轻声呼唤“抿嘴露出了稍纵即逝的一笑”时,爸爸一方面对“神奇的父子感应”深信不疑,另一方面也道出“做父母的都有一个通病,总是认为自己的小孩是最聪明、最漂亮的,爸爸也未能免俗”,进而想到“世间万事万物,既是客观的存在,亦是神秘的存在……这正是世界和生命的精彩、残酷和不可理喻之处。”其中的玄奥,令人回味和深思。此外,“爸爸妈妈在老家结婚当日,秀子伯婆溘然长逝”、因为家族中“连折两名青壮男子、堂嫂的后夫离奇自尽、生北哥哥又在厦门医院命悬一线”而拆掉家里的百年厅堂、三舅公办丧事时“一只彩蝶一直停留在灵堂正中大大的‘奠’字上”……等等“事件”,也都让爸爸深相这是“科学还无法解释的玄秘力量,在冥冥之中释放着能量,使人世间和人本身充斥着诸多可能和不可能。”
生长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族里、拥有三地“血缘”的奇奇是幸福的,尽管,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生命的步履刚刚开始,未来的人生艰辛而又漫长;从0岁开始,便和父亲进行了长达5年的“对话”的奇奇是幸运的,父亲以这样的“对话”描画了、展开了他生命的画卷。这一切只能说明,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世界的爱,其实是多么简单和容易,又是多么必要。
朱佳发
(编辑:moyuzhai)
——朱佳发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出版
闽西籍诗人、作家朱佳发的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 一位父亲与0-5岁儿子的对话》日前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厚重而深沉的书,一种低声细语的宏大叙事。
作者细腻而深情地叙述小孩成长的惊喜、怜爱与快乐,属于孩子的世界;告诉孩子故土、亲人和朋友,或许不属于孩子的世界。
全书弥漫着爱的温馨与感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感恩、歉疚与疼痛。
作者简介
朱佳发,1970 年出生于闽西武平,诗人、作家。有诗入选《世界汉诗年鉴》、《中国诗歌选》、《福建文艺创作60 年选》(诗歌卷)、《献诗• 我的祖国——福建百名诗人心灵之歌》等选本;与康城、黄礼孩、老皮合编《70 后诗集》;著有诗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现居广东顺德,供职于《珠江商报》。
作品简介
寮子背,是闽西客家山村的一个自然村,作者土生土长之地。20 多年前,作者离开寮子背,开始外出求学和谋生,渐行渐远;20 多年之后,儿子奇奇的出生,使工作、生活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作者突生焦虑:与故土割裂的奇儿,物质营养充盈,精神养分会否不足?其成长会否“退化”?
于是,在浓浓爱意之下不易觉察的焦虑、隐忧当中,作者采取与0-5 岁儿子“对话”的形式,写下了这本书。
这是一部厚重而深沉的书,涉及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
本书一方面以细腻的笔触,实录小孩从娘胎到5 岁时的成长点滴,全书弥漫着爱的温馨与感动。另一方面,作者将大量笔墨着力于他若即若离的故乡、亲人和朋友。如此良苦用心,意在告诉奇奇另一个或许不属于他的世界,比城市更为宽广的家园、有泥土气息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灵,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即将逝去的世界,是作者毕生难以割舍的情结——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歉疚与疼痛。
作者历时5 年倾心之作,读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城市扩张、乡村消亡背景下,本书告诉孩子的一切,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名家推荐
朱佳发的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记述了父与子之间的情感与生活,也贯穿着个体与家族、故乡与他乡、现实与未来的诸多思索。书中那位俯首低眉的父亲,在儿子面前,低声细语,文调温和,有欣喜,也有怜爱;而那位慈爱、深情的奶奶,身上却承载着客家人朴素的“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他们三代人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当代中国在人性、家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与困境。作者以琐细见宏大,以隐忍写真情,以一种爱的信念重释家国精神,为日益困难的代际交流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引子
写作《奇奇的世界》的想法不能说由来已久,也有一年时间,想想该动笔了。初拟《奇奇的世界》一名,乃是大型组诗之统领,即从我儿奇奇他妈刚怀上他开始,一直写到他出生之后,至于写到奇奇几岁,倒居其次。而诗歌版《奇奇的世界》尚未动手,四不像版《奇奇的世界》的构想先如约而至,以至决定先写四不像版。
