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侦探推理

初心卡尔之三――阿拉伯之夜:博物馆华丽舞台剧(泄底)

发布时间:2021-08-15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卡尔于1936年写成的这部《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是吉林出版的菲尔系列9本中最厚的一本,篇幅近乎是《宝剑八》的两倍,然而《宝剑八》我休假期间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星期多才看完,这本却只用了不到三个晚上,可以说明点问题了。本作故事流畅,案情扑朔迷离,讲述方式抓人,峰回路转之处回味无穷,堪称佳作。


《阿》的故事架构并不复杂,一伙各怀心事的家伙折腾了一个大规模恶作剧要整蛊某个不太受欢迎的新加入者,没想到这出大戏上演过程中,各种计划外人物闯了进来,最终居然发生了真正的杀人案,这种“舞台作案”,“借戏杀人”恐怕很容易让人想起卡尔师承的英国文豪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名作《飞行的钻石》,《阿》是一部典型的谜题型小说,提问――回答的大道一开始就铺下,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最终才由菲尔爵士画下点睛之笔。


讲几点感受,兼谈一点和阿婆的比较,肤浅之处请海涵。


――本作最出彩的人物,既不是侦探,也不是凶手,而是那个在两头讨好处的人,一方面他气焰嚣张,把警方的注意力带进沟里,一方面他又不断向韦德一家人软硬兼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如愿得到了逍遥快活的理想结局。与阿婆经常在案件之外制造一些附属矛盾和谜团不同,卡尔塑造得这个非凶手非侦探的知情者――案件得利者,从一个被耍弄的对象到四处主动出击,八面玲珑的局势掌控者,仿佛给侦探小说创作又开辟了新的思路。


――案情并不复杂,甚至都不存在诡计,所有的故事都被讲明白之后,凶手是谁却让人一头雾水,种种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案件所呈现的混沌状态,这本书已经是《三口棺材》之后的作品,卡尔编排谜题早已不是《女巫角》时期的简单粗糙,显得恢宏大气,让人叹为观止,联系到博物馆,阿拉伯,棺材这些哥特元素,看书的人很容易融入故事氛围。


――提问――回答的模式的颠覆,所有问题都被解答,案情却完全没有进展。许多读者喜欢看这种每个谜题按照逻辑顺序被逐一揭开的形式,这也是阿婆常用的手法,抽丝剥茧,酣畅淋漓,但卡尔的用法大不相同,波洛喜欢心理分析,喜欢追查动机,而菲尔博士更多是关心“事情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发生”,相比之下,阿婆的作品是英国式的潜流暗涌,卡尔却是英美融合的光怪陆离。


――三个讲故事的人,即三位有趣的警察给本书添了不少彩,卡鲁瑟尽职而奉礼,阿姆斯特朗热情而粗暴,海德雷冷静而缜密,每个人都有很多案件之外的性格亮点,卡鲁瑟的过分有礼貌以致被涉案人勾引,阿姆斯特朗听伊林渥斯博士讲故事时候那几近抓狂的举动,海德雷面对威胁毫不动容的男人本色,甚至代理署长那个做事可靠又咄咄逼人的秘书,都让人足够印象深刻了。


――卡尔精彩的心理战诡计,书中塑造的老韦德,前期从别人的评价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饭桶,但一出场就暴露出土豪劣绅的嘴脸,甚至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威胁探长,挑衅法庭,一派无法无天,近乎于包龙图铡刀下的国舅爷一类角色了,然而卡尔毕竟写的是侦探小说而不是社会小说,老韦德的一切举动别有深意,是为了转移侦破者的注意力而设下空城计,看到菲尔点明真相的时候,仿佛我们都看到了老韦德狡猾的笑容吧。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