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科普创作之春--科幻
1978年5月,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会议对如何繁荣科普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这次会议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创建的先声。而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已走过40年风雨。2019年,正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40周年之际,本文作者采访了当年参与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的老科普作家陶世龙和张开逊,由此爬梳史料,再现当年会议盛景。
共赴与“春天”的约会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郭沫若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的闭幕式上对广大科学工作者发出了迎接“科学的春天”的号召。乘着全国科学大会的东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批准,于1978年5月23日至6月5日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该会议也被亲切地称为“浦江会议”。
那年,张开逊不满40岁,已是圈内知名的科普作家。当时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给了科学出版社两个参会名额,社里为“犒赏”作家,将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张开逊——他在1975年就已经开始了科普创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科研工作者,张开逊看到一些地热电站发生了爆炸致人受伤,“出于对生命的呵护”,张开逊意识到科学工作者身上的责任以及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科学大众》发表第一篇科普文章引起热烈的反响后,他又陆续在《科学大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帮群众解决了很多生产实践中的难题。
陶世龙当时在地质出版社的地质书刊编辑室客串工作,他那时就靠一支笔在科普圈打出了一片天地。陶世龙自幼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父亲给他买了很多与科普相关的书籍,如《科学趣味》《知识与趣味》,其中就有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顾均正等人的文章,幼时的阅读为他今后走上科普创作的道路埋下了种子。在北京大学地质系读书期间,他陆续发表了很多科普文章。当时的老师李文达(笔名为罗邨)看陶世龙爱写文章,让他当了自己的“小助手”,共同负责《科学大众》的“大众地质”专栏。由于前辈的鼓励与欣赏,再加上当时宽松的社会环境,陶世龙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科普创作生涯。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的会议通知发到了编辑室,当时的负责人边知非同志同意他前去参加会议。就这样,包括陶世龙、张开逊在内的科普作家以及热心科普工作的各社会人士共同奔赴上海,迎接“科普的春天”。
共话美妙“春景”
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著名科普作家周建人给座谈会发来贺信。中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致开幕词,副主席刘述周作了《繁荣科普创作,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做出贡献》的报告。中国科协顾问高士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华罗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光远、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王子野,以及著名科普工作者温济泽、贾祖璋、赵学田、张金哲、史超礼、符其徇、常紫钟、郑公盾等专程赴上海参加会议并讲话、发言。上海市领导杨士法,著名科学家苏步青、谈家桢、李国豪、卢于道、李珩等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方宗熙、顾均正、叶至善等知名人士写来了书面发言。与会者共计285人。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述周主持了会议。
图1 上海浦江饭店(现址)
刘述周在报告中提到,要使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除了加强科研能力,“拿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还“必须大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
华罗庚在报告中以自己在厂矿的所得所感,表达了对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由衷的肯定,同时指出工农兵群众缺乏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十分需要科普读物和“送货上门”的科普讲解员。他还提到了青少年对于科普图书的渴求,“他们不但需要听得懂、看得明白的科普文章,而且需要学得会、用得上的科学方法”。同时他还否认了科学“懂的人越少越高明”以及“搞科普容易,搞提高难”的两大错误认识。他认为科普是一门特定的专业,有自身的规律和学问,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这样才能让科普工作快而有效地进行。
高士其在题为“让科普的鲜花开遍祖国大地”的发言中,强调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号召大家重视科普:“把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的人民群众,让科学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财富,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其高尚和无私的行为吗?”他还结合当时的情况,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普内容进行了大致划分。顾均正在题为“要把科普作品写得引人入胜”的发言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要把科普作品写得“引人入胜”,对不同的题材应该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可以运用“对话的方法”来分析读者想要了解什么。他还提到写科普文章不能为了追求趣味而忽略了它的思想性,要引导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用辩证思维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张开逊回忆起华罗庚、高士其等人的发言,依旧感慨万千,这些在科学界“有话语权”的老科学家都纷纷站出来为科普正名,并动员大家积极投入科普创作。他回忆说,从小就知道的高士其爷爷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进入会场,与大家一起谈论科普事业的发展建设。而这次报告让他更加体会到作为科学工作者身上的责任。汤寿根在《忆“春回神州”:纪念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中写道:
有的科普作家还关押在“牛棚”里,接到开会通知后立即解放,奔赴上海参与大会。他们含着热泪,控诉“四人帮”扼杀科普创作的罪行,畅谈着党的期望,人民的需要,座谈科普规划,誓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重新拿起笔来。
……
值得提及的是,我在会上曾为两位代表专门写过两期简报,其中一位是北京的张开逊,他流着眼泪诉说了在那样的年代里如何坚持研究“传感器”,撰写科普文章的艰辛经历,使我深为感动。
北京代表赵之即席创作的诗词《嘉苑曲》道出了与会者的心声:“暴风骤雨新霁,河山明媚如洗。况浦江听取,一片莺声燕语。悄然凝想,鬓尚未霜。细读科普规划,有诗千首,似酒万觞。往日多少激昂慷慨,都化作喜泪盈眶。”
在场的很多科普作家,以及相关工作者都是刚从历史的浩劫中走出,经过风雨的洗礼,历经艰辛,却仍能化伤痛为力量,充满希望地在会议中畅谈科普的美好明天。顾均正、陶世龙、方宗熙、江乃萼等人都从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对科普编创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上述科普作家、科学家发言之外,一些编创人员也发表了对科普工作的相关看法。科学普及出版社筹备小组在题为“重建科学普及出版社,喜迎科普创作的春天”的发言中展现了打破枷锁,重建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决心,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中国的科普读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图2 张开逊在1978年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上发言