诗歌版迟迟未动笔,足见我心性之懒惰和感觉之游移。先写纪实的版本,最大的原因在于,诗歌与其他文体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诗歌的功能不是纪实,诗歌是对人性底层的触摸和在灵魂深处的行走。因此,诗歌承担不了我记录儿子成长过程的责任,我必须要用最为平实甚至 嗦的语言,与不足1 岁的小儿进行“对话”,说着一些琐碎的事,讲着一些概念性的道理。况且,诗歌讲究顿悟,皆有感而发,成天被杂事所扰的我,尚不知何时能动笔。而纪实版本是不能拖的,时间会冲淡记忆。
四不像,是指本书——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书的架构——我与小儿奇奇的对话录,既像初为人父的我没两三天就要给小孩照相一样,记录目前尚不足五个月大的小儿的成长经历,其间的一个个惊喜和担忧,亦是真实再现我伴随儿子成长的一个个心境,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我必须让他知道的我的现状、我的成长、我的故乡、我在故乡的亲人、我的朋友等等。形式不拘一格:不是日记(非常遗憾,做不到每天记录小孩的变化,成长中的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天天有惊喜),不是回忆录,不是自传,不是训诫式家书,不是有着所谓主题的散文,更非天马行空的小说。
这就成了四不像。
但这却正是我想达到的:信手拈来,信马由缰,无拘无束,无时间限制,无文体困扰,无篇幅所囿。一句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中国素有严父慈母一说,或许中国式父母大抵如此吧。而历史的车轮滚到了21世纪时,严母慈父者日众。奇奇的父母该归哪一列呢?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奇奇他妈尚未有严母迹象,倒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似乎有慈父的苗头,每天都抱着宝贝儿子说个不停,几近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对待儿子的一言一行真个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是我写《奇奇的世界》的事实依据;还有,我一直认为,从儿子还在娘胎开始,我与他就是有感应的(这点,接下来我会慢慢道来)——这是我写《奇奇的世界》的理论支撑。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很显然是想送一份最为质朴却又最为昂贵的礼物给我的儿子奇奇。奇奇的出生,是他送给爸爸妈妈的一份最大的礼物。而他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父子之间、父母和儿子之间互赠的礼物,弥足珍贵。从父母这一方而言,儿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第一位的,应居我们送给他的所有礼物之首——与此相比,《奇奇的世界》应退至次席。
由此,写作本书的良苦用心也就昭然了
。
时2008 年12 月1 日,离奇奇五个月还有8 天。
是为引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传家宝(后记)
传家宝的概念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渐渐淡去。而我要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传家宝,这传家宝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物件,而可能是一句家训式的话,只要代代相传,那就是传家宝。
我的母亲给予我的传家宝,便是她老人家在我小时候对我的叮嘱和期许:“要把书箱子挑下去”。
父亲的藤书箱还在,但我指的传定宝不是这一具体的载体,而是母亲的那句话。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你爷爷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你要把书箱子挑下去。
现在,我给予儿子的传家宝便是这本与儿子的对话——《奇奇的世界》,它是我留给儿子的一份珍贵礼物,也是家族的精神财富。
另一家传的财富是陈老师的墨宝。大年初四拜谒书法大家陈坚樵先生,呈上给先生书写的文字,摘自我胡诌的唯一一首四言诗《游南粤苑偶感》之几句:“少自图强,终成栋梁;秉义持毅,充盈学养。凛冽正气,天地文章;混沌独当,慨当以慷。”,说,此幅书法作品将是我的镇宅之宝,更是给儿子的家训般的传家宝。先生几天后即书就,且题曰:“朱子佳发先生立命箴言,堪后世躬行永共葆也。”
至此,我就有了两件传家宝了,《奇奇的世界》和陈老师的墨宝。
这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中国式用心良知,是在我为人父角色转换之后本能的责任使然。
写作此书的2008年之前,我一直感觉自己会写一本书,它不是诗集,也不是零散文章的集结,而是专门写的一本书。随着儿子的出生,这本书自然而然地来了。
儿子奇奇出生后,从坐月子开始,都由他妈妈一手带大。奇奇妈妈也是伟大的妈妈。
