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小说 > 都市青春

一本五万字好书:《智能电脑》

发布时间:2010-08-06 来源于:龙空 作者: 哈贝达斯 点击数: 611次

  内容简介:

  大学生陈然捡到一只手表,却发现这一只手表是一台小型的智能电脑。

  这台智能电脑没有超越现代的科技,也没有超前的资料,甚至因为存储空间小,无法从互联网上下载海量资料。这台存盘空间狭小的智能电脑,仅仅安装了一个学习辅助系统,再也没有其它的软件了。

  它只有四大基本功能: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学习进程,刺激大脑开发,还有最基本的计算功能......

  阅读传送门在文章末尾

  这个,算不算是小哈小评系列第三弹呢?或者说是每日一评第三弹?智能电脑

  小哈前两天在评论《天谴之心》的时候,说了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就是通过多少万字可以让小哈看得津津有味来分类书的好坏。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五万字好书。也就是前五万字可以让小哈看得津津有味。

  至于是剧毒还是粮草,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所以我感觉我这种分法更简单明了。

  小哈喜欢翻新人榜,因为新人榜上很多人虽然文笔不好、跟风严重,但是他们的书中却往往有闪光点,同时我可以忍受一个新手又毒又雷,但是我无法忍受一个老作者,为了赚钱,一遍一遍重复自己,把自己擅长的那点东西写了无数遍,怎么看还是在写同一个故事。这种人太多了,我就不列举了。

  智能电脑吸引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闪光点,让我感觉很不错。

  这个闪光点是什么,我接下来再说,在这之前,我要提一本书,那就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超级电脑》,说实话,这本书是我在去年看到的,最神奇的一本书,这本什么方面写的都很烂的小说,仅仅凭借一个创意,就让自己荣登大神宝座,当时记得是八万多收藏,之后多少就不知道了。那就是它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去做,而且也可以实现的方法,去获得未来科技。拿出一张纸条,写上我多少年之后的孙子,如果真能拥有时空机器的话,一定要给某时某刻的自己邮寄来一台超级电脑,然后把这张纸条保存好,当传家宝传下去。这简直就和谢耳朵和室友约定不论双方哪一个人发明了时空机器,都要把第一次穿梭时空的时间定在这个约定执行的三秒之后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他就会非常聪明地发现,不论是谢尔顿还是莱纳德,都没有发明时光机……

  单纯从小说的角度来讲,这本《智能电脑》比《超级电脑》写的要好,但是好的也有限,好,接下来我正式评论这本书。

  一、非常适度的金手指

  这就是我说的,智能电脑的闪光点。主角捡到了一只手表,这手表不能帮助你一步登天、也没有未来的科技资料,它只能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强制执行,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助计算。这一点上其实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期待感,因为所有人,包括小哈自己,都会不由自主地把失败归结于懒惰和缺乏自制力,如果有这样一个东西,可以强制执行制定的计划,还不会让身体累垮,那么简直是太爽了。而且人必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人的学习速度是有限的,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主角不会变得太厉害。

  平心而论,从创意上来说,智能电脑比超级电脑差了三条马路还多,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很聪明,没有让金手指开得太大,从这个开端来讲,可以非常压得住阵脚的慢慢发展下去。

  二、很有代入感的校园生活。

  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没有人愿意步入社会,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至少我是这么想的。象牙塔之内,无忧无虑,就算是赚钱也让人觉得轻松裕如,觉得世界干净透亮,所以……我也有一个考研梦,考博梦,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我还是出来工作了。而一个没有任何亮点,什么都不会的宅男,在得到了强制执行计划的手表之后,宅男们最弱小的一个环节,自制力被弥补上之后,可以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主角拥有了手表之后,到考研前后那一段,是我最喜欢的情节,因为很有代入感。

  三、外行人写内行真是一种悲剧

  如果说上边两点,我都是在夸奖它的话,从这里开始,我就要狠狠批这本书了。

  作者这本书的卖点,肯定是攀科技书加装逼流。

  但是这两点,作者可以说都做的一塌糊涂。

  写科技流,就算是一知半解,也应该有一些专业知识,而毫无疑问,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作者对电脑、编程乃至电子产品都没有什么了解,完全是想当然耳。

