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偏离》:现实的偏移即是幻想的起点--科幻
作者吴楚是近几年开始进入圈内视野的新人作者,不过之前他已有多年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经验,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小说创作的帮助,充分体现在他的新作《记忆偏离》当中。
本书在叙事语言、叙事节奏、角色言行塑造等技法上表现成熟,效果较好,体现出作者长期的职业经历对文字技法方面的助力。书中两位主角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不但细腻,并且真实性颇高,在言行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取舍,体现相当成熟的社会阅历。真实且成熟的角色塑造令人物在故事中的行动变得可信,并且“行事动力”充沛,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这样的塑造能力,无疑应与作者本人的社会阅历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可能同样得益于作者的工作阅历,小说的文字功底也得分较高,叙述流畅,悬念充沛,节奏也较为紧绷,文字间的“水分”很少,并且很贴心地在适当的地方将情节暂停,通过角色的心理活动定期对前情进行“复盘”,以防止读者迷失在情节中,宛如一份紧密追踪社会案件的通讯报道,可读性相当强。
小说中处处密集体现出的社会活动细节,尤其可令读者感到满足:对医院和媒体行业的描写,对成年人之间人际关系和社会圈子的描摹,对媒体、科技、行政等多个层面之间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的剖析,都处理得扎实可信,有些细节方面甚至可说是一种变相的“预言”……对于目前身处2020年3月的我们而言,本书中主角秦文被人身控制的情节,和记忆偏离症状爆发后的社会场景,几乎令人感到不寒而栗,须知本书出版日期是在2019年底,构思和写作的时间还要更往前。这样的类比或许有些极端,但恰恰反映出作者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中一小部分暗藏于水面下方的“真实”的深刻认知。
关于小说的科幻核心点子,可以看出一些国内传统“硬科幻”的借鉴之处,尤其是粒子加速器和“肥皂泡通道”的构思和描写,不过终归还是有自己的创建,例如十字形的加速器结构和行星轨道状的“肥皂泡”运行轨迹等。在一些核心点子的关键位置上,如究竟如何通过高能激光的手段大幅提高粒子速度,以及缘何“肥皂泡”的运行速度那么慢等,虽然后面以反转的方式变相绕开了具体解释,但终究在文中显得像隔了一层面纱。
可以理解在涉及到尖端、高难度物理学领域知识点时,采取迂回战术是一种不差的写作策略。但迂回终究还是迂回,实打实硬碰硬的科学核心,还是希望作者今后可以更着力尝试多触及一些。当然,这里已经是在以传统“硬科幻”为出发点进行要求了,从本质上说,本书仅是一篇技术惊悚类别的商业类型故事,对故事情节魅力的要求还是要更大于对科幻点子审美情趣的要求。
本书在结构上有值得改进之处,主要集中在小说快要终章的地方。临近末尾,故事节奏陡然加快,随着真正的真相被揭开,人物的变化开始剧烈起来,虽然作者已尽可能用顺畅的文字进行阐释了,但终究显得突兀,并让人怀疑是否小说情节需要再往后延伸那么多……
其实在查清“肥皂泡”运转轨迹之后,整个故事已有能力说圆,且对“肥皂泡”展开跟踪的那段情节紧张刺激,颇为精彩,很适合作为收尾前的高潮。我猜想作者或许是不满足于如此“单纯”的事件设计,想要将小说世界观再次扩大,想将情节的高度从单纯的“实验失误”提升到“对社会不公的反抗”的更高层次上。
但终究,一篇故事的情节仿佛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一般,有它自身适宜的格局边界,强行将格局发展扩大,就有可能会像本书结局那样出现节奏跳脱,从而顺带导致叙事语言和人物塑造的失真,这样的代价也是颇大的。据说作者在今年已有新的书稿出炉,在期待新故事的同时,也期盼如上不足能够在今后得到改进。
“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只是改变少部分人的记忆,那自然毫无意义,大多数正常人不会承认记忆世界的存在,只会想尽一切办法,强行‘矫正’少部分人偏离的记忆。但如果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大多数人的记忆发生了偏离,那就不一样了。”秦山看了秦武一眼,锐利的目光仿佛穿透身体,直接刺入内心,“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疯子,那么,正常人就会被视作异类,被关进精神病院。”&
&
(编辑:moyuzhai)