我始终认为,亲情是由时间培育的,从这点而言我没有遗憾,甚至引以为豪。从小孩出生至今,我基本上天天与孩子在一起,没有应酬的工作性质,给了我很多时间。比如饭基本在家吃,就可以保持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氛围。这点,小孩在婴儿时我们便这样做,吃饭时小家伙就在婴儿车上与爸爸妈妈一起。当时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没事,睡觉也一起在厨房,一醒来,小婴儿就开始笑,开始咿咿呀呀地乱说,我们也就与小奇奇一直在说话。
而横跨5年的每一个独处的写作时段,就是我与小孩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因为我一直在与小孩对话。
过年前与一位西北来的朋友在一起时,他总是在听着手机上一岁多的小女儿的哭声和笑声,迷醉其中。聊起孩子的事,并听说我为小孩写了一本记录小孩成长的书,老兄颇为感慨地说,他都不知道已经20岁的大女儿是怎么长大的,当时年青,一听到小孩哭声就烦,现在想想,作为父亲,亏欠孩子太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琐琐细细、喋喋不休地记录孩子成长,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我是在为孩子保存0-5岁尚未有记忆阶段的记忆(我认为小孩可能要5岁以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忆)。
当然,本书并不完全在记录小孩的成长,取名《奇奇的世界》,就是与奇奇有关的世界——亲人,我母亲奇奇奶奶和英年早逝的我父亲奇奇爷爷等的故事,尤其“苦大仇深”的奇奇奶奶,我的总要冠以“伟大”两字的母亲,以“把书箱子挑下去”这样朴素的家训,传承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以勤俭、坚忍、清高的品质支撑家庭、养育子女的行为,诠释着质朴的客家精神。以及作为父亲的我的处世和为人,包括我的故乡、童年经历和我的朋友等,我认为必须要让孩子知道的世界,与孩子有关,却又不属于他的世界。
这正是我作为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之所在,是想给予孩子足够的父爱。
对,我要给儿子足够的父爱。这当然有我幼年丧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有在这个城市扩张、乡村消亡的特殊年代对孩子成长的焦虑和隐忧。
我们无力改变时代前行的趋势,无论它是否南辕北辙;我们也无法为孩子留住故乡的概念,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下一代留住精神之根,就是文化传统。有精神家园的人,无论如何漂泊,无论自居何处,都不会成为浮萍。而我能做的,就是将承载着文化传统的故乡的一切,尽可能多地告诉孩子,而这,才是终极意义上的父爱。
离开家乡二十几年来,有了小孩之后,我才越来越感觉到故乡是回不去的缥缈存在。
单身一人时,一年回去那么三两次,与一干老友吆五喝六地疯上几天,倒也没有时空相隔的感觉,那时,我在家陪老母亲的时间少,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兄弟们。随着小孩的慢慢长大、母亲的渐渐苍老,以及自己年纪的增长,热闹之后,常有怅然若失之感。也就是说,与兄弟们在一起时,酒量依然居高不下,推杯换盏时依然能慷慨激昂,可冷静下来之后,心情开始复杂起来。
这心情之复杂有两个层面,一是自豪。我有一帮儿时玩伴,至今都是兄弟关系,这是很重要的人生财富。而儿子没有,即便小区里也有好朋友,但与我小时候的童年经历相比,他们的童年显得千人一面。许多年之后,他们回忆童年时,基本上都是一个底色。
二是自责。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现在我常想,这么多年来离开家乡离开母亲渐行渐远究竟为了什么?如果为了自己更好的所谓发展,那也未免太自私了。这是一对矛盾,一方面,我们农村的孩子都在拼命读书,考出去才不会一辈子扛三斤半(锄头),才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给下一代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这样就得背井离乡,一年才回一两次家,对于留守的亲人是残酷的。我留守村里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尽管目前身体尚好,手脚也利索,在县城工作的老弟也三天两头就会回家,三姐家也在相邻的村子,随时联系,可我的歉疚与日俱增:一直以来是母亲的骄傲的我,却离她老人家最远。
因此,我现在常常想的是,我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如果当初在县里一直工作下去,离家近,可以近距离地尽孝,不是很好吗?二十几年这么飘来荡去,不能说混得失败,可也不见得得到了什么,一路上丢掉的东西或许更多。
罢罢罢,人生本身就是由缺憾构成的。
去年清明节刚过,奇奇外婆溘然长逝,操劳一生的外婆未能在有生之年看着外孙和两个外孙女(奇奇表妹)长得更大,当是她老人家最大的遗憾。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是,奇奇外婆长眠于顺德,如我《外婆的十月》一诗中所说的:“她要在顺德/看着他们长大”。
