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通俗畅销

邓高如将军新作《断鸿声里》出版

发布时间:2021-09-2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邓高如将军新作《断鸿声里》出版
                         
        全国网联 余杰


 
        编者按
 
        金秋季节,邓高如将军继散文随笔集《半轮秋》后,又一本同体材的力作《断鸿声里》已由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市。
 
        该书由著名文学家魏明伦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黄济人作序,书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本书不是一般性的个人散文集子,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生活情趣描写,而是描准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从社会、人生的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文化、心灵解析的一部力作,是精神文明和道德情操的又一曲赞歌。为了使诸多散文有一个整体感,作者仿“鸿雁飞翔”之意境,汲辛词《水龙吟》爱国忧民之精神,以“绿水天歌”、“艺韵行哦”、“大音希声”、“霞满长天”、“乘风破雾”、“雁落平沙”等鸿雁飞行的连贯性动态为章节,分别把“心灵类”、“文艺类”、“哲理类”、“风物类”、“评说类”、“忧思类”的不同类型的散文随笔编入其中,使之读起来既有浑然一体的质感,又有深沉执着的思考和奋力前行的张力。现将邓高如将军所著该书 的“单元语”和黄济人先生所作序言《将军本色是作家》发表如下,愿你喜欢。
          
附:
 
《断鸿声里》单元语

                  
邓高如
 
1、开篇的话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辛弃疾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激励着历代多少俊杰贤士、墨客骚人的报国之志,奋发之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反复吟诵着这些词句,仿佛看到夕阳残照的赏心亭上,斯人遥望长空、目送归鸿、手拍亭栏、仰天长叹“何日捣黄龙、收取燕云州”的壮丽画面!
 
余生也晚,峰火亦平,但忧患之心不能失,报国之志不能改,把栏杆拍遍的“天问”激情更不能少。于是我把军旅期间、特别是近年所写的关注社会人生的零落散文随笔,编撰成集,书名就叫《断鸿声里》。是想借助辛词意境,抒发人生感慨,驱除夕年暮气,也便沾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幸运吧!
             
2、绿水天歌(心灵篇)
    
鹅、天鹅、鸿雁,古往今来虽有进化和变异,但至今也为同一家族,都是游禽、鸭科类的珍贵物种。
鸿雁幸运得很,云水为家,长空为伴。既是地上的精灵,又是空中的翔将;既是北方的常客,又是南方的游子;既可浅水觅青螺,又可扶摇上云霄。若是兴致所至时,还能白羽入绿浪,红掌拨青波。引颈日月,曲项向天歌。凡音赛仙音,月宫羞嫦娥……
   
唱的是啥呢?雁鸣声声且作答。
            
3、艺韵行哦
(文艺篇)
    
鸟鸣有声,鹤鸣有音。人间万物,仪态万方,无不有韵。
 
鹰立如睡,虎行如病有韵;烟迷衰草,兔走荒台有韵;人立小桥风满袖,一钩新月天如水有韵;白银盘里一青螺,水村山郭酒旗风有韵;“大雪纷飞”哪里如“那雪下得正紧”更有韵。
韵到底是什么?唐人司马图说:韵者,像外之像,味外之旨也。宋人范温说:韵者,美之极。如钟之音外之音,声外之余焉。”
    
一言以蔽之,韵,是一切事物中隐藏得最深的一种美;是一种物外天成、不好意思外露的美;也是审美过程中享之不尽、求之难求的一种精神大会餐。因而,从生活和艺术中体味其美其韵,那是一件多么心旷神怡的事情啊!
         
4、大音希声(哲理篇)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大雪无痕。大奸似忠,大智若愚……
   
由是得知,一切博大精深的形物,总是体量难求的;一切宏大无比的声音,总是洗耳难闻的,一切内里丑陋的东西,总是品貌方正的。由此更得知,这些纷繁复杂事物的背后的道理,总是简洁明了但又是难以践行的。
 
林语堂说:政治家的演讲,应和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邱吉尔在牛津大学演讲“成功的秘诀”时,只用了半分钟。核心词组就四个字:“决不放弃”,全场掌声如雷。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嘁嘁。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国藩说: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
道家说:大雅无色,小趣有妍。
    
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深邃的道理,我们如何才能领悟并自觉践行之?秘笈何在?
   
