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人类叙事中的人类视角和后人类视角
王晋康的反乌托邦/恶托邦式的后人类想象,表达的是对自由主体丧失和人类伦理崩溃的焦虑,是人本主义批判的延续。陈楸帆的后人类想象则展示了了有别于人本主义的努力。...[详细]
-
徐刚:行走风景——自然文学创作谈
风景晃动于风中,随岁月而流逝,因地缘而变化。经典的风景总是历史的、原始的,是大地之上的自然物,经过千百年甚至更久远的与人类心灵碰撞交接后,生出的赏心悦目,其美若何!...[详细]
-
阿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书写——兼论自然文学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人从诗经时代开始对自然的书写,到后来发生了转变,所描写的主体变成了人格化的存在。诗歌、绘画、散文等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脱离了对自然之物本身的关注,只是一种隐喻、象征、意境;而西方则把自然和人当作同...[详细]
-
科幻与“科学人”书写
读郑军的《临界》系列小说,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倪匡《卫斯理系列》小说的情景。《临界》系列有《卫斯理系列》的色彩,但更人想起叶永烈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金明戈亮”系列,那是科幻与侦探结合的经典。...[详细]
-
科幻与幻想小说的“设定”艺术
我们可以想象一种对科幻或奇幻小说家最陈词滥调的赞美——“你们所做的是神的工作。”神用七天从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中创造了世界,而作家则从现实生活的枯燥无聊中抽身出来,创造一个拥有星舰与原力、飞龙与狼人的幻想世...[详细]
-
融媒体时代,如何打造科普“爆款”
什么是科普“爆款”?2019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随手为女儿画的几幅《流浪地球》科普手绘无疑可以归入此列。短短几天,几幅手绘就获得了1亿多的阅读量,登上微博热搜。...[详细]
-
中国科幻:古老传说成就当代神话
前不久,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提出...[详细]
-
不朽的科幻史诗 基地系列简介
银河帝国已有一万二千年悠久历史,如今一位数学家却作出惊人预言:帝国即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注定化作一片废墟,黑暗时期将会持续整整三万年! 俄裔美籍犹太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纪科幻文坛的超...[详细]
-
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死者代言人》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详细]
-
菲利普·迪克《城堡里的男人》,又名《高堡奇人》
《城堡里的男人》写于1962年,并于1963年获得雨果奖。作品描写了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罗斯福被暗杀而战败后,被轴心国征服和奴役的美国60年代所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被一本叫做《蝗虫》的禁书和一些人际...[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被毁灭的人》
这部经典科幻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关于警匪较量的小说。贝斯特还在其中加入心灵感应的设定,于是小说中智慧的较量便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这也是贝斯特写得最酣畅淋漓、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详细]
-
理查德·雷蒙《隐形人入侵》
本书结合了恐怕片、侦探片、灾难片、西部枪战片所有教人毛骨悚然的刺激题材,利用神秘主义的反伦理写法,直接的字眼加上直接的动作,教人阅读的同时,每每喘不过气来。...[详细]
-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
小说中,贝斯特将大仲马的复仇戏剧搬到了太空,这部作品可谓是贝斯特想象力的又一次爆发,他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人人都可进行瞬间转移的未来世界,呈现了一个被遗弃的人在特定环境中艰苦而又疯狂的复仇之路。2004年,中国内地...[详细]
-
金·斯坦利·鲁宾逊《冰柱之谜》
《冰柱之谜》是美国作家金·斯坦利·鲁宾逊所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属环保科幻小说,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倾心关注的题材。冰柱之谜的出现将会成为以后书写金.斯坦利.罗宾逊传记的重要一段。在这里,他展现出了足以进入科幻小说...[详细]
-
弗雷德里克·波尔《狼毒》
科幻名家弗雷德里克·波尔小说作品《狼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