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
1841年4月,《格雷姆杂志》刊登了爱伦·坡的新作——短篇小说《莫格街凶杀案》。小说讲述了在一间门窗紧锁的阁楼小屋里,一对母女被杀害,现场惨不忍睹。谁是凶手?凶手为什么对现场大量现金视而不见?凶手又是怎么从密闭里逃脱的?警察束手无策,这时,一个奇特的人物登场了……
值得指出的是,爱伦·坡从来都没有将这篇小说看做什么“侦探小说”。他将此类作品称为“游戏”(近两百年来后人绞尽脑汁,依然无法超越的“游戏”?)。我们之所以将这部作品视为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主要是因为这是第一篇具有三大基本侦探元素的小说。
第一,侦探第一次成为了作品的主人公。在《莫格街凶杀案》中,爱伦·坡塑造了史上第一位侦探——法国贵族奥古斯特·杜宾。杜宾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和朋友租住在阴暗的别墅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怪异的贵族昼伏夜出,除了怪异的谜题和书籍,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引起他的关注。杜宾头脑敏捷、学识渊博、没有任何情感,冷酷得犹如一架推理机器。即便在说出真相的那一刻,凶手的穷途末路、警方的无地自容、被害者的悲惨命运,都不能令这位侦探的内心荡起一丝波澜。他只在乎逻辑是否严谨。因为只有这样,侦破游戏才显得公平而有趣。后来的侦探都有或多或少的“冷血”基因,这完全是拜祖师爷杜宾所赐。
爱伦·坡对杜宾这个人物非常钟爱。在后面创作的《玛丽罗杰疑案》和《失窃的信》中,两次安排杜宾作为主人公登场。要知道爱伦·坡的其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可是从不走穴的。而这种安排,也成为了后来侦探小说的一种固定模式,即同一位侦探在不同的故事中出现的“系列模式”。我们熟悉的福尔摩斯系列、布朗神父系列、神探伽利略系列、御手洗洁系列等经典作品都是如此。
第二,谜题第一次成为了作品的主题。正如上一节里提到的,早在《圣经》时代,便有种种稀奇古怪的谜题出现。但很明显,这些谜题充其量只是引子和道具,借以展现人物的某种性格、表述作者某种思想,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而在《莫格街凶杀案》中,凶手是谁、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成了终极主题,人物活动和情节安排无不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整篇文章就是一道逻辑思考题。作为侦探小说的发轫之作,爱伦·坡这样处理无疑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这种类型小说的最大特点。
第三,逻辑推演第一次成为了作品的主导。在《莫格街凶杀案》之前,西方世界较为流行的是带有哥特式风格的小说。这类小说大都有着匪夷所思的情节,而结局对于情节的解释,则更加令读者瞠目结舌——僵尸、吸血鬼、恶魔等等往往是诡异情节的始作俑者,故事的表象和结论之间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而在爱伦·坡的这篇小说里,前半部分的情节同样阴森而诡异,令读者感觉绝对是一桩灵异事件,但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借杜宾之口,将科学合理的真相条理分明地推演出来,让读者信服。这个推演过程,是建立在当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逻辑分析被普遍接受的基础上,因此被读者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而这种主导小说风格和走向的逻辑推演,也成为了侦探小说的不二特征。
日本作家岛田庄司曾不只一次提到:“如果爱伦·坡把故事的解答写成‘恶魔的游戏’,那么《莫格街凶杀案》充其量只是一篇很好的哥特小说,不会取得什么突破。但是,他很科学地解释了一切,这样世界上才有了‘侦探小说’。”而岛田庄司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前半部分铺设华丽的谜团,在后半部分给予科学的解答。可见,岛田庄司和后世许多推理作家的笔,都有一大截是握在爱伦·坡的手里的。
当然,如今上述三个基本元素已经没有了严格的界定,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喜欢将其模糊化。但不管怎么说,在1841年,爱伦·坡通过《莫格街凶杀案》确立的这三个元素,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侦探小说诞生的标志。此外,《莫格街凶杀案》还为侦探小说确立了很多模板式的东西。