雁鸣阵阵有回声。
        
5、霞满长空
(风物篇)
 
 鸿雁喜蓝天为伍,鹏程量云程为乐。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春去秋来,寥阔蓝天,征鸿盘空,倏隐倏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阵之行伴。观碧空之瑰景,叹风物之人间
    
城镇繁华人如海,铁路公路车如帆。青山座座如棋布,炊烟袅袅社林边。这旁园圃菜蔬绿,那边田筹菽浪翻。钓翁江边走,玩童笛声欢。人间风物这般好,般般景象看不完……
  
6、乘风破雾
(评说篇)
 
头顶不会总是艳阳天,忽时风雨忽时晴,才是人间好景象。你看
 
暴风雨就要来了,在漫漫太空中,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天空之间,鸿雁象白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着。
 
一会儿翅膀碰击着闪电,一会儿箭一般直冲云端,它叫喊着——就在这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暴风雨听出了渴望;天空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这是勇敢的鸿雁,在怒吼的天空中,在凶厉的闪电里,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鸿雁、海燕差别大吗?只不过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飞得低一些、近一些,而鸿雁飞得高一些、远一些罢了。
    
那若隐若现隐的鸿鸣,不就是它们穿云破雾的佐证吗?
     
7、雁落平沙(忧思篇)
 
狂风暴雨暂时退去了,博击风云后的鸿雁也确实累了。鲁迅说,战斗者也需要休息。
 
“回雁峰”在等候着它们,“东洲岛”( 回雁峰、东洲岛在南岳衡山附近,是有名的平沙落雁之地)在迎接着它们……
 
在一个秋高气爽,风平沙净的日子,云程万里的雁儿终得归来。爱雁者抱琴而立,稍倾,一曲《平沙落雁》响起,声动四野,如诉如泣。唱的是:
 
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今日去,原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
 
雁落还得雁归去。因为海是龙世界,云为鹤故乡。“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见晏几道词《临江仙》)
 
那就归去吧,春来雁当归。但请留下隐隐爪痕、悠悠情思,喃喃云语,习习风声……
        
 
作者简介
邓高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重庆警备区政治部原主任。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重庆市散文学会顾问。
 
1969年12月入伍,曾任战士、班长、团师军新闻干事,宣传股、科、处长,成都军区政治部新闻处处长、宣传部副部长、编研室主任、战旗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等。

散文《王的福禄寿》获2014年全国报纸副精品一等奖,杂文《王禅问答》获全国第五届鲁迅杂文大赛二等奖,特写《一个选择当“棒棒”的退役中校》获解放军第四届“长征文艺奖”。散文《娘在我》、系列散文《邓老太爷》获1994年、1995年四川省散文一等奖。散文《儿子要过圣诞节》被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入《全国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杂文《圆的魅力》被国家教委网站选为“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阅读教材。邓高如曾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将军本色是作家
——邓高如《断鸿声里》序
                                   
黄济人 (著名作家)
 
郭沫若写给陈毅的诗文中,有一句“将军本色是诗人”。我愿意把这句话稍作变更,亦即“将军本色是作家”,写给我的文友邓高如。
  
与邓高如将军相识,是他在重庆警备区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时候。说来奇怪,重庆警备区的另外两位将军,也是我的朋友。一位是副司令员陈知建,相交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我的处女作《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问世不久,便收到他的来信。  原来他是陈赓将军的儿子。我在处女作的开篇,就写到这位共产党将领在解放战争中的洛阳大战里,是如何生擒了我的舅父国民党将领邱行湘的。另一位是重庆警备区司令员杨冀平,他在上任不久便与我见面,说是在我的电影里当过演员。原来他是杨勇将军的儿子。我父亲黄剑夫起义投诚后,在刘伯承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官,他的学员之一,便是杨勇。这件事情我写进了处女作,当处女作改编为电影《决战之后》的时候,导演李前宽找到杨冀平,要他在影片里扮演他的父亲。
   
