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修空调:我是个幸运的“悬疑小说家”
第一次见我会修空调,是在北京宽沟培训中心。他是网络文学青年创作骨干培训班的学员,个头不高,瘦瘦小小,不爱说话,有点儿腼腆。除了爱穿深色衣服,你很难将他与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情节形成关联。
几个月后,他作为“新人新作榜”入围作家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评选活动,我是发布仪式的总导演,我们再次相见。虽然他最终并未能上榜,但也并未看出他的失望神情。
种种迷案、民俗异事,未来科技的狂想,现实和梦境的交织,我会修空调构造出一个个离奇曲折的故事。这些作品讲述平凡人成长的故事,表现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未知时的不屈服,双眼永远能看到光亮,带给身边人力量,治愈过去的伤痕,进而描绘出不同人物的救赎之旅。
“我不是擅长创作悬疑惊悚类小说,而是喜欢这个类型”
张小童: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文学?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我会修空调: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父母喜欢购买杂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读者》《故事会》和一些微小说杂志,那些故事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很激发我的好奇心,应该是我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我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短篇小说,篇幅不长,但是每一篇读起来都能带给人不一样的触动或感动,烧脑或讽刺,其中还有反转和精妙的设计,让我很深切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张小童:您刚才说的基本上是小说出版物,那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文学?接触的第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什么?
我会修空调:好像是2004年左右,我看的第一部网络文学是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讲的是上古神话。这本书当时看得非常震撼,完全把我带入了一个奇幻宏大的神话世界,而且那本书写得很浪漫,读起来像诗一样。现在回想起情节来已经不太记得,只记得当时自己阅读的感受,完全沉浸在一个世界当中,跟随主角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想象力被充分调动。那种体验是玩游戏、看电视等都无法带来的。
张小童:什么时候萌生了敲键盘写小说的想法,开始创作网络文学时有想过发表在网上吗?
我会修空调:第一次创作网络文学是在2012年左右,一部科幻题材作品,讲的是在星际旅行实现的时候,有一个人被丢在了垃圾星上。现在回头看,感觉那个时候还很稚嫩,剧情平淡没有太大起伏,不懂得把控节奏,情节也不吸引人,就好像朗读诗歌时,不是声情并茂地朗诵,而是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那样逐字逐句地复读。
张小童:后来的创作之路顺利吗?
我会修空调:刚才说的我2012年在纵横中文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当时刚高考结束,写着来练笔,也没有签约。后来在创世中文网签约了第一本小说《我就一丧尸》,是科幻末日题材,讲述男主角感染病毒后成了丧尸,在末世中求生,想找回真正自我的故事。这本书写了90万字,均订400,虽然没挣到什么钱,但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写作技巧和写网络文学时要注意的种种事项等。有这本书打基础、练笔,然后就有了我的第三本书《超级惊悚直播》,发表在磨铁中文网,是悬疑类型作品,结合了命理学和各种风俗,融合当时比较火的直播元素。
张小童:您创作的作品类型性比较强,属于悬疑惊悚类网络文学,您为何钟情此类题材?
我会修空调:我很幸运,第四本《我有一座冒险屋》、第五本《我的治愈系游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实,我不是擅长创作悬疑惊悚类小说,而是喜欢这个类型。从市场角度看,悬疑类型先天带有刺激性和观赏性,本身很容易吸引读者,好的悬疑小说让人沉浸其中,也会让人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触发更深刻的思考。
跟其他类型的小说不同,悬疑小说更多思考罪与罚、善与恶、生与死,每次剧情冲突都是对人性的拷问。悬疑小说最根本的目的不是告诉大家人有多坏,事情有多么糟糕,而是让大家产生对美好的品格的向往,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如果有一天被黑暗笼罩,愿意举起手中的灯火,为自己、为同行的人照亮道路。
“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一束光哪怕再微弱也会变得显眼和不凡”
张小童: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网络文学,您认为悬疑惊悚类网文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我会修空调:先说优势。对未知的好奇、探索人的本性,悬疑类灵异小说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像凶手隐藏在身边、争分夺秒生死缉凶的惊险,违背常理无法解释的种种异象,还有让人又害怕又想要听的都市怪谈等,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读者的地方。一道题做到一半,谁都想要知道后面的答案,不断设置悬念,层层递进,读者黏度会非常高。
至于劣势也很明显,大部分读者阅读网文是为了放松,不太能接受沉闷的推理,太恐怖的故事,这点就需要我们去改变。另外,优秀的传统悬疑小说具有严密科学的逻辑推理,包含数理化、解剖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需要读者沉浸其中,不断思考,与作者展开一场较量。对网文来说,像传统悬疑小说那样去写有点不现实。网文需要每日更新,不断抛出新的冲突,调动读者追更的积极性,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这种兴奋不是单指爽感,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满足。如果用大量文字去铺垫、埋伏笔、编织线索,会让很大一部分读者失去继续读下去的耐心。所以建议少用那种论述性的表达方式,要不断加快剧情冲突,叙事节奏越是简单明快越好。
张小童:这种类型的小说还是有一些套路可循的?
