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书评】《黑色回声》:你也曾伤害过他人
发布时间:2021-08-1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黑色回声》 The Black Echo
(美)迈克尔・康奈利 Michael Connelly 著
张鲲 译
出版年:2011-5(口袋本)
新星出版社 NEW STAR PRESS
你也曾伤害过他人
――读《黑色回声》
之前看杰克・吉伦哈尔主演、讲述伊战的电影《锅盖头》(Jarhead)时,有意无意地记住了电影的最后一句台词: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原本以为主角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似乎永远无法从伊战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可是后来有一天,无意中在电子词典中翻到了“desert”一词,才发现desert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应得的赏罚。用句俗点的话讲,就是善恶终有报。这时才惊觉这句电影台词有着一语双关的意思。报应循环,往复不休。二战之后的美国似乎的确陷入了某种报应循环之中,朝鲜战争、越战、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战局一场比一场复杂,损失一场比一场惨重,战果却一场比一场糊涂,希望也一场比一场迷茫。一场战争过后,根本来不及庆祝,而只能忙着抚慰创伤。本书也是如此一本带着战争创伤的小说,多年过去了,越战的黑色回声似乎还在从书中一阵一阵地传来。
其实,我也很喜欢作者迈克尔・康奈利的另一部作品――《诗人》,当然我只喜欢其中的一部分,而对于某些部分实在令我有些错愕。比如最后的逆转实在噎得我够呛。而看了这本《黑色回声》,我发现作者在写故事时似乎有着一些套路,比如最能惹事、最桀骜不驯的警察一定是好警察,也一定能破案;比如一定会有或愚蠢、或别有居心的警察同事在随时给主角掣肘;比如男女主人公一定会有感情纠葛,也一定要上床,即使他们刚认识了三天;比如结尾一定要有逆转,谜底一定要有黑幕,甚至最后还要有一场单枪匹马的对决。似乎作者已经提前做好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准备,几乎所有的桥段都能在好莱坞的警匪片中找到。也不知道是电影影响了文学,还是文学影响了电影,抑或这就是美国人的大众审美口味。
而唯一在书中有些唱反调的部分就是结尾,《诗人》和这本《黑色回声》的结尾都略显灰暗,孤单的人依旧孤单,苦痛的人仍然苦痛。完全不像好莱坞商业电影那般大圆满、大欢乐式的结尾。我也有些想不明白,一本书大部分都充满了商业元素,为何偏要在最后背道而驰呢?我想这也许是作者小小的叛逆,抑或是某种救赎吧。
本书的故事是那种很扎实的警察小说,没有那种天马行空的推理过程,也没有演算如神的天才侦探,更没有惊天泣地的诡计陷阱。书中只有缜密细致的档案查找和资料梳理,只有不厌其烦地探访与询问,线索便在这样的过程一一浮现、一一交织,并最终指向谜底,一个地点、一个日期、一个署名,都可能将案情联系起来,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这样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太过平实,但在作者笔下这一切让人读来很有一种真实感,如同真有那么一件案件发生,并且真相就在你面前慢慢浮出水面。化琐碎为有趣,化平淡为传奇,我想这就是作者的功力吧。
本书除了那桩银行窃案外,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越战,书中的诸多人物都与那场在美国人看来自己受了天大委屈的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来也奇怪,书中的所有人似乎因为那场战争受了伤害,被派到前线的被死亡的阴影逼得精神崩溃,回国后不是违法犯罪,就是整日郁郁寡欢,跟全天下人都欠他一般;没被送往前线的,也会因为自己的亲人被那场战争或战争的衍生物所吞噬而悲愤莫名,整日只想复仇,只想讨回自己的公道。似乎自己身上一切的负面事物都是拜那场战争所赐,自己受了伤,自己是受害者,却全然想不到那场战争也曾伤害过他人,也曾伤害过那些生活在战场上别的国家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美国思考问题的盲区?我想这也是他们不断陷入这种战争报应的原因之一。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有一个搞IT的哥们曾经对于数据库很是下功夫,问他缘由,他说精通了数据库,将来就可以找个安逸富足的所在养老了。当时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词,觉得数据库是重要,但似乎还没到他所说那般举足轻重、天下皆不可或缺的地步。可是读了本书才发现数据库也许的确这般神奇,比如书中案件的破获相当程度上是靠各方详尽的数据资料的支撑而才能完成的。由此感叹也许会有一天只要靠强大的电脑去分析完备的数据库,就能指明破案的方向,甚至一举破案。但总觉得技术终归是冷冰冰的,不知道那样的话,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还是另一个大麻烦的开始呢?
如果满分五颗星,本书可打三颗半。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