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于坚诗性随笔出版
发布时间:2021-09-20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诗人于坚的诗性随笔出版
《于坚文集》(五卷)于坚/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
著名诗人于坚的五卷本文集,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和西南联大新诗研究院院长,在西南联大创办80周年之际,于坚这套文集被列为云师大策划的“西南联大文库”之一种,可以说,是这位当代重量级诗人近年来创作成果较为集中的一次展示和总结。
文集包括诗歌卷《面具》、《飞行》,诗论卷《诗歌之舌的硬与软》,散文卷《火车记》及随笔卷《沉默表演者》。其中,两卷诗歌最薄,极其克制地遴选了于坚富有代表性的《飞行》、《沙滩》、《小镇》、《在沙漠与绿洲之间》及《哀滇池》等长诗,和《只有大海苍茫如幕》、《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彼何人斯》等短诗,共不过310多页。
诗论卷所收录的关于诗歌的理性和思索文字,有许多皆在诗人圈内流传甚广。比如,《新诗的发生》,阐述新诗百年以来的发展与流变;比如《谈诗的制度》,从对古典诗歌的剖析中,指出“白话诗放弃律化,反而解放了汉语的原始音乐性”;又如与诗论卷同题的《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则以于坚自己操普通话时会变得毫无幽默感、自卑、紧张为例,对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普通话和方言)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散文卷含各类“记”13篇,《开会记》、《翠湖记》、《城市记》、《游泳池记》,不一而足。这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于坚近年来频频获奖的《建水记》、《朝苏记》、《昆明记》等主题长卷散文集。
文集中最厚的一部,则是随笔卷《沉默的表演者》。相较散文卷,本卷内容更加庞杂,篇幅短小精悍,文本风趣诙谐,社会及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皆信手拈来,走笔成文,诸多篇什皆透过繁复的细节与表象,直指生活和社会的本质,并上升到了诗性和思想的高度。
建筑物用来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的象征性存在。哪怕它一天也不开会,也得供着。这叫作面子,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面子的地方。”——《死要面子活受罪》里,如此讽刺由富丽堂皇的会堂所代表的中国人的“面子”。
“生活世界最忌讳的就是一刀切。现在,削足适履已经成了行政的家常饭……整齐划一,一刀切成方阵的,那是军营,是士兵的生活,不是百姓的生活。”于坚认为,“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团乱麻”。
在《关于诗人》中,于坚流露悲观:“这时代诗人一词意味着穷途末路,穷途末路也就是牺牲之路。”但同时,又坚信:“汉语之道在黑暗中葆着光,因为守夜人还在。”——“守夜人”,这正是于坚赋予自己的具有强烈使命意味的角色。
在中国文坛和公共舆论场,早年,一个“著名诗人”便足以标明于坚的身份。曾几何时,其《棕皮手记》等系列思辨随笔让读者惊叹他“原来散文比诗还好”——当然,这话于坚是不以为然的,他总爱纠正并强调“老子是诗人”。至2014年,于坚凭借《印度记》、《圣敦煌记》摘取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其“著名散文家”之地位亦由此正式加冕,为更多人所熟知。
有评论家认为,于坚的散文和随笔其实皆可归为随笔,而且,是一种“充满诗性的随笔”,相较其他许多专事散文的作家而言,他总是将诗性的思维灌注于文中,从而为文本赋予一种独特的诗性气质。
在云南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五卷本《于坚文集》中,超六成篇幅均为这种“诗性随笔”(散文卷和随笔卷),或许,这也可以看出于坚近年来创作的一个整体态势。
2018年10月25日 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http://ccwb.yunnan.cn/html/2018-10/25/node_29.htm
来源:春城晚报·悦读周刊·文化主笔 温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be8570102y3kk.html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