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霍尔特《第四扇门》读后(不泄底)
发布时间:2021-08-1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保罗•霍尔特《第四扇门》读后(不泄底)
By Forhidng (OFplusAND)
La Quatrieme Porte
【French】Paul Halter
脑际隐约萦绕着亚森•罗平所先入为主浪漫地痕留下的法式推理印象,伴着深夜列车的颠簸,书页也随着机械转轴随和着的周期性不可逆热力学变化,飘然合起呈现出封底的帙帷。
-----------------------
清淡守规的哥特
-----------------------
顶楼的莫名脚步声、无人房间的灯光、降灵会,1987年获得干邑奖的《第四扇门》在神秘性的渲染上来说,就算在那个年代,也古典得有点过于墨守成规,缺乏锐进之态。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神秘元素的出现,对于作为阅读者的我来说都如早已接触过的数学模型一般,只是一个个现有的古典本格模型,脑部沟回间早已蜿蜒出若干备选解答。1987年获奖的作品似乎将故事设定在了1940年代。如果更早期的作品,考虑到历史的开创性,也许苛求度也没有这么高了,但是,接近上个世纪末的作品,似乎难填已被众多故事所极度拓深的欲壑。本来,当代的本格作品很难摆脱黄金时代的古典阴影,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当代的纯解谜推理难有作为。流派众多或融合时代新元素或另辟蹊径的日本新本格或者是索性回归过去的历史推理,都是很好的典范。
但本作似乎只是重新炮制了一部具有黄金时代质感的作品,但它也仅限于吸取黄金时代的成就。但是,也许对于欧美推理来说,黄金时代只是一段美好的历史,但又没有类似日本新本格这样的解谜复兴潮,这部小说也许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
粗旷挥洒的古典
------------------------
《第四扇门》中大小诡计的数量众多,密度频繁,能够很有效地阻止读者掩卷休息,暗波涌动地撩拨读者翻页的速度,但是对于这些谜题的解答,显得粗旷随意,或对于细节的交代显得敷衍,从而无法挑弄读者回味推究的兴趣,比如某视觉错误诡计,或基本上套用了古典的解答模型,正如前文所说,对于那个年代的作品来说,这有点无法接受,但也许加上欧美这个地理因素,这些诡计的复兴式应用也许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
纠结刻意的巴洛克
---------------------------
《第四扇门》不光使用了众多的诡计谜题,解答上也使用了多重解答的逆转处理。个人一直觉得许多解答的逆转、甚至是多重逆转,在许多推理作品中可以说是缺乏推理性引起的。只要一切符合前文所有的细节,就可以作为一种解答,而无视其是否是唯一解答,进行(多重)逆转就很随意了。本作的多重解答的逆转的驱动力来自于情节线的布置,通过情节的推进、事态的发展、人物的自我认识来推动逆转的产生。而最后某种意义上是情节外的逆转似乎有点偏离了解谜的本旨,留有一个准开放的结局,也许一部分读者会喜欢的。
书中关于胡迪尼的论述可以算作是和推理情节有关的炫博性内容。
-------------
签名档
http://blog.sina.com.cn/ofplusand
http://hi.baidu.com/hughmajun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