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孟仲姿哭长城》内容简介和鉴赏
三国两晋南北朝・孟仲姿哭长城
亦题《杞良妻孟仲姿》、《孟仲姿》。六朝志怪小说。撰人不详。原载《同贤记》,唐抄本《 玉集》卷十二《感应篇》引,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辑入。上海文艺出版社《民间文学作品选》录入。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引录。(《全国丛书综录》将王氏《同贤记》辑本定为南北朝书,则《同贤记》出于隋前无疑。)本篇叙述:秦始皇时,北筑长城,杞良避苦逃走,因入孟起后园树上。孟起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问他是何人,因何在此。杞良报过姓名后,说是燕人,因从役筑长城而逃于此。孟仲姿说女子之体不得再被丈夫看见,请嫁君为妻。仲姿遂以实情告知于父亲,而父许允。夫妇礼毕,杞良返回筑长城役地。主典官怒杞良逃走,乃打杀之,并把他的尸体筑入长城内。孟起不知婿死。乃遣仆欲往替代。等仆回来,告诉主人杞良已死,并筑城中。孟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北地,对着长城啼哭。那长城一处,一时崩倒。死者白骨交横,莫知何骨为杞良的。仲姿乃刺破指头,以血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血可流入。滴血后,果然杞良骨骸被血流入。仲姿便把夫骨背回埋葬。小说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本性,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非人徭役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故事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幻设孟仲姿哭长城而城崩,以及“刺指血”,“以滴夫之白骨”等奇诡异谲的情节,有力地突出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暴罪行和歌颂坚贞爱情的主旨。孟仲姿故事,是孟姜女故事在南北朝时的流传状态。杞良虽还不叫万喜良,孟姜女也还叫作孟仲姿,但故事的基本框架已与后世所传者大体相合。孟姜女故事本出《左传・襄公二十年》中的“杞梁妻”之事,后来《孟子・告子下》、《礼记・檀弓下》、《列女传》、《说苑》、《焦氏异林》、《论衡・感虚篇》、《曹子建集》、蔡邕《琴操》等皆载其事,但基本不脱《左传》之臼窠。至《同贤记》本篇,这个故事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时代由春秋挪到秦始皇之时,杞良非战死之将,而系筑长城而役死的民夫。这样,故事便被融注了人民的思想感情;(2)杞良妻已不是一个封建伦理思想严重的战将贵妻,而是一个忠于爱情的少妇人。(3)其主旨也由吊夫寄托愤懑之情、宣扬封建道德,而变为反暴政、反劳役和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使故事具有了人情美和批判意味。特别要提出的是,故事中孟仲姿的形象十分鲜明突出。作者以简洁传神的笔法,把孟仲姿开朗、钟情、善良、坚强、刚烈的性格,刻画得既带有传奇的新颖特色,又符合真实的生活情态。孟仲姿与杞良花园邂逅,她敢于主动求婚,明知杞良是役夫,而却以“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为情由,迫使杞良允婚,这样一个不拘门第,不拘礼仪,纯洁、热情而略带天真的少女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人性美的印象。当杞良罹难,孟仲姿哭崩长城,刺指滴血寻夫骸,使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也使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笔法所描绘的封建暴政扼杀人民和平幸福生活所造成的悲剧达到高潮。《孟仲姿哭长城》的故事,给孟姜女故事带来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孟仲姿故事之后,孟姜女故事又不断丰富和发展。唐代有《孟姜女变文》,元郑廷玉有《孟姜女送寒衣》杂剧(已佚),明马理有《孟姜女集》,清有《孟姜女弹词》,今《秦始皇》电视连续剧还将“孟姜女”故事拍入。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