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楸帆访谈: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科幻
2008年,陈楸帆读到刘宇昆的一篇小说,非常喜欢,于是将其翻译成中文,发给《科幻世界》。2009年4月,《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刘宇昆的两篇小说《爱的算法》和《单比特错误》。于是,陈楸帆和刘宇昆由此相识相知。刘宇昆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原本的职业是程序员和律师,然而,他却偏偏选择了科幻,是两次雨果奖得主。
据陈楸帆自己说,他从幼儿园开始翻看《知识就是力量》,先行被安利了一把,而他小时候生活在广州,可以很方便地收看香港电视台播放的国外影片。时值九十年代,他被《星际迷航》中的史波克(Spock)深深吸引,那位不苟言笑、凡事讲逻辑的角色,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于是,这位好奇心爆棚,整日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中二少年,就突然热血地有了创作冲动。
1997年,在16岁那年,陈楸帆人生第一部科幻作品《诱饵》斩获少年凡尔纳奖(校园科幻大奖)一等奖。2000年,陈楸帆以汕头市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绩就读北大中文系。大学期间,陈楸帆加入北大科幻协会,创作的小说《坟》和评论《选择野兽之美》,获得了首届高校科幻作品“原创之星”奖。2004年,陈楸帆从北京大学毕业,获得了中文和影视编导双料学位。
毕业后,陈楸帆一直在高科技行业工作,工作之余则持续高产,发表了《丽江的鱼儿们》《鼠年》《霾》《递归之人》等多部作品,并出版了《星云IV.深瞳》等。
2012年初,陈楸帆签约最世文化,并在最世旗下《文艺风赏》开设了专栏“未来病史”,同时在最世旗下其他刊物发表了短篇小说《动物观察者》《沙嘴之花》《天使之油》《造像者》;同年8月开始在《最幻想》上连载长篇近未来科幻小说《荒潮》,并于2013年1月出版了单行本。
这些年来,他是最早一批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中国科幻作家,其作品见诸于《奇幻与科幻杂志》《克拉克的世界》《光速》等等,在很多刊物上,他都是第一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其中《丽江的鱼儿们》更是获得了第二届科幻奇幻翻译奖最佳短篇奖,同时也是这个奖项首次授予中国作家。
瑞典汉学家、翻译家陈安娜曾经将莫言、余华、苏童、韩少功等著名作家的优秀中文作品翻译成瑞典文,而她对陈楸帆的作品也高度关注,并将其作品翻译成瑞典文。英国作家、编剧乔纳森·克莱门茨也很欣赏陈楸帆,大力在英语界推广他的作品。
据悉,荣获了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和第二届花地文学榜科幻金奖的《荒潮》,其影视改编已经在路上了。请科幻迷拭目以待吧。
陈楸帆
问 答
1.科幻作家如何看待瘟疫?
答:瘟疫是一种大自然调整生态平衡的方式,它不会因为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而完全消失,这就要我们一直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对科学的尊重,对人性的守护。
2.瘟疫对人类社会除了负面影响,还有哪些推动作用?
答:提高人类从社会到个体的危机意识,让每个人在死神如此接近的时刻,都能够开始反思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3.未来的瘟疫会是什么形态,人类那时又会如何对抗,对此有过设想吗?
答:在我的小说里经常写到虚拟空间的病毒,包括在意识层面传播的瘟疫,也是我在最新作品《迷幻史》中探讨的话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
4.科幻作家眼中,最让人担心的瘟疫是什么样?
答:在最让人担心的瘟疫其实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互相倾轧,在疫情蔓延的时刻,会放大人的良善与美德,也同样会放大人性中的自私与平庸之恶。
5.当初创作瘟疫相关科幻小说的背景?