小说里塑造了故事的讲述人——侦探助手“我”,从而解决了侦探小说叙述难的原则性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以侦探的视角讲述故事,逻辑推演的思路和真相过早暴露,结局将乏善可陈;如果以“上帝”的全视角描述,又会使得读者缺乏带入感和参与感,降低小说的可读性。而爱伦·坡天才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以侦探的朋友“我”的第一视角撰写故事,既可以最详尽地了解侦破进展,又可以很好地保持故事的悬念性。“我”就像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热心参与却能力有限;“我”代替读者查看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感受谜团的诡异;“我”试图按照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只能起到映衬神探的作用。这些不正是每个读者阅读侦探小说时必须做的事情吗?爱伦·坡创造的这种“天才侦探+糊涂助手”模式被后世无数次运用,事实证明,屡试不爽。
小说里营造了诡异恐怖、令人窒息的氛围:偏僻的小巷里,耸立着破旧的房屋;房屋的主人横死在里面,女儿被塞进烟囱,母亲几乎被撕成碎片……这种气氛几乎从一开始就使读者欲罢不能。之后的侦探小说,创作者总是千方百计地营造一种想要的气氛,试图令读者沉迷其中,这无疑也是爱伦·坡的功劳。
另外,《莫格街凶杀案》里创造了一种令全世界所有侦探迷如醉如痴的谜题模式——密室杀人!母女死于屋内,门窗从里面反锁,凶手却逃脱升天!这是一种从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犯罪,即“不可能犯罪”。我们今天经常看到的不在场证明、足迹消失等谜团都属于这个类型,而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无疑是被称为“不可能犯罪王冠上的宝石”的“密室杀人”。可以说,爱伦·坡从一开始,就让侦探小说达到了一个令人仰视的高度。
(编辑:moyuzhai)内田康夫《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昭和19年户隐的一个小村庄,一个因为侥幸受伤而躲过兵役的男子成为小村庄的壮劳力,他利用自己年轻和体力帮助村中丈夫服役的妇女干些重活,在好色贪婪...[详细]
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1902-1981),日本推理文坛泰斗,与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并称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1948年凭《本阵杀人事件》获得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一跃成为超...[详细]
横沟正史《恶魔吹着笛子来》
故事简述:昭和二十二年,震惊东京的“天银堂”事件发生,作案人以疯狂的手法杀害所有店员和顾客只是为了抢劫珠宝,50天后,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椿英辅子爵自杀了,留下年轻美...[详细]
日本推理小说家——有栖川有栖
有栖川有栖是目前活跃于文坛的人气推理作家,现任“新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会长,与绫辻行人和法月纶太郎并称关西三大推理小说作家。他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学系,大...[详细]
有栖川有栖《马来铁道之谜》
以作者第一人称加上临床犯罪学家火村英生为主角组合、有栖川有栖的国名系列推理小说一直以来备受读者好评,但这个系列却以短篇为主,长篇作品并不多见,这部《马来铁道...[详细]
内田康夫《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热心的二人帮着父亲多处打听女儿的下落,直到发现山谷下的尸体……结果父亲是假父亲,女儿是假女儿……美果与浅见又发现了四十年前的一起偷香药师佛像案,而M商事的桥...[详细]
山村美纱《仿真珍珠谋杀案》
电视台主持人路子与新闻记者昭彦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双方相互深爱对方。自从昭彦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一下冷了下来,接着昭彦借口采访去了外地(鸟...[详细]
江户川乱步《女妖》
故事梗概:未婚青年庄司武彦算是富家子弟,或者算是一个文学青年,准确的说是推理小说迷,通过父亲介绍来到了著名实业家大河原义明家中当私人秘书,从此进入这家人的生活...[详细]
大谷洋太郎《烟头之证》
小田久和是日本F市一家不动产公司的部门经理助理,算是一个性格温和,嗜烟如命的家伙。推理事件是围绕着小田准备戒烟开始的。...[详细]
查尔斯·狄更斯的侦探小说
创作于1853年的《荒凉山庄》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算不上侦探小说,却对侦探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主人公巴克特探长熟悉那些犯法者,对他们的习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