我会修空调:对,不管是悬疑小说还是灵异小说,套路简单地说就是有人遇害,然后找到凶手的过程。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可以用科学解释,后者需要作者编造一套东西来解释。当我们清楚这种原始框架后,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新。总之,不要被固定的模式限制,越是鲜明的反差越能吸引人。
张小童:网络文学的淘汰速度非常快,在“入坑”悬疑类型之前,有没有什么技巧可循?
我会修空调:一定要多看其他类型的网文,了解当下读者群体的喜好,然后创造一个他们没有见过的全新版本。我有几种写悬疑灵异小说的技巧,一是细思极恐,表面上看一片和睦,一段时间后越想越瘆人;二是剧情反转,有逻辑、使人信服的反转会让读者感到过瘾;三是猝不及防,前文安插伏笔,看似平缓的剧情到后面突然把之前的伏笔连成一片,让人猛然惊醒,原来凶手就和我在一个房间。
张小童:不同于常见的“天选之子”“所向无敌”类型的主角,您书中的主角往往更像一个被命运推着走、身不由己的小人物,非但不能所向披靡,反而还常常被虐,被敌人追得落荒而逃。为什么会创造这样的主角形象?
我会修空调:世上哪有那么多天选之子,普通小人物逆天改命才精彩,这样做更有代入感,历经艰辛后获得的成功也更让人感到满足。我大部分故事都是在讲普通人慢慢蜕变,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一次次人性的抉择中坚持自己的道路。
书中的人物不断成长,到一定程度,他会开始追求更高的满足感,比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气魄。又或者在被时代裹挟时,成为逆流而上的猛士。书里刻画的这种精神将贯穿整个故事,支撑书中角色的同时也会让阅读者感到振奋,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舒爽。
张小童:您笔下的主角有种广结善缘的能力,哪怕是处在对立面的敌人,也常常会被主角的真诚和善良打动。当初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写的?
我会修空调:乍一看我写的是悬疑恐怖的剧情,但内核更像是对美好的追求。一个故事不是为了让读者感到有多吓人,而是让读者在看完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应该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我创作小说的出发点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主角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们在共同成长中相互倾听、相互帮助、相互救赎,最终才站到了一起。我笔下的男女主之间也有很多是一种相互救赎的关系,从绝望中捧起希望,我觉得爱情或许是一种很美好的结局和答案。
张小童:表面上看,作品悬疑、惊悚,内核却是温馨、善良、正能量,如何平衡外在的惊悚与内在的善良?
我会修空调:很多人对悬疑网文有误解,认为纯粹是猎奇、故弄玄虚和血腥暴力,但其实很多悬疑网文不是只有这些。讲一个案件,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凶手作案手法有多奇特、多残暴,那只是呈现了人性扭曲和恶意的一面;而是让读者对人性的堕落产生警惕,呈现出一种基于现实的人性的复杂。而且,更加应该注意的是导致恶暴发的深层原因,让读者在体验剧情的同时思考一些平时被忽略的人与事。大部分犯罪行为都来自人性中阴暗的部分,悬疑小说就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大家倘若那些阴影不被束缚的话会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
所有的惊悚都只是为了衬托人性的光辉。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一束光哪怕再微弱也会变得显眼和不凡。
张小童:您的作品中惊悚故事、怪谈特别多,怎么会有那么多脑洞大开的故事?您是如何积累和创作的?
我会修空调:我作品里的故事部分来自民俗志怪,部分基于现实,也有根据案件和新闻改写的,我尝试用另外的方式解读,对那些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做些弥补。
至于惊悚吓人,可能是因为我本人特别胆小和敏感,写到投入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害怕。平时我喜欢安静的创作环境,长时间不被人打扰,全身心地构思。
“努力去做就好,写作是因为热爱,也是我最大的兴趣”
张小童:我看您日更好像极少超过5000字的,这是为什么?怎么看待日更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我会修空调:的确如您所说,我的作品更新速度每日4000字左右,算是更新比较慢的,主要我想追求更好的质量。日更是必须保持的,只有每日更新才能维持读者活跃度,并且实时和读者交流。不好的地方在于,一旦上传网络后,就无法再修改,有时候可能蹦出更好的想法,但也没办法改动了。想要保持质量和速度,最好是整理一下细纲,对每天的剧情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张小童:您认为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我会修空调:首先是丰满的人物形象,好的人物可以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一下子抓住读者。接着是有逻辑的完整的故事,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剧情,文字不能太过晦涩,要注重读者的阅读感受。有了这些之后,再进一步。有些小说让人回味,甚至愿意反复阅读,因为它的某些情节让读者产生共鸣,带给读者某些启发。
张小童:您的作品有没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ACG(动画、漫画、游戏)?
