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经典科幻

发现中国科幻的那些闪光点--科幻

发布时间:2020-11-0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初见宋明炜老师,是2010年7月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上。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年轻学者找到我,要一起谈谈科幻。记得当时研讨会正是各大文学期刊的主编们在发言,但他一定要拉我出会场去谈科幻。结果我们两个很“诡秘”地在一个角落里畅谈了起来。为此,错过那些文学期刊们。不过,现在看来都还是很值得的。

后来才知道,是宋老师提议陈思和、王德威二位老师,邀请科幻作家到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参会。他本人在会上还有一个关于科幻的小范围演说。我听后,觉得他十分了解中国科幻,感到很吃惊。当时在国内都不是由主流学者对科幻有这样的认识。

他是较早发现中国科幻奇迹的一位学者。他认为,2010年前,中国科幻就已经有了十年的辉煌,成就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而在科幻迷之外的人们却鲜有所闻,主流学者们竟也一无所知。科幻进入中国百年来,第一次以成熟自觉的方式,来塑造能同时让读者有认同感和陌生感的意象复杂、发人深省的“异世界”。这种新异的文学类型,或者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崛起在中国的“新科幻”,超越了谴责小说、理想小说、科普小说等模式,成了世界文坛的奇葩。

宋老师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着“走在现代文学体制边缘的科幻在制造一种什么新文学”。他说,新科幻的作家们“让人能够迅速认识到一个包含着各种焦虑、问题、期冀在内的‘现实’,但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更在这个‘现实’的边界上延伸创造出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异世界’,那不是简单的小灵通式的新奇技术的集合体,而是包含着超越现实、建构理想的各种可能性,促使读者重审理性、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他把它称作一场新浪潮,比喻为超新星的爆发,照亮了整个世界文学。

他用“势不可挡”来形容新科幻,认为中国科幻的盛世也是“现实一种”从“不可见到被看见”的过程,科幻中的幻想,比现实还要真实,因此它有可能更加真实地记录正在中国发生的历史进程。

宋老师写了很多文章来表达他对中国科幻的想法。我十分惊讶于他的广泛阅读量。他对中国主要科幻作家的作品做了深入评价,并大力向海内外推介。从《读书》到《人民文学》再到香港的《译丛》,还有更多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种种出版物,经过宋老师的组织,大量的作品,以及理论文章,用中文,也用英文和其他文字,发表了出来。有次他说科幻文章写太多了,今后不再写了,要回到学术研究的本行,但是我很快发现,他还是忍不住,继续在写。

他敏感地注意到当代中国科幻最激动人心的那些闪光点,又用独特的视角予以分析,以解读这次新浪潮的秘密。他搜集并探讨了新科幻中频频出现的主题,比如:地缘政治,政治与技术的界限,后人类,不确定性,如何理解他者,如何与异类相处,我与非我,差异,对差异的恐惧,宗教感,崇高,博弈,幽暗,颠覆,叛逆,诗学,高密度写实,真相的现实主义,刻意遗忘,失去的时间与重获的时间,全新的自我意识,集体梦想……等等。这构成一个关于中国科幻的庞大而复杂的理论构架,是对中国科幻和中国文化的认识的最新深化。更进一步讲,上述这些,不也正是当今人类续存面对的核心命题吗?

从2010年至今,宋老师一共在不同语种的平台,发表了58篇关于中国科幻的文章,这本《中国科幻新浪潮》(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仅选入其中不到一半。它们不仅析解了中国当代科幻何以发生发展,以及它的魂魄和命脉所在,还洞察了中国的现代性及相关问题,从而使人更富想象力地去理解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以及它今后的走向。读后自然是既振奋也不乏忧虑。

宋老师有一颗赤子之心,他是理论家,还是作家、诗人,也是科幻迷。与他接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纯真感。读他的文章,我顿生激越的心情,沉浸在冲击和震撼中,觉得科幻真的太好了,我们读一生也不够,写一生也不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而且,做人真是太好了。这是多么传奇惊异的过程,人的存在是如此的妙曼精彩,可以用一颗大脑,既漂泊于尘世,又超越了庸常,来感受宇宙的伟大、神圣和幽秘,并使我们这些渺小的尘埃成为无尽时空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之一。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