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我们未来生活的种种力量中,科幻是那个带来剧变的支点吗?--科幻
科幻无界
去年底,清华科幻季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幻论坛,主题是“上海未来城市与创意生活”。未来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城市则是现代文化的聚集。城市,作为资源整合的聚集体,必然会承载更多社会功能。过去,我们或许会觉得“未来”这个词非常遥远,而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未来可能就是明天。科幻小说《沙丘》曾经这样描述所谓的预言:未来其实就是时间长河中无数的可能性,每一个偶然都会改变这条河,导致不同的结果,包括预言者本身对于未来的观测,都会改变未来。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主动引领方向,达成共识,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我们本期邀请论坛参与者,共同来探讨的话题“未来定义权”。
主持人:
顾备(青年科幻作家、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
林天强:未来定义权是一种权力和权利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首席文化顾问)
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上海,在100多年以前,梁启超在这里发表过一篇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那个时候就提到了在上海有“万国太平会议”举办。文中说到,“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而2010年,确确实实在上海举办了世博会。
那么,未来定义权是不是一种预测呢?不,未来定义权不是一种预测,它是一种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是对未来生活图景、世界场景、生活方式和发明创造的一种权力和权利。
“未来世界”成为人们共同关切的议题与文艺创作的重要领地。面对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与人类生存危机的浮现,科幻文艺作品以“科学”和“技术”为核心要素,对虚构事物进行合乎感知逻辑的叙述,通过文学、漫画和电影等媒介形式,建构出可被感知的“故事世界”,也由此催生出了独特的流行文化、产业形态与社会实践。科幻文学是一个以族群为叙述主体的文艺门类,表现的是整个人类或者说整个族群在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时,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媒介即建构,传播即权力。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与社会实践密切勾连,也内嵌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结构中。所谓未来经济学,所谓“未来定义权”,就是刻画、书写和预测未来世界图景、生活图式和发明创造的权利与权力。它启示和要求未来的权利/权力掌控者,基于当下的科技发展方向,以建构者的身份去想象和展望未来的图景,并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使这种想象付诸现实。它的实质是一种参与式文化,也是参与权与话语权的体现与彰显。
“未来定义权”既是科幻文化生产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实现“未来定义权”的权力平等与权益保障则是指引科幻文化产业走向“幻想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未来,当机器替代人类做了大部分工作,我们会迎来一个“后工作时代”。工作,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而人类作为一种具有虚构能力的生物,其对人生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对意义和社会认同的追求,这可能比对工作的追求更为重要。文化与科技带来人与自然的融合,数字化是改变我们社会的最主要方式,影响了人类的习惯、需求和欲望。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超链接性,去中介化和相互关联性。
郑浩峻:科技与科幻已经进入了共享的公共领域内
(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主任)
2020年正好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像经济质量一样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实际上,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已经是国家的重要建设或者说重要工作了。那么,科幻在科技工作中间如何去定位,如何更好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未来城市的生活应该如何定位?
第一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包括科研,这些以前都是少数人的专利,科学工作者也是少数。但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大众的公共资源,所有人都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技术。所有的创意和想法,都可以背靠科技尽可能地发挥,因此科技创新也就成为每个人的公共权利,因为科技门槛大大地降低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进步,都起到了直观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做科普工作的已经不仅仅是科普工作者,而是广大的民众。原来科普都面向中学生,面向学校教育课堂。然而,随着事实上公民科学素养的进步,包括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技产品的使用,我们不难看到,科普工作已经不再是一项基本工作,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
第三,科幻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我们周边的生活。科幻本身,包括现在很多文创作品、文学作品,方方面面,即便是科研方面,很多看似是纯构想的东西,现在都已经大量存在。
另一方面,科幻也是一种自由的思想,或者说是因为自由构思的便利,所以可以不拘于现实,更好地发挥作用,甚至去引领创新文化的发展。而有了这样的创新文化,科学技术也就可以更多地涌现出来。创新不仅仅是实践,也是一种文化氛围,要有土壤。要想创新,人人创新,每天创新,那就得把创新当成一种日常,去追求新的变化,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创新,以及,更好更多更高的创新成果。
