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中国本格的荆棘之路... 【纯属个人观点】
本文被【艾米】从【谜题大全】版转移而来!
其实本不想这样写的,但最近几天在闲余期间又的确有颇多的感慨......
众所周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当从20世纪初开始,当然,就其属性成熟度而言,那还得等到“中国推理小说之父”程小青于1914年创作的《灯光人影》,之后还有“自封者”俞天愤于1915在《礼拜六》发表的《柳梢头》和《烟影》――此人虽不及创造了霍桑・李飞・鲁平的程小青・陆澹安・孙了红一般出名,但是《中国侦探谈》还是相当厚重的。事实上,在那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不能苛求,当然也不得不对这些大家表示钦佩――呃,尽管其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欧美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程小青不过借鉴侦探+助手+Holmes性格而已,较之于“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系列要好上许多了【此人英文水平尚可,便开始玩“山寨”了,“借鉴”了相当一部分欧美名家的诡计,比如杰克・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集》】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即使是在推理小说的发源地和盛产地,可爱的诡计也还像井喷的石油一样令人振奋,本格的黄金时代...... 基本上,战后的欧美推理开始发生分化――倘若有人拿着007的小说对我说这本书挺本格我想我会拿蜘蛛丝将他PASS......间谍小说・犯罪小说・悬疑小说等等都不算推理小说,事实上,倘若让我严格评价,我甚至会给所谓的“社会派”一个本垒打。这也就涉及到了60―80年代盛于日本的旅行小说和社会派小说,譬如松本清张的《砂器》,森村诚一的《密闭山脉》【又译《神秘的山巅》】,在此不多作介绍。我想指出的是,在80年代,本格的“日本复兴”。 “大神”岛田庄司一部《占星术杀人事件》虽于当时反响一般,但当他的《奇想・天恸》【又译《异想天开》】,《异邦骑士》,《斜屋罪案》等一系列或以御手洗洁或以吉敷竹史为主角的“新本格”发表之后,《占》便以其诡异而华丽的谋杀技巧而大展华光,连《少年包青天1》的“隐逸庄杀人事件”的核心诡计都是借鉴而来的...... 自然,也不得不提及绫 行人的《馆》系列 【在此重点向大家推荐同是 “馆”的小粟虫太郎《黑死馆杀人事件》】 ,还有当前抢手的东野圭吾,呃,当然,“妖怪推理”京极夏彦亦不可错过
其实说了这么多,接下来的才是我所真正要探讨的 同为80年代,我们又迎来了推理小说的出版高潮,纵然这段时期中国的推理创作情况不佳【或许《金明探案系列》算一个?】,但其之余与之后数十年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受童年时期推理小说的影响,1997年,貌似是“侦探推理园地”这家GB码推理网站诞生了,随后便在1999年中国的网络推理蓬勃了:书香门第・阿加莎中文网・华生的侦探推理世界......2000年,中国境内一家大规模的具有权威性的综合性门户网站诞生了。 后“推理之门”时期,服部平次・春上树・五迷・乐阳等也都曾一度活跃,罗修・水天一色等也开始崭露头脚,神秘联盟更是令中国的网络推理异彩纷呈......只可惜现如今许多人因为种种缘由而退居2线,有的,甚至不幸早逝...... 可是,我还是想指明:那个时期的的创作纵然繁荣,但绝大多数的模仿痕迹都有些重,呃,毕竟许多人都是 柯南+金田一 起家的 【我也是如此,呵呵】 现在,最近的几年,不得不说,在《推理》・《悬疑志》・《推理1+1》等杂志的推动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的确气色喜人,然而――
1・ 受文化商业影响,许多推理小说中都加了不少“脑残”成分,致使小说从21K 跌入11K
2・ 受文化洗脑+自身不足影响,许多写手效法“ 文艺复兴”,偏爱写些“日系”・ “欧系”・“美系”,本土韵味欠缺
3・ 受“资格”・“关系”影响,某些推理界人士爱好组建ARMY,偏爱“圈子”内 部的成员创作及言论,非本系统者一律无视之
4・ 受历史+创作思路影响,目前的真正的“本格”已然暮朽将之,大量的“高端 诡计”基本上都在这 150 年内被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诡计,说实话, 真的并不出彩 【PS:我前些天潜水某坛,发现一豪杰拿着一篇“原创”的 第一人称叙述性诡计小说到处显摆,KO !!当我没看过《当当吊桥坠落》 ?!!更可恶的是:后面竟有23个好评跟帖】 GOD,拿到你真的希望我 将你名字倒着读一遍? 晕都晕晕的了― ― ―
5・ 受生存+MONEY影响,许多真正优秀的具有此方面天赋的写手迫于生计没有足 够的的时间去进行研究创作,像以前的黑斯廷斯,本身功底就很好,可惜 最近几年作品寥寥。亦飞亦是如此,《顶楼》让我看到了中国推理的希 望,其结构之妙让我为之欣喜,而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精妙的结 构 + 的确可以存在的诡计 + 合理的叙述=一篇高质的本格推理 【现在并不能苛求诡计的奇异,毕竟,诡计的类型,真的有限】
6・ 受时代科技的影响,刑侦技术较之于以往的比重大幅度上升,Holmes的泥泞 的伦敦街道上驰行的马车已然遁形,我们也看不到彼得・温西爵爷那优 雅的绅士结和单片眼镜了,而那个在《非洲旅客》观察力恐怖的艾勒里 ・奎因那制作精良的Made in PAND 斜纹软呢也早已随着主人一起 风化...... 伟大的科技,侦探们的角色变成了一个“资料输入+输出者”, 很多时候,我们的现实的刑侦高手是以尼禄・沃尔夫为榜样的, 小说中总爱淡化计算机和高倍透镜,有必要,作者甚至会 “谋杀”鲁米诺...... 呼――――纵然,我怀念百年前的放大镜和双驾马车,但毕竟,时代在进步 纵然,中国的本格推理道远而任重,充满荆棘和崎岖,但是, 我们一直在努力 愿中国推理 ,呃,继续吧...... P.S.: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望勿介意
推理之露:更改了标题
[此贴被推理之露于2010-7-9 8:37:13修改过][此贴被推理之露于2010-7-9 8:40:44修改过]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