愿奇奇外婆在天之灵安息。
祝奇奇奶奶健康长寿。
祝可爱的奇奇快乐成长。
朱佳发
2015年3月29日
浓墨重彩的生命画卷
——读朱佳发长篇纪实文学《奇奇的世界》
刘凤阳
近年来,一种名为“非虚构”的新文体悄然崛起,并引来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捧。“非虚构”与此前的“报告文学”、纪实散文以及曾经风行一时的“新新闻体小说”、“口述实录”等文体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其贡献在于,书写对象发生了重大的“逆转”——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平民视角,这些原本不被关注的群体和事物成为新的写作资源,作者也一改“观察者”、“记述者”的身份,化身为故事和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以最为真切的笔触向读者讲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命名”的变化,更是一种对文体的重新定义和对写作资源的深度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讲,《奇奇的世界》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位父亲与0—5岁儿子的‘对话’”,“对话”加了双引号,显然是因为,0—5岁的孩子尚未具备“对话”的语言能力。事实上,这是一部父亲的“独白”——从儿子十月怀胎起,巨细靡遗、款款道来,大到孩子出生、取名、满月、学说话、上幼儿园,小到他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学步……这些所有人都曾经历过的、成长的每一点足迹,每一次“语言和动作神情的演进”都被一个满怀爱意、耐心和期待的父亲一桩桩、一件件纪录下来,并由此牵起奶奶、外婆、三舅公、大姑、叔叔以及爸爸、妈妈等三代人的家族史和家族记忆,看起来足够私密性和个人化,却产生了奇异而广泛的意义和价值,也让“生命”这个司空见惯却又是最珍贵的概念,在鲜活丰沛的细节与意象中变得真实可感。
《奇奇的世界》专注于“奇奇”的生命历程——那是一种宏大而奇异的、堪称人间最美丽壮观的景象,但更专注于“世界”——说到底,最能够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一个孩童从他呱呱坠地起,就注定了要和这个世界产生了复杂而又深刻的关联;从他开始呼吸起,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烙印就已经在他的身上留下印记。朱佳发以一个诗人的敏感和激情悉心打捞生活,把看似不经意的种种情状和盘托出,从头到尾,字里行间跳跃的是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和一个诗人的深重思虑。尚未涉足人世间的、幼小的奇奇,却像一张经纬分明的大网,串联起了顺德、福建、贵州三地的世代亲友,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于纸上、跃然于这张以生命的金缕编制的“网”上。这是《奇奇的世界》绝不类同于各种“育儿经”、也绝不类同于各种“成长日记”的深刻之处。
《奇奇的世界》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作者并未沉醉于“成为父亲”的喜悦,也不受亲情的羁绊,而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感和清醒的立场。生育、生命,自有其荣耀,也有其艰辛与苦难,后者更多地是从奶奶、三舅公以及父母亲、“吹雪叔叔”等人的经历中得到体现。而做为父亲的作者,也有足够的自我审视的能力:当奇奇在出生的第二天,听到爸爸的轻声呼唤“抿嘴露出了稍纵即逝的一笑”时,爸爸一方面对“神奇的父子感应”深信不疑,另一方面也道出“做父母的都有一个通病,总是认为自己的小孩是最聪明、最漂亮的,爸爸也未能免俗”,进而想到“世间万事万物,既是客观的存在,亦是神秘的存在……这正是世界和生命的精彩、残酷和不可理喻之处。”其中的玄奥,令人回味和深思。此外,“爸爸妈妈在老家结婚当日,秀子伯婆溘然长逝”、因为家族中“连折两名青壮男子、堂嫂的后夫离奇自尽、生北哥哥又在厦门医院命悬一线”而拆掉家里的百年厅堂、三舅公办丧事时“一只彩蝶一直停留在灵堂正中大大的‘奠’字上”……等等“事件”,也都让爸爸深相这是“科学还无法解释的玄秘力量,在冥冥之中释放着能量,使人世间和人本身充斥着诸多可能和不可能。”
生长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族里、拥有三地“血缘”的奇奇是幸福的,尽管,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生命的步履刚刚开始,未来的人生艰辛而又漫长;从0岁开始,便和父亲进行了长达5年的“对话”的奇奇是幸运的,父亲以这样的“对话”描画了、展开了他生命的画卷。这一切只能说明,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世界的爱,其实是多么简单和容易,又是多么必要。
朱佳发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