习总书记于2018年5月28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也曾提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福祉。
城市化是一种社会改变的重要趋势,我们要面向未来,锐意创新,构思明天的生活,向着明显的目标前进,沿着一个更快更好的方向前进,让文化更加繁荣,也让我们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吴岩:未来需要探测谋划也包含了筛选逃避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最近,文字作品中谈到未来的内容越来越多,科幻则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我把科幻跟未来的关系总结成四个方面。
第一,科幻作品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探测。比如韩松老师的作品《地铁》,非常积极地去探测科技所带来的交通的改变,在这样一个被高速变化的科技不断撼动的世界,人类社会又将如何?人类的自我是怎么改变的?还有《医院》三部曲,人工智能卷入我们的医疗体系,使人变得永生。那么,永生之后又会发生些什么?我们的医疗体制,我们的个体、灵魂、哲学、人生,都会发生哪些变化?韩松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作为未来探测性的科幻作品。
韩松《地铁》,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
第二,对未来的谋划。通过科幻谋划未来,即打造一个科技未来,描述这个事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至怎么铸成最后的辉煌。比如郑文光的很多作品就带领大家进入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还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全面展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王晋康有一系列的关于科技变革的后人类作品,想告诉我们未来人类可能走到哪一步。这是一种未来文化,会潜移默化地把人推到他未来的事业里,同时也给大家看到未来的蓝图。
第三,未来的逃避。未来不一定只有好的一面,也有可能出现不好的一面。好的未来我们会趋向它,那么不好的未来,我们当然是要逃避的。在刘慈欣的小说里面就有很多“逃避”,比如《三体》《流浪地球》,都是典型的未来逃避。但这种逃避并不是一味的退缩,而是一种更加积极的行动。这个内容给我们的启发和推动,可能比前面两种更大。
《三体艺术插画集》插画
第四,我称之为编织。这是指科幻作品以及科幻作品之外的作家和读者,共同编织的一种网络,这种网络能够改变我们的未来,能够把我们的未来推向一个更符合期待的方面。我曾经遇见过两个捷克的大学生,他们跟着外国科幻作家代表团来中国,回去以后写了非常好的报道。后来我发现这两个大学生在课堂之余,就是到世界各国去访问当地的科幻作者和读者,然后把他们写成报道再发给大家,让大家感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科幻共同体里。今天每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未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这次活动选择在浦东张江举办的好处,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就会获得灵感,会创造出更多的新灵感。
回到我们的主题未来定义权。我同意通过科幻作品的传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可能掌握对未来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就能够在全球发展过程中引导世界,定义人类的未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活动做起,逐渐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先从科幻开始,逐渐延伸到更多的领域。这帮助我们在未来世界分享到更多应有的权利。
汪扬: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将融合一体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
未来包括科技、生活和艺术,都涉及到我们的想象力。如果要说当下有哪些行业最需要向上力?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
从历史的角度看,其实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互动一直没有改变,从古到今,真正的科学和艺术,一直是在演奏一首协奏曲,将来也依然是,而且会演奏得越来越更丰富。
2020年B站新年晚会上虚拟歌手“洛天依”与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合作
人类的未来是技术驱动的,但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世界定位于冰冷的机器世界,相反我们的技术正在引导世界走向一种新生活。莱斯特曾经说过,科技被艺术挑战,同时也赋予艺术灵感。科学与艺术,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创造力的一种凝聚,而创造力一定需要有想象力。实际上,我们的局限性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比如最近都在探讨关于人工智能和艺术的结合。2018年用人工智能生成了一幅画,用的是一个对抗神经网络,这幅画在拍卖的时候卖了43万美元,这在当时是创了人工智能绘画纪录的。还有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也非常震撼。
2018年佳士得拍卖了一幅由人工智能完成的画作 《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
现在比较新的模式还有共享艺术品。你可以在区块链上卖一幅画,可以独自拥有,也可以大家共享。如果每人共享一部分的话,就相当于一个分布式共享。某个艺术家假如拥有某一层的话,就可以在这一层上再去修改,那就会改变整个艺术品。这种共享艺术品,或者说共同创作共同享有,或者分布式创作分布式拥有,今后也会成为艺术和科技结合发展的一个方向。
最后就是我想说一点,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然是需要做,但我们在教育上也要做,而且应该更努力地做。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稍微偏一点单一化,我们学科学的很少学艺术,学艺术的通常把科学作为一个累赘,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好的在教育上,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