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武侠小说

《破译金庸密码》第二部分 《天龙八部》

发布时间:2022-08-0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乔峰──30年代文坛有所谓“京派”与“海派”之争。知堂老人是“京派”的灵魂人物,鲁迅先生则是“海派”的班头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说是“南鲁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坛。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辈,只是他两位哥哥太过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绝对没有《天龙》中乔峰的豪气干云、光芒万丈。

  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寿松”,又字“乔峰”。

  阿碧──“碧”是最可爱的颜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书中阿碧的言语竟让人有一种“滴翠”的感觉。阿碧或许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

  如此可儿,竟无一个好的收稍,令人叹息。仍引杜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为阿碧判词。

  阿朱与阿紫──红与紫色调相近,无怪乎二人为姊妹。不过紫色终非正色,不红不黑,混浊暧昧。因此孔子要说“恶紫之夺朱也”。《天龙八部》中妹妹(紫)想要取代的是姐姐(朱)在乔峰心中的位置,然而“夺朱非正色”,终于归于绝望。

  钟灵──采自一个成语:钟灵毓秀。

  李秋水──出自《庄子·秋水》篇。

  无涯子──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中的无涯子正体现了对人类所有知识的无尽渴求与研究欲望。在他面前,慕容博的“博”,渺如沧海一粟。

  慕容复──金庸的“南慕容北乔峰”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区区数字,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具无限美感。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除了几个名字出自《射雕》,故事几乎全是自己结撰而成,不知王导为这四个字,付给金庸多少版权费──花钱多一点也值得。

  慕容非汉姓,是鲜卑族姓氏,五胡乱华时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这几个短命帝国的王族。他单名“复”,,明显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个家族对于“兴复大燕”的期望与狂想。

  金庸写作并在《明报》连载《天龙八部》,始于1963年9月,写了四年,大约在1966年底或67年初完成。当时戮力于兴复故国的,是谁呢?只能是蒋中正、经国父子。

  老蒋以台湾为“复兴基地”最终“反攻大陆”的决心与规划,在48年尚未撤离大陆时即已确立。此后每年“元旦文告”“国庆文告”都以“反G复国”为职志。现在的学者多认为蒋氏并无决心,只是以此欺蒙台湾百姓,利于维护政权。这种观点我不能苟同。以我对蒋的理解,此人意志力之强韧,非常人所能想象。

  尤其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陆因跃进造成三年灾害,哀鸿遍野。蒋认为机不可失,62年成立“反攻行动委员会”,在台湾征收“国防特别临时捐“,筹措反G经费,63年筹组“反G建国联盟”,64年效仿当年的田单复国而发动”毋忘在莒“运动,66年文革蒋直斥老友毛“丧心病狂”,发起“讨毛救国联合阵线”……,这段时间是台湾海峡在金门炮战之后最为紧张的,可说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只因美国的强烈反对,才无果而终。写于63-66年的《天龙八部》中出现了慕容两父子的人物形象,也就毫不奇怪了。73年金庸首次赴台会见蒋经国,仍是苦劝经国:不要反攻大陆,反攻不会成功,只会造成几百万的生灵涂炭,应致力于改善台湾人生活,人民生活好了,就是成功。这些话似曾相识,《天龙》中无名老僧“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以及慕容博“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两偈意思与此相近。

  或许是因为老蒋“独裁无胆民主无量”,两头不靠,金庸对他素无好感,几乎没说过他一句好话。对经国的观感,则前后变化很大,5、60年代,经国的抱负、才干尚未展露,又主管情报、警备工作,名声欠佳,金庸又厌屋及乌,写于此时的慕容复极尽猥琐、胆怯、无能、绝情之能事”也就毫不奇怪了。73年金庸访台,对经国印象已转为正面,此后蒋领导实现了台湾奇迹,举世称誉,88年病逝,金庸于《明报》撰专文悼念,认为蒋先生治理台湾的业绩高于当年的诸葛治蜀,此语乍听突兀,但绝非过誉。

  蒋经国毕竟不等于慕容复,两人相同的仅在戮力复国一点。

  尤其经国最后两年,以绝大的魄力、胸襟,开放“党禁”“报禁”,启动台湾民主化进程,开数千年未有之新局,也有人警告:此一进程可能造成国民党的下台甚至灭亡,蒋的反应是:在所不计!这种不以一党之私妨害全岛全国长远福祉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岂是慕容复那种小肚鸡肠、营营于化国为家的小政客所能想象,经国才是国父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的追随者和践行者。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舍此人,谁足以当之?

  经国逝后,前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誉为“20世纪伟人”,金庸称其功业远迈诸葛,岂虚誉哉?

  谈及诸葛,不妨窜改老杜悼诗以为慕容复判词:运移燕祚终难复,志决脑病惹徒劳。

  康广陵──《世说》记载嵇“康”临刑,叹惋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神医薛慕华──“薛”所“慕”之“华”者,华佗也。

  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她老人家的独门功夫是所谓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但见那女童鼻中吐出来的白气缠住她脑袋周围,缭绕不散,渐渐愈来愈浓,成为一团白雾,将她面目都遮没了,跟着只听得她全身骨节格格作响,犹如爆豆。虚竹和乌老大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乌老大一知半解,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他得自传闻,不知到底如何。过了良久......

  虚竹和乌老大同时揉了揉眼睛,似乎有些眼花,只觉那女童脸上神情颇有异样,但到底有何不同,却也说不上来。那女童瞅着乌老大,说道:“你果然渊博得很啊,连我这“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也知道了。”......。

  当初在《明报》连载时,却叫作“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出自佛祖释迦故事,据佛教传说:释迦出世,堕地能立,周行7步,步步生莲花,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此事金庸在《雪山飞狐》第2回也提到过:

  厅上居中挂着一副木板对联,写着廿二个大字:

  不来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

  邂逅冀北方信世间有英雄

  上款是“希孟仁兄正之”,下款是“妄人苗人凤深惭昔年狂言醉后涂鸦”...... 宝树哼了一声,冷笑道:“嘿!佛经上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降世,一落地便自称“天上天下”唯我一人称独尊”,这句话跟“古往今来,打遍天下无敌手”,倒配得上对儿......

  作为佛教徒,金庸或许感觉,把世尊的自许挪作旁门左道的一门武功的名目,有几分诃佛骂祖的味道,稍涉亵渎,并且童姥的“逍遥派”源出道家,与世尊无缘,后来就改成了“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名称虽改,意涵仍同,“八荒六合”就是“天上地下”:“六合”为“天地四方”之总称”;“八荒”则是指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金庸生于浙江海宁,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是他旧游之地。在《书剑恩仇录》第11回《高塔入云盟九鼎》中的高塔就是“六和”。

  六和塔又叫“六合塔”。何谓“六合”?指的正是“天地东西南北”。

  此塔有八个面,在方位上是“4正”(东南西北)“4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正好对应“八荒”。

  六和塔的西北面面对的是地理学上的“正”西北,绝对不会出现希区柯克〈西北偏北〉的问题。

  在金庸那一代文人,“六合”“八荒”是基本常识。他在命名“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时不一定想到了家乡那座面向“八荒”的“六和塔”。

  我写此文,别无意义,只是想说明:金庸笔下有此几处巧合也。

  又:乾隆也确曾登临六合,现在塔后还存有他写的《登开化寺六和塔记》石碑。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