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鲁迅先生也是一位资深科幻迷么--科幻
3月10日,据多个购票平台显示,《阿凡达》将于3月12日在内地重映,部分电影院已经开放了预售通道。《阿凡达》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全球票房为27.9亿美元,《阿凡达》重映后或将突破《复联4》全球票房纪录,引发网友热议。
《阿凡达》的票房大热反映了大家对科幻作品的喜爱。我国的科普科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大家熟知的前人,做着鲜为人知的拓荒工作,其中就包括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将颠覆你对先生的印象,也能从中一窥晚清民国时期的科幻“硬核”范儿。
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在追求民族复兴、向西方寻求真知的过程中,把目光投向了科普科幻领域,认为其必将对普罗大众的启蒙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早期的进步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吴沃尧等人都大力译介西方科幻经典、创作“土味”科幻作品。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先生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实际上,鲁迅先生还是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学生时代,他先学采矿后又学医,后来在大学教授生物、化学和地理。像“侏罗纪”“猿人”“地质”等术语就是鲁迅先生最早发明并使用的。 鲁迅先生在世时就注意追踪世界最新科学动态,还是位资深的“硬核”科幻迷。
日本留学时期的鲁迅
一、东京留学生,翻译凡尔纳
1902年,21岁的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公费赴日本留学。在东京,他博览群书,广泛接触新思想。在鲁迅当时的读书列表中,有两本科幻小说,说来大家可能会难以置信,是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十五少年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
《十五少年漂流记》是梁启超与罗普合译的,当时译名叫《十五小豪杰》,凡尔纳则被译作“焦士威尔奴”。《海底两万里》译者卢籍东,当时的译名叫《海底旅行》凡尔纳被译作肖鲁士。这两本书鲁迅都读得津津有味。
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为鲁迅打开了科幻大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鲁迅先生读了不过瘾,市面上没有的凡尔纳作品,就自己亲自上阵翻译!当时在日本的凡尔纳作品都是日文转译法文或英文本,鲁迅选中了两部,从日本文翻译过来,命名为《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
您也许猜出来了,这两本书就是《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心旅行记》!两本译作出版的时间是1903年,那是鲁迅还是一位籍籍无名的留学生,却作了我国科幻接受史的拓荒工作!
插播一句,青年鲁迅翻译《月界旅行》同一年,在欧洲大陆,比鲁迅年长20岁的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把这部小说拍成了电影。这就是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
青年鲁迅在我国科幻事业的拓荒上,与发达国家的有志之士竟然同步进行,其前瞻性与首创精神,给现在的年轻人以启示。
二、追踪世界最新科技动态
1904、1905两年,鲁迅又翻译了两部科幻小说《北极探险记》和《造人术》前面一部如今已经散佚,后者则是供职于美国纽约《国际人》杂志社的科幻作家路易斯·斯特朗,发表于1903年的作品。
当时,鲁迅将作者的名字翻译为路易斯托仑,但给自己起的笔名却非常符书名气质——“索子”。“造人术”不就是为了“索子”吗?
科幻经典《大都会》反映了20世纪初人造生命观
《造人术》全篇只有千字,用现在的话讲,相当于“微小说”。鲁迅用的是文言文直译。由于鲁迅年轻时受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所以对生命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科幻作品十分感兴趣。原作出版一年多,鲁迅先生就介译到国内来,可谓神速。
这还不算是最快的呢。1903年,鲁迅发表了一篇名为《说钼》的文章。那个年代的“钼”也就是今天说的“镭”,你会想到居里夫人。没错,鲁迅先生就是要介绍她的发现。要知道,居里夫人可是同年获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啊,鲁迅这波热点追得相当可以!
三、爱看记录片和科幻电影
前文提到的鲁迅先生翻译的《北极探险记》虽然已经散佚了,但是鲁迅先生晚年时却看到了同名纪录片《北极探险记》,这部影片由美国福克斯影片公司于1928年出品。
两年后,鲁迅的视线从最北跨到了最南:1931年10月9日“夜邀王蕴如、三弟及广平同往国民大戏院观《南极探险》电影”,是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1929年出品的记录片。
《笃定发生》海报(1936年)
对未来和未知世界的探索,可以说是鲁迅先生非常关注的方面。所以鲁迅先生除了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也必看,而且是当下时新的。1936年10月6日,鲁迅“午后同马理及广平携海婴往南京大戏院观《未来世界》”,这部影片由英国伦敦影片公司于同一年出品,今译《笃定发生》。
《笃定发生》是一部观念非常超前的超现实主义科幻电影,由写过《时间机器》、《隐身人》的世界著名科幻大师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编剧,却难逃鲁迅的“毒舌辣评”——“殊不佳也”。
向硬核科幻启蒙者鲁迅致敬
您看,鲁迅先生不仅骨头硬、头发硬,还是一位资深的“硬核”科幻发烧友。鲁迅先生对科幻的热爱,做到了身体力行,这放到现在,都是十分“赛博朋克”的。
除了翻译科幻小说、撰写科普文章、观看科幻电影,鲁迅先生对我国近代科技的贡献还有很多,比如鲁迅先生绘制的地图,贡献的科学术语都被过收入民国时期的教材。
启蒙民众,可是说鲁迅先生在我国早期科普科幻事业上拓荒的不竭动力,与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将目光锁定了西方最先进的技术,不遗余力地介绍当时西方最前沿的理论。
随着近年鲁迅研究的新发现,先生的形象愈发立体化起来。还原真实的鲁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从科幻的角度,来一窥先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感受先生伟大的启蒙思想。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