答:当时创作《丧尸inc.》是在上一个鼠年,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探讨一个“丧尸”或者说“病患”与“正常人”共存的社会形态,这也是借助科幻隐喻讨论现实权力关系的一种方式。在我的小说里,丧尸大都是公司高层、社会管理者,而当他们获得了某种“合法性”之后,对于正常人来说,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与这些“丧尸化”还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相处。
作家简介
陈楸帆,男,80后,广东汕头人,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及艺术系,科幻作家,编剧,翻译。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主席,世界科幻作家协会(SFWA)成员,Xprize基金会科幻顾问委员会(SFAC)成员。曾获得星云奖、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国内外奖项二十多次,作品被广泛翻译为多国语言。其代表作包括《人生算法》《荒潮》《未来病史》《后人类时代》等。
他曾在Google、百度及科技创业公司诺亦腾有超过十年的管理经验,现为传茂文化创始人,聚焦泛科幻领域的IP开发,科幻科普传播,以及科技与文化艺术产业的跨界合作。
陈楸帆共发表短篇小说60余篇,十多部科幻评论,还有多部中篇和长篇出版。其合集包括《星云4:深瞳》《薄码》《荒潮》《深瞳》《未来病史》《人生算法》等。作品多表现人类在科技发展中的异化,注重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探索。
作品简介
《荒潮》是陈楸帆的代表作,最早是2012年8月开始在《最幻想》上连载, 2013年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荒潮》刚一出版,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交口称赞。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硅屿——一座被进步浪潮抛弃的垃圾之岛,对生态灾难习以为常的麻木岛民迎来了不可预知的变化:宣称要用环保技术造福硅屿的外来资本精英;在底层苦苦挣扎沉湎于电子毒品的少女;为拯救受未知病毒感染的爱子而不惜代价的宗族老大……在人与机器交相辉映的共生时代,个体的灵魂与命运如同风暴中的苇草,彼此交织缠绕,在人类文明飞升前夜谱出一首恢弘、繁复、迷幻、黑暗的荒潮狂想曲。
这是一部典型的赛博朋克风格的科幻作品,环保题材的科幻现实主义,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不仅仅是一部描写近未来的科幻小说,不仅仅是人机结合、环保赛博,更满怀着对于故土的眷恋,对于那个“回不去”的故乡浓浓的爱,以及垃圾岛上被资本压在最底层的外来打工仔,他们的麻木、绝望和悲哀,他们的挣扎、希望和未来。
《荒潮》不仅荣获了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第二届花地文学榜科幻金奖,还被翻译成多国外语,英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国引进了该书的版权。
推荐词
陈楸帆的《荒潮》以罕见力度刻画出一个我们在有生之年就可能身处其中的近未来时代。资本入侵对生态的破坏、人机融合、族群冲突,这些现已开始的进程将塑造一个超出想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和机器同时开始升华与堕落,创造出邪恶与希望并存的史诗。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故事、真实而富有质感的细节,密集的信息量和精准的技术描写,汇聚为一体,如飓风般旋转升腾,带来前所未有的惊悚和迷茫,尽显科幻现实主义的震撼。实属近未来科幻的巅峰之作!
——科幻作家 刘慈欣
《荒潮》代表了一种向着深刻的艺术前进的方向,对我们所存在的现实和未来有着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让人感动而战栗。
——科幻作家 韩松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以看到末世与地球灾难并不是玛雅人所预言般的空中楼阁,而是触目惊心地如临身前,因为结合现实,你会发现因为各种生态污染,地球其实真的早已千疮百孔。陈楸帆清醒地认知到这一点,然后做了一次科学的“预言”
——最世文化 郭敬明
一部技艺高超的生态科技惊悚小说,不仅动人心魄也富有智慧。陈楸帆不仅睿智地洞悉了当下世界,也预见了下一代将继承的危险的未来世界。
——《云图》作者 大卫•米切尔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精锐辈出。刘慈欣、韩松之后,最受全球关注的作家是陈楸帆。
过去二十年里,陈楸帆打造了他自己的科幻世界。从《荒潮》到《后人类时代》,《未来病史》到《无尽的告别》,陈楸帆状写环境裂变,人类转型,未来终末,科技奇观。在后现代启示录般的叙述里,他紧紧逼问人类将何去何从。他的作品无不显示,科幻极致处,伦理成为最神秘,也最艰难的考验。
——哈佛大学教授、学者 王德威
陈楸帆的故事与当下时代极度相关:用完即弃的消费主义文化、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以道德伦理无法跟上的速度狂飙突进的科技。
——《出版人周刊》& &
本文转载时有部分删节。& & & & & & & & & & & & &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