长达14天的座谈会,没有一天不是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的,此次座谈会涉及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创作目的、方法,创作的内容、内涵,报纸杂志的出版,科普影视的制作等,真可谓集众家之长于科普的繁荣大业。
座谈会期间,除发言与讨论之外,还有一些参观游览活动。张开逊回忆起当时参观潜艇时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当时参观潜艇需要从一个很窄的跳板上上去,之后还要从潜艇的管道爬进密封舱。高士其先生坐着轮椅行动不便,但即使被抬着他也要去参观。高士其先生这种对于科学的热爱,求知若渴的精神使我深受触动。”负责会议简报编辑工作的汤寿根,回忆起自己当时乘坐海军的军船夜游黄浦江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感慨当时上海夜景的绚烂。
春风又绿江南岸
14天的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结束了,但属于科普的春风却没有停歇。此次座谈会无疑是对科普创作的大解放,是科学大会精神的延续,同时也是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次强烈呼应,确立了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迎来了中国第二次科普高潮。
谈起此次会议的影响,张开逊称,“老一辈科普工作者以自身经历,身体力行地向大家说明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科普工作者几代同堂,相互交流,也是对科普创作的一个传承、接力,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接过老一辈身上艰巨的任务,让科普走上开阔而又繁荣的道路”。对他自身来说,座谈会的召开,开拓了他的视野,也使他的身上多了一份担当。座谈会召开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普及。《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还因此出版了漫画《三毛爱科学》。不仅如此,当时很多的艺术家,关心民间疾苦的人文学者也开始关注科学普及,可见这次会议的影响之大。
这次会议组建了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筹委会,并在翌年(1979 年)成立了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很多科学界、科普界的仁人志士加入进来,分散各地的科普作家从此“有家可归”,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新闻出版界也开始关注科学普及,纷纷开辟了科普专栏。据粗略统计,1979—1988年,全国出版了2万多种科学普及图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的面向农村的科技报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北京、上海和农业三家科教电影制片厂,自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以来,到80年代后累计拍摄科普影片约3000部。[1]
让今日“春意”更盛
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已经过去40年。在这40年里,科普事业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科普事业,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普工作者。科普也出现了很多“新气象”:科学家开始有组织地创作科普读物,科普作品也被纳入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范畴;国内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国外科普经典作品,科普创作也日渐产业化,越来越重视科普创作理论的研究;科普作品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创新,同时兴起了很多民间科普创作团体,科幻的发展更具一枝独秀。为繁荣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培养科普创作人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承担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科普中国-科普文创”项目,吸引了大量有志于科普创作的年轻人加入,也产生了强大的吸聚力和影响力。[2]
张开逊提到,他认为现在的科学普及应该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如今的科学已经位于历史舞台中央,然而它并不在人们精神世界的中心。在大众文化中,科学的比重仍然不高。科普创作依旧任重道远。第二,科普创作要关注真实的物质世界,努力传播影响人们世界观的核心科学知识,以亲切、清新的语言诠释现代科学技术。这些知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是支撑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基础。第三,致力科普创作的学者应当以人类科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探究科学技术的哲学与人文意蕴。300年前,杰出的探索者基于对自然知识的上位思考,创立了近代科学传统,使自然科学建立在了实验基础之上。从此,自然科学逐渐成为具有自我纠错机制的人类知识体系。当代学者应积极参与针对人类科学活动的哲学与人文思考,寻觅科学智慧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途径,缔造新时代的科学传统,呵护人类文明光明的未来。
在2019年9月20日举行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老科普作家沙龙中,当时参加过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的老科普作家陶世龙、汤寿根也到场继续畅谈科普创作的发展。陶世龙谈到当今的科普创作,认为开放的社会环境是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普创作者应该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科学与人文能够很好地结合,人文工作者多了解科学知识,而科学工作者能多一些人文情怀。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认真严谨的精神,不是单纯的技术,科学普及到了社会中,它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科学或者技术了,它与社会联系在了一起,就是一种与社会相关联的工作,因此更应该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向社会大众普及正确的科学知识。
汤寿根提到科学、文学和艺术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三个词,认为科普创作就是要为科学大众架起一座通向真善美的桥梁,“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让读者领悟到人自身的价值、尊严,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样的科普作品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够与世长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他认为科普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形式,他提到了一种非线性的创作形式:每篇文章五六百字,四五张图片,一个知识点,多篇文章连接在一起就是某一个学科系统的科普知识,而且删节一篇文章,或者中途再加进一篇文章,都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人菌之恋》《长江万里看沧桑》都是以非线性的形式创作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和“低头族”对碎片化阅读的需要。
站在此处回望科普的来时路,一路崎岖坎坷却依旧生机勃勃。而在飞速发展的当下,科普创作工作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科普的春光在老一辈科普工作者的耕耘与期盼下洒满神州大地,而如何让春景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长留,如何让春意长久盎然于大地之间,便是新一代科普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陶世龙、张开逊、汤寿根为此文的撰写提供了相关资料,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巡礼//陶世龙.沉浸在春风中的日子:我与科普所的往事回忆[M].北京:中国科普研究所,2004.
[2]向继东.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陶世龙.坚冰开始打破:我的1978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
[3]董仁威.科普创作通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
本文转载自《科普创作》2019年第4期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