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刘向・周幽褒姒》内容简介和鉴赏
秦汉・刘向・周幽褒姒
西汉传记体小说。刘向撰。原载《列女传》卷七。《国语・郑语》所引《训语》佚文已载本篇故事的前半部分――叙述褒姒身世的神话色彩浓厚的片段。《史记・周本记》虽全载此故事,但没有《列女传》记载的完备,写作角度和文体也有所不同。滕云《汉魏六朝小说选译》则选取本故事后半部分的举烽戏诸侯的片断,题之为《幽王举烽戏褒姒》。作品描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通淫于王庭。夏后据卜,请藏二龙之精液则吉,乃陈其玉帛以享神龙,龙忽不见。于是藏龙精于椟中,乃置之 宫。到周代,莫之敢发椟也。及周厉王之末,发椟而观之,精流于庭,化为玄 ,入后宫。宫之童妾而遇之,既笄而孕。当周宣王之时,产一女,因惧无夫而乳,遂弃之。恰逢卖桑弓的夫妇被宣王追捕,夫妇夜逃,闻遭弃之女婴哭号,哀而取之,遂窜入褒地。女长而美好,褒国君主 有狱事,被献之以赎。幽王受而嬖之,遂释褒 ,故号曰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乃废申后而立她为后。幽王惑于褒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褒姒之意。饮酒流湎,以夜续昼。褒姒不笑,幽王乃欲使其笑,万端故不笑。幽王原设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他为博褒姒一笑,遂令举烽擂鼓。诸侯悉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数为之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不至。忠谏者诛,唯褒姒言是从。上下相谀,百姓乖离。申侯乃与犬戎等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燧征兵,莫至,遂被犬戎杀于骊山下,又虏褒姒而去。本文通过对褒姒身世的叙述和她被宠经过的描写,深刻地暴露了统治者昏庸、荒淫与凶残的本性,说明了国家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君的耽溺美色,政事不修。作品写周幽王之昏,除了耽于酒色,纵欲无度,不恤国事,诛杀忠良等,这些一般昏君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之外,还突出写了他举烽燧博美人一笑的荒唐行为,展示了他的昏愦至极的个性特征。从而也塑造出了“这一个”昏君的典型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褒姒的形象,也是一个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嬖妃形象,她是个冷美人,这一点使她与众不同。周幽王的宠爱至极,也没有使她稍有笑意。然而,她这种与众不同的神情,从一个昏淫君主的眼光看来,却是更加富于魅力,因此才演出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国家大事作为儿戏,美人终于“大笑”的恶作剧。但在美人的笑声中,诸侯们也就不再相信周幽王的恶作剧,再也不因烽火而兴勤王之师了,幽王的亡国丧身已成必然。应该说幽王亡国灭身,是咎由自取,但也不能说褒姒没有一点罪责。这篇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人们只要提起周幽王、褒姒,就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荒唐故事。此故事曾拍成电视剧。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