与邓高如结缘,却没有这些父辈的牵连,历史的瓜葛。连系他的纽带,除了文学还是文学。早在他由成都军区战旗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调来重庆警备区不久,就有四川的两位文人向我提到邓高如。 一位是与我同为全国政协委员且同在文艺二十七组与会的魏明伦,他告诉我,“邓将军最有才华的写作是他的散文,如果说他的杂文不如我,那么他的散文我永远写不过他。不说过去,也不说将来,他现在就是一位散文大家!”另一位是百岁高龄的马识途,他回忠县老家途中,留宿重庆潘家坪,邀我共进晚餐,尚未动筷,便提及邓高如的近作《邓老太爷面面观》(收录于《半轮秋》一书),见我一脸茫然,就用命令的口吻说,一定找来读一读。翌日读毕这篇万言系列散文,顿然想起贵州作家何士光的小说《乡场上》。后者写的是肉贩子,过去把宝肋肉藏在柜台下留给乡镇干部,如今把宝肋肉卖给教儿子读书的村校老师。前者则通过《邓老太爷的文化观》《邓老太爷的价值观》《邓老太爷的消费观》,以及《邓老太爷的婚恋观》四组散文,异曲同工地揭示着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农村改革开放是怎样悄然兴起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又是怎样发生蜕变的。
 
自此以后,我的目光开始对准邓高如。正可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题为《圆的魅力》的散文被报纸刊用后,很快就被选入全国语文高中考试模拟试题库,进了北大、川大、复旦等大学的阅读教材。而他在昆明某部队蹲点时写下的散文《儿子要过圣诞节》,竟被高等教育出版社随同鲁迅的《文学和出汗》、肖华的《革命烈士书信》序、陶铸的《崇高理想》一起编入《全国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的同一单元。他来重庆后写的随笔《王的福禄寿》,在《战旗报》《重庆晚报》相继发表后,获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学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度“全国报纸副精品一等奖”。
   
作为文友,与邓高如相交甚密的还是在他以军旅作家的身份,当选为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后。将军的气度,不言而喻,作家的风范,时有显露。让我最为感佩的,还是他那极有个性的文学主张与艺术追求。有人说,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可是他说,写什么很重要,怎么写更重要,我已进入花甲之年,那些一般意义上的哥呀妹呀,妈呀咪呀,花呀草呀,不能入我的菜。而他案头上的盛宴,则是另外三类题材:文艺类的、文史类的以及文心类的。对此命题,他将悉心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描写。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用他的话说,他试图在做人与做文的历练中求得统一,力争实现“以疑立题,以理解题,题文相生,文心相长”的自我感悟与大众教化的双重目的。
   
邓高如先前出过5本书,其中3本我看过,一本是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特写集《回眸》,一本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杂文小品集《中国人的情态》,另一本则是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随笔散文集《半轮秋》。拜读之余。虽非字字入耳,句句存心,但见他确实是以军人作家的独特视觉在观察社会、解剖人生。确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味。言浅理深,致虚守静,化瘀消瘴,息气疗身。充满精气神,挥洒正能量。
 
散文随笔集《断鸿声里》是邓高如的第6本大作。书名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章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邓高如将军酷爱宋代名将的这首词,每每吟诵,他便看到夕阳残照的赏心亭上,斯人遥望长空,目送归鸿,手拍亭栏,仰天长叹“何日捣黄龙,收取燕云州”的壮丽画面。因为如此,他在本书的卷首语里深情地写到,“余生也晚,烽火亦平,但忧患之心不能失,报国之志不能改,于是我把近年所写的关注社会人生的零落散文随笔,编撰成集,是想借助辛词意境,抒发人生感慨,驱除夕年暮气,也便沾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幸运吧!”
 
作为读者,我倒觉得自已是幸运的,作为文友,我更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受。我没有当过兵,但是我写了不少将军,故而邓高如笔下的军人情怀,军人气慨,总是那样牵动着我的神经,渗透着我的灵魂,让我感触良多,受益非浅。他在本书的后记里说,他在位时写的文章,有点象小钢炮,打一发是一发,退位后写的文章,有点象机关枪,点射,连射还可以扫射。是的,他手中的笔,便是他的武器,他面对的世界,便是他的战场。将军不下马,祝愿邓高如在他的征途上,永远战旗猎猎,永远军歌嘹亮!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