  虽然小哈成绩差的一塌糊涂,大学四年都没有拿到过奖学金,但是怎么说也是理科院校、计算机学院毕业的,学过各种编程语言,热爱购买电子产品,所以很多地方看起来真是太违和了。

  先说设定里面的种种不足:

  第一,超级电脑只有1G的存储空间,系统只占用了50M……天哪,我的神啊,你可以说这超级电脑有几T或者几十T的存储空间,但是系统只有50M大小,我会觉得未来全部程序都是汇编完成,或者全新的计算机构架与语言,超科技嘛!而且几十T真不算多……现在某哈笔记本上都有1T多了……这么点的存储空间,怎么分析资料啊……作者是不是从二十年前穿越来的?

  第二,超简单就能实现的虚拟技术。主角用现有的资料和技术进行了组合,就制作出来了超级强大的虚拟技术,而且还第一次就用这种技术去开发网络游戏……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就不吐槽了。

  第三,主角估计连网游也没有玩过什么优秀的,设定的网游,就算是虚拟技术了,我都不想玩……泡菜包装十八层还是泡菜啊。

  违和的地方太多了……这就是新手的悲哀啊……无解。

  当然,还有一个地方我很欣赏啊~就是主角做的游戏,在国内没审过去,被官老爷们毙了,然后在国外公测了……虽然这也是硬伤,但是我看得很爽……

  四、阅历不足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

  阅历不足,已经是起点作者的通病了,实在是不想再多说什么了,阅历不足的毛病贯穿整个小说。

  第一,堵车导致市政府的翻译不能到现场,主角利用自己刚刚学会的各国语言上前帮忙,成功与市长搭上了关系……他或许不知道,市政府准备一场活动,会有多大的动静,提前多久就准备好,而且翻译肯定是从机场就全程跟随,怎么可能会到不了。堵车这种东西,根本就不能阻挡中国公务员的熊熊上进之心啊。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滤镜》:桐华如何用“癫剧”撬动2025现偶市场?

    2025年2月,国内现偶剧市场迎来激烈竞争,《难哄》《爱你》等剧集同期热播,而《滤镜》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创新设定,成为当月现象级作品。这部由桐华、罗小葶编剧的...[详细]

  •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二次元硬科幻小说《异常生物见闻录》

    网文的科幻大类基本上被无限流,末日流,太空歌剧类及其衍生品种给占领了,在这一片作品中,大眼珠子的这本长期处于科幻月票榜前三的“二次元硬科幻”就比较显眼了,这是一...[详细]

  •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世界科幻的中国情怀

    对于大多数中国作家来说,西方科幻文学作品制造了“影响的焦虑”,也成为“经典的规约”,而《我们生活在南京》极为可贵地呈现了世界科幻的中国情怀。95后作家天瑞说符...[详细]

  • 传统资源推动科幻网文想象力再生产

    近年来,因新技术、新媒介和新美学理念的全面介入,产生了新的创作迭代,网络科幻小说作为当代新媒介文艺的特殊类型,以及中国传统玄学文化资源的符号再现或想象力再生产...[详细]

  • 科幻评论始终在寻找同路人

    一篇受普通大众欢迎的评论,无论在学术上多么远见卓识,都需要接地气,说人话。而科幻评论其实是在寻找同路人,也是在照亮别人的科幻之路。想谈科幻评...[详细]

  • 科幻网文,年轻人的星辰大海--科幻

    近年来,科幻小说与网络文学的交融,孕育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中国科幻银河奖这一科幻文学的至高荣誉中,网络文学作品的获奖身影愈发频繁。从远瞳的《深海...[详细]

  • 网络文学赋能科幻创作的更多可能

    科幻网文在书写“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想象”的过程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科幻网文数量激增,精品佳作持续输出,已经形成了百花...[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