我会修空调:我算是比较幸运的,所有书籍都实体出版了,效果还不错。《超级惊悚直播》改编成了有声书,播放6亿多;《我有一座冒险屋》有声播放和动漫等均已改编,在各大平台也比较受欢迎;新书《我的治愈系游戏》漫画和动漫正在改编当中,我对IP改编挺期待的。
我也很关注网文出海,让我们自己的文化走出去,被更多的人看到。其实网络文学在国外很受欢迎,《我有一座冒险屋》一开始就是海外读者自发翻译,供海外读者阅读的,反响很好,留言非常多,我也被海外读者催更过,好的故事、震撼的剧情不分国界。《我有一座冒险屋》被翻译成了英文、泰文、韩文,俄罗斯实体书版权也售出。我比较希望自己的作品改编成优质网剧和动漫,在海外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被更多的人看到,带给大家一些共鸣和感动。
张小童:和其他网文作家相比,您觉得自己的创作优势在什么方面?不足在哪?接下来有何规划?
我会修空调:我比较擅长描述细节,烘托各种气氛,把细致的感情用各种方式展现出来。短剧情和单元剧是我比较喜欢写的,因为可以精心雕琢出一个个或惊悚、或反转、或感人的小故事,平衡搞笑和恐惧等元素。我的短板也很明显,我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比较差,就算有大纲,在超过一百万字后,也会变得疲软。另外,我对设定等内容做得不够好,每次都能看到自己的一些问题。
下部小说想把悬疑类型的作品和其他创新元素结合,尝试看能不能把悬疑小说写出新的感觉。我还想写一部现实题材小说,关于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故事,围绕人、人生和生命的主题。要写好这些,我觉得还要实地观察、参与。
张小童:目前来看,网络文学行业更新换代很快,“90后”、Z世代已经成为中坚力量。能否请您为“00后”及刚入行的青年作者们提几条建议?
我会修空调:网络文学贴近大众,给了很多人创作的机会,它能够让读者和创作中的作者交流。随着时代发展,网络文学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写作是所有人都享有的一项权利,网络是一个平台,很多网文作者写了很多偏商业化的网文后,也会有进一步的思考,不断积累,尝试表述一些更深层、更复杂的东西。
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写网文,网文创作可以说没有任何门槛,但想要在数万作品中脱颖而出,那就要注意很多东西了。最基本的是稳定更新,每天至少4000字并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慢慢积累读者。网文的节奏一般比较快,因为竞争压力大,需要尽快抛出吸引人的情节。另外是要敢于创新、懂得变通,在选择网站的时候也要注意,各家网站需要的网文类型和风格是不同的,新作者要在写书前摸清楚网站的整体风格和读者群体,有针对性地创作。建议想要从事网文的新作者在有好的设定和想法前,先别急着找平台发文,多扫一下排行榜上的小说,了解当前流行的风格,再动笔创作。新作者有时也会过度在意读者的评论,还会出现被读者左右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尊重读者的意见,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最后要说的是,大多数人写文都是因为热爱,在创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丢掉自己的初心,别忘记自己刚开始写文时那种很快乐的感觉。
张小童:网络文学行业现在面临着很多外部的挑战,进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您认为网络文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我会修空调:文字阅读是很难被取代的,但现在确实受到了短视频、游戏等很大的冲击,把文字图像化、影像化对于网文海外传播也很有必要。我觉得网文需要和影视联手,开发改编更多网文作品。有些读者喜欢沉浸式阅读不被打扰,但增加和读者的互动性也很重要,这两者并不冲突。视频网站有弹幕,网文有章节说,这些都是在增加读者的参与感。网络文学要有更多的精品出现,不仅仅只是吸引人,应更加注重内在的要素。作为作者,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尝试,在同种类型中走出不一样的新路,尝试在不同的类型多创新。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希望可以参与作品的改编,把握好剧情不偏离原著,并且深入了解一下影视改编的运作。
张小童:您在2021年9月参加了中国作协举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评选活动,当时在广东深圳举办,我也在现场。您作为“新人新作榜”的候选人参加角逐,最终没有进入榜单,失望吗?
我会修空调:“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可以推进网络文学的主流化,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网络读物,也是对网络文学的一种认可和推广,对像我这样的青年作者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分为“小说榜”“IP影响榜”“海外传播榜”以及“新人新作榜”,这样的分榜方式很细化、很专业,可以让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侧重点不同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新人新作榜”的设立更是对青年作者的激励,也是对青年作者的重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对我而言,能参加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新人新作榜”的角逐,本身已经是一种肯定,没有最终入榜,恰恰说明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没有失望,反而提醒自己在很多方面还需不断学习。努力去做就好,写作是因为热爱,也是我最大的兴趣,在创作故事的时候感觉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我是个幸运的“悬疑小说家”。我希望能写出一部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去尝试更多的类型,对文学创作永远保持热爱。希望网络文学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主流化,被大众喜爱,涌现出更多的精品,也希望网文发展可以更加规范,作者的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护,能有更多好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成功出海,影响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